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林岩 《理论界》2014,(5):6-9
从价值论视域看,农民是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主体。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民价值主体的实现,在理论层面要以农民的理论需求和利益为导向,建构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在实践层面,以农民的需求满足和利益实现为动力,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努力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选取贴近农民实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内容;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客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群众。从主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人民群众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实践和群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既坚持真理原则又坚持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把党的基本理论交给广大农民群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占领广大农村,武装农民群众,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对湖南省部分农村的调查,分析当前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进步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鲜明特色,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呈现出实践特征、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基于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属性的理解,总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可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途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华,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振兴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透视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展示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第三,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走向预示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必须在思想高度重视之基础上,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借助理论内容的通俗化、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现实化及制度措施的长效化等基本环节,构建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机制,以使广大民众理解、掌握和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从而有效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如何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目前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进一步提供学理支撑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语言表达的通俗化、群众化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宣传形式的多样化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归宿。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会必然走向大众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过程,无论是开展研究,还是推动发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前提和把握其内在的科学规律.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固有品格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深入分析,提出:明确使命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追求;以人为本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诉求;整体推进是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立足发展是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通俗化、常识化和群众化的理论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载体的本质、发展特征出发,从党和人民群众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中,研究其群众化、普及化的实现过程,研究其学理化、科学化的实现过程,还要研究其人本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实现可能。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视角.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和实践旨归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离开日常生活世界.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深刻转型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深度介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必须消解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现实张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转向.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之更好地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才能更好让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才能更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境。因此着眼于当代中国现实情况,本文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作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从实践性的角度来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追求。当前城市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大众化传播平台的现代化和立体化、大众化传播主体的群体特性问题以及大众化传播方法的灵活性问题等。城市社区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建立大众化宣传普及的专业化队伍,建立健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创新大众化的载体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的生成,构建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14.
李养民 《学术探索》2012,(10):17-19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实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变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社会实践以及大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必须遵循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大学生价值认同、从自发到自觉促进大学生价值内化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5.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都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在话语体系上要实现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意识形态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换,在路径上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使马克思主义由抽象深奥到通俗易懂,由少数人掌握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了解、内心认同和自觉运用,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现实关怀、实践来源与人民大众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其真正意义上具有"大众性"的特点,具备大众化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走向人民大众,实现理论自身与人民大众的结合."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前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目的,马克思主义既是大众化的产物,又须走向大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使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的价值取向从理论变为现实,因此,必须以大众为中心,立足于大众的现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正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8.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就相关问题作出理论阐述和回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需要。西方社会思潮、部分党员干部行为失范、低效宣传工作影响,制约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极力关注并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宣传普及,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大庆社会科学》2013,(1):158-158
王晓敏撰文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必须充分重视和关注如何从受众角度把握相关问题。从受众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关注以下四点:①能否全面把握受众的理论需要,是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前提。②能否为受众解疑解惑,是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关键点。③能否尊重和确立受众的主体地位,是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立足点。④能否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和阐释上形成更多共识,是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已有百年,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大众化这个命题也已多次提出,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理论和现实需要。当今重提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大众化,所体现的各种需要实际都事关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当代价值这一根本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取决于世界潮流的发展与群众的需要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既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又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推者.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下,回顾经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对象、路径、对策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