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明清之际的律宗中兴始自古心律师。古心之后弘戒弟子不断开衍分化,因嗣法弟子弘化道场的不同,在律门内形成了诸多法系传承。伴随着个别法系的发展壮大,法系间逐渐产生了宗门正统之争。尽管该宗在戒律学思想上建树不丰,未能真正上溯唐宋南山宗风,但其特重传戒,以戒弘律的行谊,以及对中国佛教传戒制度的改革,则使佛教授戒之仪制得以存留。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中兴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起点。它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再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这一思想主导下,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它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3.
中国佛教发展到唐代,宗派纷呈,达到顶峰。唐代以后,佛教大势已去,走向衰落。自宋至明,主要是禅宗还在流行,其次是净土宗。此外,天台宗、华严宗一度中兴,唯识宗、律宗等也余绪未绝。宋明时期,就佛教内部来讲,诸宗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就其对外而言,则是调和儒、道,三教融合。  相似文献   

4.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末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作为阳明后学“主静”派的代表,聂豹的思想主旨以主静归寂为核心命题。聂豹认为心体归寂方可证得良知,但是在时人的理解中,虚寂向为佛道二教所独擅。为了给归寂之学“正名”,聂氏充分发掘《周易》经传的思想资源,力图说明虚寂思想也是儒学的固有内容,并非佛道二教的专属。借助对易理的诠解,聂豹希望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将易学容纳到阳明学的框架之内,其基本理路可以概括为:物有万殊,揭虚寂以为归;事有万变,立主静以统汇。  相似文献   

6.
在南宋诗坛“中兴四大家”中,尤袤留存至今的著述最少,身后之寂寥与生前大名形成较大反差。在当日中兴诗人的交游圈中,尤袤其实是很活跃的一位。尤其是他与杨万里的交游,更具有诗人之交的典范意义。两人在学术上宗儒践道,政治上相互声援,性格志趣亦多投缘。文学上往来唱和,旨趣渐近,诗风大体表现为出江西而返晚唐的趋势。作为诗坛领袖,杨万里对尤袤才华激赏不已。这对于提升尤袤诗歌的地位、加速其流传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而且,由于两人诗风的一致性,后人也往往将其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汉传佛教到明末清初时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固有的各个宗派出现了中兴之势,特别是禅宗、净士宗的再次高涨;另一方面,各宗派不断调整自己的结构,出现了较前更加明显的相互融合、彼此会通的发展趋势,从而促成了延续至今的融合型中国汉传佛教体系的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8.
佛教中的“结界”一词有多重含义,各派的结界做法亦有差异。唐代以前,东南佛寺的结界记录较少。道宣解释并发展了《四分律》中以秉法为目的的结界规范。北宋南山律师择梧、允堪、元照等在东南寺院多有实践。南宋之后,律宗沉寂,在僧俗认知中寺院结界的含义和做法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结界的做法受到密宗的影响,另一方面“结界元始本欲秉法”的意义被淡化了,士大夫甚至将寺院大界相理解为具有产权分界意义的“界至”。律宗结界在东南地区被传播、实践和变化的历史,既反映了佛教各派间的相互影响,更反映了佛教严明戒律和世俗明确产权这两种不同趋势的相遇和互动。  相似文献   

9.
周必大作为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在助政高、孝、光、宁四朝过程中,围绕国家中兴图强目标,阐发了众多见解。其"中兴"主张体现在"法祖"和"自治"两方面,"法祖"即希望君主"循故事,沿祖制",效法贤君累代相承的治政方略,"自治"则建议君主在"修边备、宽民力"基础上,提升国力以实现中兴。"法祖"与"自治"相结合的中兴观,是周必大在总结历史和把握时局基础上提出来的有益之策,对当前中华民族复兴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律师执业作为一种法律现象起源于古罗马奴隶制时代,发展完善于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时期,清末民初传入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讼师恶习的影响和民初律师制度自身的不完善以及商事公断处的庇护,使得民初商人拒绝聘请律师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律师积极作用的应有发挥。  相似文献   

11.
汪华龙 《南都学坛》2012,32(5):18-21
"中兴",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中常见的政治术语。然而,"中兴"一词,却是一个出现甚晚的语汇。大约在西汉的宣、成时期,"中兴"一词才始见于记载。而"中兴"说的盛行,则出现在王莽篡汉至光武立国这一时期,"光武中兴"更成为东汉开国的典型叙述模式。至东汉和帝、安帝以后,"中兴"的内涵较以往更为丰满,"中兴"成为士大夫迫切渴望政治改革与王朝善政的政治理想,时人的奏议中,也常引"中兴"以批评时政、规范帝王。  相似文献   

12.
两大法系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了律师费用由败诉当事人负担的制度。这样一种制度的建立都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我国司法实践包括司法审判和司法解释,都曾确定律师费用作为损害赔偿的一部分由败诉当事人负担。律师费用由败诉当事人负担已成为现代民事诉讼的潮流。为与国际司法体制接轨,我国应尽快建立民事诉讼的律师费用由败诉当事人负担的制度,即确定“律师费用由败诉方负担”一般规则,确定由败诉方承担的律师费用的评定标准,建立律师费用保险制度,处理好律师费用负担制度与律师援助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费密父子是指费密和他的两个儿子锡琮和锡璜,但本文也要涉及他的父亲费经虞。所以准确地说,应该是以费密为代表的费氏祖孙父子三代四人。他们在明末清初之际,曾有过不寻常的经历,本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上也有过一定的贡献。即在当时,他们也并非声闻寂  相似文献   

14.
全真教是宋金之际建立的新型宗教,蒙元朝时期受到政府的高度支持,一度达到了鼎盛。随着明王朝的建立,全真教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衰落,出现了沉寂状态。明末清初,全真教龙门派出现了一位极具影响力的高道——王常月,在其领导下对全真教进行了改革,使全真教一度出现了"中兴"局面。这与满清王朝的大力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鉴真对日本天台宗、密宗兴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渡日本的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为建立、完善日本授戒制度,开创日本律宗做出的贡献,早已得到了中外学者的一致肯定.但是,鉴真对日本天台宗和密宗的兴起做出的奠基性贡献,学术界至今探讨得还很不够.文章在肯定鉴真开创日本律宗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讨论了鉴真对日本天台宗和密宗兴起所做的贡献及其背后的原因.同时还提出了鉴真既是律宗高僧,又是天台宗大德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6.
佛教自东汉初叶传来中土,历经500年以上的移植、栽培和适应性生长,至中唐时期,终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深深扎下根须,且枝繁叶茂、花妍果硕,创造性地建立了汉传佛教十大宗派。历代佛教祖师的璀璨光芒,共同照亮了国人信仰的天空;而十大宗派的发源地,则勾勒出中国最初的佛教地理。中国佛教律宗,历代学人多将实际创立四分宗的唐道宣律师所居之终南山或终南山所在之长安,认做律宗的发源地。其实不然,中国佛教律宗的发祥地实则在北魏平城,即今山西大同。  相似文献   

17.
寂护的思想地位目前已得到学界认可,但寂护的历史价值仍在确认中。事实上,寂护的历史活动使其历史价值也具有重要地位。8世纪中期,寂护接受吐蕃第37代赞普赤松德赞邀请进藏,之后在藏活动近20年,配合赤松德赞的宗教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如佛苯之争、参与设计修建桑耶寺、出任桑耶寺首任堪布、建立吐蕃首只僧伽、组织翻译佛典等,使得佛教在西藏扎根,并最终与藏文化结合成为藏人文化和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佛教自东汉初叶传来中土,历经500年以上的移植、栽培和适应性生长,至中唐时期,终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深深扎下根须,且枝繁叶茂、花妍果硕,创造性地建立了汉传佛教十大宗派。历代佛教祖师的璀璨光芒,共同照亮了国人信仰的天空;而十大宗派的发源地,则勾勒出中国最初的佛教地理。中国佛教律宗,历代学人多将实际创立四分宗的唐道宣律师所居之终南山或终南山所在之长安,认做律宗的发源地。其实不然,中国佛教律宗的发祥地实则在北魏平城,即今山西大同。  相似文献   

19.
阿洋是典型的闽南人,身材矮小、颧骨很高,皮肤黝黑、说话声大。阿洋往北京的多家餐馆供应海鲜。当然,餐厅经营的兴旺与否不能一概而论,而作为小批发商来说,帐结的快周转也就越快,周转慢了,阿洋有些坐不住了,朋友们为他介绍了一位律师,阿洋要进行咨询,见了面,律师说:“找我来帮你解决问题,有个原则,要实实在在地说,别光说  相似文献   

20.
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确认了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诉讼,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但这一规定并未使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成为常态,解决侦查阶段的会见难,应该另辟蹊径,从以下方面入手:确立沉默权制度;规定在阻止律师会见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口供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赋予法院对侦查活动的程序合法性进行审查的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