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词三百首》版本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在流传中,其初编稿本、刻本和唐圭璋笺本,在选目上有一定出入,考释其变化,可了解版本的演变,借以窥测选者与笺注者词学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选本选源是操选政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朱祖谋是当时占有宋词文献最全面的学者之一,<宋词三百首>的选源既广且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文献价值.况周颐曾助朱祖谋选<宋词三百首>,他的词学见解通过和朱祖谋的"相与探论"也影响了<宋词三百首>的编选.<蓼园词选>是清代一部重要的选本,其论词观念对况周颐影响较大,通过况氏这个中介,也对<宋词三百首>的编选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活在时间的洪流中,对时光的思考也是每个时代的诗人关注的人生主题。文章以《唐诗三百首》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唐代诗人对时光意象的思考:时光意象是诗人反思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方式,是诗人衡量自我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方式,也是诗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用量化方法研究古典文学由来已久,王兆鹏等著《宋词排行榜》以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所指导博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将当代读者和"互联网页"纳入分析范围,其价值有计量历史学、文学文献学、文艺鉴赏学和网络传播学的四维空间,是回应国民阅读转型的学术关怀,既有信度和高度,又不失温度。但因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等限制,对于揭示宋词名篇在不同时代的嬗变过程和定量研究的学理基础尚需给予更多阐释。  相似文献   

5.
杜强  阮贵元 《淮海文汇》2004,(5):48-48,F003
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电视中国画大赛今年一月启动,共收到全国各地的作品5630件,最后有45位画家的作品进入决赛。7月15-17日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比赛。徐州画家陈伟的《唐诗三百首》山水画,作为江苏省3名选手之一——徐州惟一的选手获得优秀作品奖。近期的《中国书画报》在报道本次  相似文献   

6.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两句谚语。清·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选了《唐诗三百首》,其《序》曰:"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意思是,编这三百首唐诗,就是要验证一下这谚语的效果。由于此集编选确为精要选优,超越其他唐诗选编,读者日众。因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之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唐诗三百首》为调查样本,将诗歌中的常用词区分为天象、物象、人事、季节时间、性状、情态词等几类,提供了其中高频词的统计数据,研究了其分布情况;进而讨论了诗歌中复合词的偏正式、并列式构词形式,分析了性状、情态词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极或语义韵味。最后,对诗歌中动词的使用和"炼字"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从学术史的角度,一部具有众多版本的文学作品就是一个变动不居的综合性的文献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唐诗三百首》自问世以来,各种评注本络绎不绝,在其版本的变异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学、政治学等内容,且与时代有密切关联。清朝版本注重文本注释的准确性,民国时期则增加了不少现代元素,1949年以来的版本突出了作品的思想内容,1978年以后,则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通行本《唐诗三百首》若干注释商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唐诗三百首》的注本,从清朝乾隆年间到现在,实在难以计数。金性尧的《唐诗三百首新注》是近20多年来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种。《唐诗三百首全译》也较有影响。但各家注释中仍有不少错误。特别是近些年又出版了许多种新注本,辗转抄袭,以讹传讹。这里指出各家普遍存在的一些疏误,与各家商榷。  相似文献   

10.
在现存的两万余首宋词中,有近60首在宋代曾被摹勒入石.可见,刻石在当时也是传播词作的一种积极有效的重要方式.首先,它是集文学、书法、雕刻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并且多位于人员往来频繁的名山胜水之处,因此传播范围广泛;其次,石质坚固耐久,因此传播时间久远.刻石传播也有不足之处,大自然的风化剥蚀、人为的破坏、散置四方的特点都会使传播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词于诗为别体,多抒写男女之情,且发展出一种更坦率的抒情方式,但"以雅为宗",却是两宋文人词逐渐凸显的旨趣。词在宋代既为配乐传唱的流行歌曲,自然有市井闾巷之歌与文人雅士之曲的分野。宋代都市经济繁荣,说书、杂耍、歌舞等通俗娱乐艺术成为都市的一大行业。而文人迎合市场需要,以市井语入词,以世俗之语写世俗之情,成为一时风尚。本文以柳永、秦观、黄庭坚、石孝友等文人词为例,分析宋词的俚俗化现象,以揭示中国俗文学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金词与宋词间存在—种既相通又相异的关系。金词主要学习的是宋词主流以外的即苏轼所开创的抒写主体性情、雄迈刚健的豪放词风 ,同时也接受了—定的婉约词风的影响。而辛弃疾的南渡 ,又在金词与宋词间架起了一道相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宋词大量构设夜意象,成为夜文学.这与创作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词所具有的贵族与有闲阶层文学特质,词人夜思维条件反射能力的提高以及宋人思想解放和人性觉醒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题壁是宋词传播的重要方式。很多时候,词人都将作品题写在亭台楼阁、驿站邮亭、僧寺道观的墙壁及桥梁道路的柱石上,供来往行人观览传播。就书面单篇传播而言,题壁比写在单页纸张上要保存得更长久,其传播范围也更广泛。而由于人为破坏或大自然侵蚀的原因,题壁在传播的时效性上又不及书册和刻石。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的产生除了直接源自本土外,还有一种"异地移植"的方式。积极的文化移植是一个有选择的接受过程。因此,移植之后的新文化已不完全等同于原来的文化,其突出的特点是带上了浓厚的地方色彩。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词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早期具有明显的北方文化气质。至宋代,词则完成了由"北方文学"向"南方文学"的转变。五代以后,全国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南移,环境的变化对词的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词向"南方文学"转变的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16.
歌妓是一种已经消失的职业和称谓,但是歌妓对词的萌芽、传播、发展和成熟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词的集大成者——宋词,必然不会缺失对歌妓的描写。文章择取了数阕有关歌妓的词作,通过解读词作本身,论述了歌妓之美,展示了歌妓美丽的形象、出色的技艺和美好的感情。  相似文献   

17.
宋词中的山水写作,是宋词文体与地域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体现了宋代词人面对自然的共同文化心态,也反映了词人对地域文化的选择与接受。换而言之,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也影响了宋词中的山水写作。  相似文献   

18.
对宋词来说,文学传统有两个方面:一是唐五代词的传统,一是宋以前中国文学的传统。就前者而言,男女情爱的内容、香艳柔婉的风格,都被宋代词人所继承;就后者而言,中国文学的诸多传统,都在宋词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与延续。宋词继承了文学传统,也丰富、补充、发展了文学传统,从而成为中国文学传统之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梳理宋代词学批评中“雅与俗”问题可以看出 ,所谓“雅”实质上是士大夫文人社会思想意识的反映 ,是他们价值观念的体现。南渡前主要体现为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意识 ,是思想意识层面上对日益兴盛的市民文化的对抗。南渡后还进一步涉及到词的功用问题。而艺术风格层面上的“雅俗”问题则一直贯穿两宋词学批评  相似文献   

20.
声音是宋词传播的主要方式,对宋词的即时传播有很大的作用。艺妓传唱,男性歌者歌唱及吟诵传播是宋词声音传播的主要方式。宋词的传播方式、传播功能和传播场合不同,其传播效果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