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法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外黑社会组织的不断渗透,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实践中正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对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立法和法律解释中黑社会性质组织法律特征的分析,提出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两方面法律特征,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2.
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有组织犯罪的概念理解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司法的偏差.黑社会犯罪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后者的认定应严格依照刑法的规定,不过在解释上应当予以适当的扩张.文章还从刑事立法与司法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防范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3.
世界范围内对“有组织犯罪”的研究已有所建树,但我国理论上尚未明确“有组织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由于理论和司法实践的认识,通说认为我国目前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黑社会组织,最多只是具有黑社会组织某些特征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刑法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只规定了三个罪名①,存在立法缺失,不利于打击犯罪;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或其成员,也尚未建立严格的财产刑罚和有针对性的特殊减免制度,不利于瓦解犯罪组织。从法律规定应当科学、合理及满足司法实践的要求来看,立法上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有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4.
黑社会组织犯罪与恐怖组织犯罪、毒品犯罪一样 ,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公害。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中国大陆的滋生和蔓延 ,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 ,是我国目前必须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 ,必须正确理解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正确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普通的刑事犯罪集团、犯罪团伙的界限。只有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 ,才能有效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维护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5.
要正确地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就必须认真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概念及其犯罪构成要件,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其他有组织进行的犯罪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严格区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犯罪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三者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由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极大而且组织结构复杂,所以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打击历来是我国打击犯罪的重点。但是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诉讼程序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刑讯逼供,否则将会给社会和司法体系带来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为了逃避刑事侦查和审判,国内外的犯罪组织都在组织形式上出现了新变动,中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业已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如果刑法理论依然停留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严格要求涉案组织必须符合组织特征的形式要件,必将不利于打击和预防新形式的涉黑犯罪组织。组织特征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核心特征之一。组织特征既有形式的侧面,也有实质的侧面,实质的侧面更能说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处罚根据。根据阶层认定方法,组织特征的成立需要从形式的侧面到实质的侧面进行认定。无论涉案组织在组织形式上如何变动,只要能够在实质上认定各个犯罪组织成员在行动上具有"组织性"、组织者、领导者对组织成员的行动具有"事实支配性",从而能够在违法性上将组织成员所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凝聚为一个"结合体",就可以认定该组织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对于目前出现的"松散型结构"的犯罪组织,司法机关应根据阶层认定方法,将符合实质要件的组织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  相似文献   

8.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危害社会的有组织犯罪,既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并大有发展蔓延之势.1997年我国刑法专门增设了"组织、领导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什么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却往往难以认定,学术界的观点也众说不一,文章试就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9.
黑社会性质组织作为最大的犯罪之源,应予以严厉打击。准确地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是给以严厉打击的前提,对其认定既不可随意降低标准,也不可刻意拔高标准。准确地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就要以《刑法》第294条第1款的立法解释为依据,彻底贯彻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和坚持罪刑法定的刑法基本原则。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时,应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即非法控制性特征,界定“保护伞”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界限以及严格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只有准确地研究和解决以上疑难问题,方能在“打黑除恶”行动中严厉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  相似文献   

10.
黑社会性质组织作为有组织犯罪的一种形态 ,既有别于一般犯罪集团 ,也不同于典型的黑社会组织。准确界定黑社会组织概念 ,科学分析把握其特征 ,掌握其特点 ,理清其与相关有组织犯罪形式的界限。以便在司法实践中稳、准、狠 ,特别是以准为重点 ,惩治、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刑法上,被告人在特定个罪中针对特定事项承担客观证明责任,宏观上体现了国家针对特定法益趋于严厉的刑事政策选择和保护,微观上通过明确特定个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得以实施,这在持有型犯罪的刑事立法中表现尤为明显.从证明角度来看,要真正体现持有犯需要的周延特定法益保护、严密刑事法网和严格刑事责任的刑事政策功能定位,只能由被告人证明持有特定物品行为并不会对特定法益造成可能的侵害结果,这是被告人在该类犯罪中要承担客观证明责任的刑法根据.被告人的客观证明责任是一种提示国家刑事政策风向的技术性装置.  相似文献   

12.
《TRIPS协定》与我国著作权的刑法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框架下《TRIPS协定》对著作权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刑法》虽已对侵犯著作权犯罪作出了专门的规定,但与《TRIPS协定》相比较,我国著作权的刑事立法在罪名的设置、保护范围和定罪量刑标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此,应根据WTO规则对我国刑事法律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为5年有期徒刑,与贪污受贿罪的法定刑相差悬殊。这一罪名的法定刑太轻,有放纵那些腐败分子之嫌。应尽快提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增加量刑档次。建议将最高刑期定为10年。  相似文献   

14.
新近学界泛起将食品安全犯罪的法律归属调整到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观点,其立论的最大“法宝”在于食品安全犯罪侵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健康生命权,即公共安全。其实,“危害后果严重”不是判断主要客体的依据,食品安全犯罪的法律归属取决于其行为特性和本国立法价值取向及立法传统。食品安全犯罪与传统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具有兼容性,将其归属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并无不妥。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刑罚目的理论正在面临着愈来愈多的挑战。刑罚目的可作如下划分,即:以刑罚作为刑法的下位概念为基础,在横向层次上,将刑罚目的划分为主要目的(惩罚犯罪)和次要目的(预防犯罪)两个层次,此为狭义的刑罚目的之理性建构;在纵向层次上,将刑罚目的划分为第一层次惩罚犯罪与预防犯罪(直接目的)与第二层次保护法益(根本目的)两个存在递进深入关系的层次,此为广义的刑罚目的之理性建构。  相似文献   

16.
鉴于恐怖主义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鲜明的政治色彩,如何切实有效地防范与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恐怖主义犯罪要综合运用政治、法律、宗教、民族等各种社会政策与法律政策,健全和完善反恐预防体系,标本兼治、打防结合,才是彻底根除或者至少是有效遏制或减少恐怖主义犯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跨国犯罪对传统的法律控制模式提出挑战.欧盟及其成员国适应控制跨国犯罪的需要,针对维持跨国犯罪的"生命线”--跨国洗钱采取法律措施,改进传统的国际刑事司法机制,协调控制跨国犯罪的单边机制、双边机制和多边机制.欧盟及其成员国所构建的法律机制对21世纪国际社会控制跨国犯罪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经济诈欺犯罪的现状,从经济诈欺刑事立法的形式、该类犯罪的主观要素、客观方面要素、刑罚设置以及两国刑事法学界和司法界对该种犯罪不同反应的观念形成等五个方面,对中加经济诈欺刑事立法作以比较研究和相关评介.加拿大的二元立法形式,判断具体罪的主、客观要素是否构成时的"危险境地说”,以及对该罪的刑罚观皆有其可取之处,希望对我国抗制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严格责任”原则与中国环境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环境犯罪归责原则的选择问题,运用比较的方法,探讨英美刑法中严格责任原则能否适用于中国刑法所规定的环境犯罪领域,提出在中国环境犯罪领域应当区分语境,对严格责任原则有选择地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打击与预防国际犯罪的客观需要促进了国际刑法的产生与发展,而国际刑法作为规制国际犯罪的法律,又反之为国际犯罪的遏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因此,可以说,国际犯罪与国际刑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生相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