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朝文化交流可溯及先秦两汉,而文学交流至唐代始蔚为大观,后经宋、元、明到清代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根据笔者所见资料,本文拟就清代中朝文学交流试作一评价。(一)众所周知,古代亚洲国家如朝鲜、日本、安南都曾接受汉语言作为传播、吸收中国文化的媒介。汉语作为表达的工具,在朝鲜始终没有丧失它的地位。朝鲜从五世纪以来直到李氏王朝末叶,正式的文书记载大都用汉文书写。①因此,朝鲜文人对汉语有很高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朝文学交流是一种不均衡的双向交流过程。朝鲜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大量接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基本上扮演了接受者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朝鲜文学只是单向吸纳中国文学的“营养”,而不对中国文学产生任何影响。楚亭朴齐家的文学作品对清代文坛所产生的影响,恰好证...  相似文献   

3.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友谊。两国文学的交流,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促进两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团结。中朝两国均系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远在先秦两汉时代,不少中国人就移居朝鲜半岛,带去中原文化,汉字、汉文也随之传入。公元前后,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并起,中朝之间的接触日益增多。四世纪末,朝鲜半岛已成鼎足之势,并先后与我国通交,伴随政治、经济、外交的往来,文化交流也日加广泛。  相似文献   

4.
中朝图书交流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东晋时期,中国图书已流入朝鲜半岛,唐以后,经宋元明清,规模不断扩大。图书交流以儒家经书及其他诸子百家书籍、佛教经典、医药典籍及有关验方等种类为主。交流方式多种多样,有中国王朝赐书、朝鲜古国主动请求赐书,朝鲜使者、留学生、商人在中国购书,中国商人贩运汉文书籍到朝鲜半岛诸国等形式。国家统治的需要、"好学君主"积极的图书政策、两班官僚和在野读书层的欲求等诸种因素,促使了中朝图书交流的盛行。  相似文献   

5.
清代中朝文化交流发展成前所未有的规模 ,形成若干鲜明特点 :1 文字相通。 2 感情真挚。 3 以使团为主要媒体。 4 互购、互刊、互赠书籍为一个重要方式。 5 内容广泛。 6 文学交流最为突出。 7 晚清的交流有很强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6.
朝鲜自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后,长期以来貌合神离。清政府对朝鲜则表现出极大的诚意,积极推行儒家倡导的道德外交,并成功地解决了朝鲜尊明与事清并行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朝鲜的敌对心理,逐渐赢得了朝鲜的尊重和信任。康乾时期,清朝走向强盛的事实,也使朝鲜不得不重新认识清政府,重新定位中朝关系,从而回到传统外交的事大立场上来。  相似文献   

7.
清代中朝两国边界问题的理论思考姜龙范一、问题的提出自古以来,中国与朝鲜就是邻国,随着历代封建王朝的交替与兴废,两国疆域的沿革也屡有变化。两国最终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河(即现今的国界)乃是明代初期,亦即朝鲜李朝初期形成的①。明清之交,中朝两国虽然经历了...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公布了西北大学图书馆珍藏的朝鲜汉籍 49种 35 7册 ,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研究了其独特的学术价值 ,特别是对收藏的李朝“奎章阁”皇家藏书源流作了系统论述 ,指出了中朝传统文化双向交流的源远流长 ,以期引起国际汉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大师高丽义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大师高丽义天王巍,杜若高丽大觉国师义天,是朝鲜佛教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发展了高丽华严宗,创建高丽的天台宗,是高丽天台宗的开山祖;他刊印高丽续藏经,弘扬了佛教文化;他渡来求法,与辽僧俗往来,”推进了中朝佛教文化交流,是中朝文化交流的大使;...  相似文献   

10.
清代中朝之间的边市贸易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江市、会宁市、庆源市是清代中朝之间的三个重要边市。三市都是在清政府提议下开设的。三市交易均由清政府主持,有一定制度、规模。三市交易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清代中朝之间的使行贸易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朝鲜使团利用到北京朝贡的机会同中国进行商品贸易,其形式主要有三种,即政府间的贸易、同中国商人的贸易和同普通市民的贸易。使行贸易对两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行贸易带动了中国辽东运输业的兴起,促进了商路经济的繁荣;也刺激了朝鲜手工业、畜牧业的发展,满足了朝鲜方面对部分商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实现侵略朝鲜的目的,在中朝宗藩关系问题上试图通过与中朝两国签订近代条约的方式,利用国际法与宗藩观念在属国、主权等问题上的分歧,来否定中朝两国之间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的宗藩关系。朝鲜壬午兵变时期,福泽谕吉为了支持日本政府的对朝政策,从中朝宗藩关系形成的历史上和实质上以及与近代条约的矛盾上,分两次对中朝宗藩关系进行了否定,其目的就是为日本政府排除中国在朝势力,进而侵略朝鲜寻找借口。  相似文献   

13.
清代曾四次出使朝鲜的中国使臣阿克敦绘制的<奉使图>是关于古代朝鲜的自然和社会的图册,对古代朝鲜的社会文化、政治、外交礼仪、民俗、民情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图文并茂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清代中朝文化交流的结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中朝文学关系研究概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朝鲜—韩国与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与文学交流的历史,中国文学持续不断地输入朝鲜并影响到朝鲜文学,对朝鲜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大作用,也为今天的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课题。近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年间,我国的中朝文学比较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韦旭升、金柄珉、金宽雄等人,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清代中朝两国之间的边务争端,是近代中朝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正确阐明清代两国的边疆政策,有助于了解和解释清代两国的边务争端。为此,本文从两国的政治关系入手,着重探讨了两国的边疆政策以及与之相关的两国对朝鲜流民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清代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最后阶段,鲜明地体现出文界扩大、多元融合、体大思精、近代转向四个方向的特点。与前代相比,这个时期的文学作者、读者和文学自身的数量、品类都急遽扩大,活动的范围、方式都有长足发展,文学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学风格与要素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在境界的辽阔、思想的高深、体式的宏大、艺术的精致等方面都有超越前代之处。除此之外,整个清代文学还呈现出向近现代转向的特征和色彩。  相似文献   

17.
清代中国和朝鲜的宗藩关系是不同于近代以缔约为主要形式的双边关系,其确认和维持并无成文条约的保障,因此非成文契约性是中朝宗藩关系的显著特征之一。清朝迫使朝鲜断绝与明朝的宗藩关系,成为朝鲜的宗主国。虽然双方存有疑忌和戒备,但是由于东北亚国际格局有利于清朝维持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因此中朝宗藩关系能长期保持非成文契约性的特征。随着清朝国力的衰弱,这种没有条约保证的双边关系在近代国际关系模式的冲击下,不得不通过“立约保藩”来暂时延续生命,但是这种措施最终也未能挽救中朝宗藩关系的解体。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加速了清王朝的败落与灭亡的进程,此间云南作家虽处在内外交替的多事之秋,但伴随民主主义新思潮的嵌入与渗透,文学创作也出现了新的繁荣:文学社团纷纷建立;作家关心时政;重视和整理前人的作品;创作理论力主创新。这时期,文学由自发进入到自觉的阶段,并取得相当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朝鲜是中国亲密的邻邦。中朝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密切的经济联系。清代发展了这种关系。只是在清朝还未成为全国政权时,曾与朝鲜发生过一段不那么令人愉快的时期,并因此而一度影响了双方的经济交流。但是顺治皇帝登基后,迅速扭转了这种局面。本文仅就这些情况作一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颂体文学的研究至今已有很多成果, 但清代颂文还没有专门的研究.依据学界已有的清人文集研究成果, 可以从文集索引、大型文集以及别集中钩沉出清代颂文的基本情况.体式上的集大成、内容上的世俗化倾向、创新上代为作颂和集经语现象的出现, 构成了清代颂文的主要特征.清代颂体文学的发展与清代文化的发展是一致的, 在颂体创作上有一定的创新, 也体现出因循的特色.深入研究清代颂体文学, 有助于理解颂文的历史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