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革命与世界现代化——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方向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传启 《江海学刊》2012,(1):98-104
在过去五个世纪里,世界上大致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它们推动了世界现代化的前四次浪潮,包括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目前第六次科技革命正向我们走来,它将推动世界现代化的第五次浪潮。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次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将主要发生在生命科技、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的交叉结合部,将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但也将带来伦理挑战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先后发生了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机、冶金和机械革命,第二次是电力、化工和运输革命,第三次是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革命。目前,第三次产业革命进入到第三阶段,智能化、绿色化和全球化互相交织,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的战略格局和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第四次产业革命已经进入孕育期,有可能是仿生技术、再生技术和生物经济革命。抓住第三次和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两个机遇,抢占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制高点,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基本要求。在新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期,国家政策性先导投资和风险基金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的“产业革命”的情况,我想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国外有关新的“产业革命”的议论 当前,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是不是可以说一个新的产业革命出现了?这个新的产业革命叫第几次产业革命?对此,西方经济学界、科学界、社会学家,看法是极不一致的。有的认为,现在正面临一个新的“产业革命”。这个产业革命,有人说它是第二次产业革命。十八世纪下半叶有了纺纱机、织布机和蒸气机的结合,引起了工业的发展,叫第一次产业革命,今天这次叫第二次产业革命。有的学者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电和电的广泛应用,叫第二次产业革命,今天这次叫第三次产业革命。也有的学者认为,在二十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出现原子能、计算机以及后来的宇宙飞行,是第三次产业革命,今天面临的是第四次产业革命。还有一些其它的观点,比如,有人认为产业革命主要指的是工业化,现在还叫产业革命就不合适了。因此,他们认为将来的社会应当叫作“新的经济”,“下一代经济”,或叫“工业化后社会”,或叫“非工业化社会”,名词很多。我国现在发行一本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正在兴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人们称之为信息革命、第三次浪潮、第四次产业革命等等。在西方,许多学者在用各种观点来说明当今世界出现的这一新问题,其中不乏新颖见解,值得找们借鉴。而基本观点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例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说:“马克思本人是旧的第二浪潮社会、也就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不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去了解高技术世界的现实。今天,用马克思主义来诊断高技术社会的内部结构,就象在有了电子显微镜的时代,还是只用放大镜。”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新的产业革命或“第四次工业革命”。创造学就是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出现而兴起的。可以预料,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实行全面改革和开创四化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创造学在我国将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途。创造学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而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的创造才智空前活跃起来。本世纪中叶以来,科学发现与日俱增,技术发明层出不穷,结下了无数举世公认的硕果。请看有代表性的五个科技领域:  相似文献   

6.
<正> 钱学森同志把商品生产看作是第二次产业革命,我很同意这种看法,并认为是对商品生产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因此,我在一篇题为《商品生产也是一次产业革命》的文章中(载《广东社会科学》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作了一些发挥.近来我在重新研究钱学森同志的观点:“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飞跃叫产业革命.”按照经典作家的观点,商品生产起源于社会分工,而商品生产恰恰是“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飞跃”,因此,不如把社会分工作为产业革命.把商品生产作为生产体系来理解更加合适一些.这也符合列宁的观点.列宁认为“商品生产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因此,我把社会分工作为产业革命来理解;所谓产业革命,也就是生产力的革命,它和社会革命的含义是不同的.而社会分工恰恰也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按照马克思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第四次产业革命将给中国社会生产范式和社会转型带来深刻影响。全文详细梳理了前三次产业革命对人类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机制,并基于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特点,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了第四次产业革命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认为城市化进程本质上是工业化推动下的社会转型过程,其中的矛盾问题有着必然性、历史性和长期性特点。新型生产技术通过对传统产业价值链的解构和再造,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联动方式和产业分工体系,进而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我们的时代面临着这样一股来势迅猛的浪潮:一场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以电子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海洋工程和信息科学为核心的新的技术革命。这场蓬勃兴起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有人觉得不可理解,为什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现阶段,还会出现新的技术革命呢?本文就此谈谈粗浅的看法。一、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是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在英国发生。第二次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十九世纪末以来自然科学的飞跃发展,特别是物理学的革命,为第三次产业革命开辟了道路,而原子能的利用则揭开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序幕。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以及它广泛应用,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是这次产业革命最杰出的成就。近年来,人们纷纷谈论第四次产业革命即将来临的问题,预测一场以微电子、生物工程和新型材料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将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蓬勃兴起。面临新产业革命的到来,为了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新潮流,许多省、市、自治区已经闻风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中说:“现在全国的广大群众对于生产的跃进充满信心,而且决心把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继续提高。他们迫切地要求摆脱技术落后和文化落后的障碍。鉴于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基本上获得胜利的情况,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认为,现在已经是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新的革命任务的时候了,已经是提出技术革命以及同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如果说,是牛顿力学敲开了十七世纪的大门,为英国展现了产业革命的光辉前景;是爱迪生的天才发明揭开了二十世纪的帏幕,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进而推动了美国各个工业部门迅猛发展的话,那么,可以这样说,今天以微电子技术、新型材料和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新的技术革命,正在重叩二十一世纪的大门,正在向人们预告着一个将给每个民族和每个人带来巨大变化的世界性的经济冲击波。 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新的技术革命都将或者正在给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带来同步影响。新的技术革命在推动工业革命的同时,对农业的技术系统、生产系统和生态系统也将产生全面冲击,促其革新和优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月刊》1962年第11期,发表了李湘同志“旧中国是否发生过产业革命”一文,他认为:旧中国不曾发生过产业革命,因为产业革命是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革命;中国虽然出现了近代机器工业,但并没有具备产业革命的各项前提条件,无由进行产业革命。究竟旧中国曾经发生过产业革命没有?是值得讨论的问题。现在我提出一些很不成熟的意见与李湘同志商榷,并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正步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被人们认为是创造财富、引导人类迅速迈向21世纪信息社会的先导产业。而在世界信息、产业中规模最大的数字化技术革命就是多媒体产业的兴起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有人称它为第五次产业革命—信息革命。这次信息革命是1993年由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计划行动,形象比喻成“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而引发的。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以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缆为骨干,建立起纵横全国各地的双向大容量和高速度电子数据传递系统。它把家庭和企业里的多媒体与全国范围内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图书馆、新闻机构、电脑数据库等多媒体连接起来,以交互方式快速传递数据、声音、图像的高信息流量的信息网络。从而使人们能极为方便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4.
作者首先对近几年国内学者关于“产业革命精神”的不同界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产业革命精神不仅包括了追求利润的动机,也包括对新生产力的信念、求实创新精神、市场竞争意识等等,是产业革命在人们精神世界多方面反映的综合;指出近代中国产业革命精神除了具有一般产业革命精神的共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它与爱国主义融为一体,具有求利动机与实业救国动机相统一,艰苦奋斗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自强精神与对外开放意识相统一等主要特征;最后探讨了中国产业革命精神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认为中国当前正在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继承和发扬近代中国产业革命精神是我们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旧中国有没有发生过产业革命?过去曾有人认为:中国的产业革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机器工业的出现,特别是洋务派官僚兴办军用工业时,就已经开始了,不过尚未完成产业革命;又说中国的产业革命是由于受外力的压迫,从世界渗入国内,因此中国的产业革命是被动的;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是从重工业开始的。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对于研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旧中国不曾发生过产业革命,因为产业革命是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革命;旧中国虽然出现了近代机器工业,但并没有具备产业革命的各项前提条件,无由进行产业革命。现在把我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提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6.
一近年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大谈即将出现一场所谓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新的“产业革命”。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为此著书撰文,宣扬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能够解决西方国家所面临的各种难题,使西方世界重新走上经济繁荣。他们鼓吹这些观点,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众所周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经过五、六十年代的迅速发展后,自七十年代以来,即陷入了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滞胀局面。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的各种资产阶级经济理论都无法为西方国家提供有效的方法,以摆脱目前所处的困境。因此,资产阶级需要以描绘所谓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时代”,来给基本矛盾日益深刻的资本主义制度打强心针。这些观点,从根本上说,当然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相对立的。我们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对新的技术革命的议论,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信息。这就是,在世界上确确实实出现了若干新的技术、兴起了若干新的产业。这些新技术主要有如下几项:  相似文献   

17.
经济哲学二百多年的兴衰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二百多年的经济哲学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部分考察“斯密革命”与经济哲学研究第一次高潮;第二部分考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经济哲学研究第二次高潮;第三部分考察“边际革命”与经济哲学研究第三次高潮;第四部分考察“凯恩斯革命”与经济哲学研究第四次高潮;第五部分考察“新经济理论”与经济哲学研究第五次高潮。本文的特色是第一次将二百多年的经济哲学研究分成五个阶段进行考察,更利于认清经济学与经济哲学的关联与互惠。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提供的农业科技革命资料的表述,高科技农业既不等同于农业上的一般科技进步,也区别于发展阶段农业科技革命,应该说发展高科技农业,是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的科学概念。从目前世界农业技术革命和科技进步的程度来认识问题,我们认为高科技农业的基本内容应包涵:发展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生产和加工更多的高科技农业产品;以高科技为支撑的经营方式等。因此,走发展高科技农业的路子,无疑是一个先进、科学的思路,也是解决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一系列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相继发生了产业革命,由此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但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并没有发生产业革命。原因何在呢?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接新的技术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方式和现代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历了第二、三、四次技术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促使产业结构不断趋向高级化。近二十几年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环境中,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即产业信息化加快、产业间融合趋显以及中间产业凸显、产业软化加快、产业高级化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