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推动了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地区振兴与我国中部崛起,同时,领头发展东部也获得新成绩。现在要对存在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施;重点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完善市场机制;统筹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促进产生主体功能区,优化不同区域发展;增强区域之间经济合作,在合作上从政府主导型不断朝着企业主导型过渡;落后经济地区要充分发挥当地优势,重点是特色,有效促进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2.
理论动态     
1、所有制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混合型所有制转变。2、经济运营形式由政府为主体向以企业为主体和个人为主体的格局转变。3、企业经营的决策风险由政府和社会承担,向企业和个人承担转变。4、企业经营战略由依赖型向自我发展转变。5、企业同政府的关系由政企不分向无行政上级隶属关系转变。6、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由实物的、直接的、一对一的管理向价值的、间接的、行业性的管理转变。7、国有资产的管理将由  相似文献   

3.
"共享发展"实现的核心是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安排的公平与合理。企业的初次分配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基础,企业客观上存在着劳动者、企业出资人和政府三方参与分配的利益主体;而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产生后,大体上按照工资福利、企业利润和政府税费三个部分进行收益分配;最后形成税后工资、税后利润和政府税费的三种类型的初次分配收入格局。实现三方公平分配的对策为:完善政府对企业与个人的税收政策与行政收费制度;加强对劳动力市场交易的管理与规范;落实"体面劳动"理念与切实保障弱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正>阶段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单纯考虑市场特征与企业本身特征对创新行为与创新能力的影响是不够的,随着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企业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和司法效率、产权保护、金融体系等制度因素的影响。政府干预并不总是有效的。通常来说,政府会采用公共研发投资或创新补贴的形式和手段干预私人研发行为,而这样的公共研发投资或补贴对私人研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静 《决策导刊》2004,(3):12-13
区域财税政策是区域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分配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它作为一种投资、消费、就业的信号,通过影响区域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最终引导资源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在区域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的一项主要经济任务。本论文主要讨论地区本位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以及在地区本位下,政府为实现其辖区内各地区、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相关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反而慢于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与地区,形成所谓"资源的诅咒"。尽管英、法、德、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如何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凸现的重大课题,如何破题,仍需要国家、政府、社会、企业、个人方方面面积极探索,并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甚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回顾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投资的区域差异性。由此推断合理安排投资的地区分布,可以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地域上得到合理安排和落实,逐步缩小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上海与广东企业 ,因连锁董事的企业间联系而构成的区域企业网络的形态。研究发现 ,上海企业镶嵌于一个具有整体的、广泛的企业连锁网络之中 ,而广东企业镶嵌于一个离散的、小型的企业连锁格局之中。结合西方关于企业间连锁董事网络形成的理论和本研究的实证结果 ,本文得出以下可能的推论:(1)从网络形成的角度讲 ,地区企业网络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具体的讲 ,上海企业连锁董事网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镶嵌于广泛而紧密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中。而广东企业间离散的、小型的连锁格局很大程度上与其依据于市场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关。由于广东的企业更多地依赖市场实现企业的相关战略 ,企业间的非经济关系诸如企业间的连锁董事网相对简单和缺省。 (2)从企业间的连锁董事网对企业行为及地区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讲 ,上海企业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多多少少地受其特有的企业间连锁董事网形态的影响———其有可能促进企业成功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利于政府对企业以及企业间的协调与控制、以及有利于企业对资源的获取。但同时 ,广泛而紧密的企业间连锁也可能促进企业层面或管理者阶层的共谋 ,破环经济秩序与效率。虽然广东企业主要依赖发达的市场来获得快捷而足够的信息 ,其并不能完全替代企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二元经济”,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增长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发展格局。自然资源、国土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藏资源等分布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性因素,而地区间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政策资源、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等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主导因素。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加快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互补整合,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三大经济区域的整合谋求三大区域之间的整合,其目的是通过各区域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学的世界性难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在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经济主体会基于自己掌握的信息和认知能力,学习、解读政策含义,形成对政策影响的预期,并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最优决策,从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因此,研究政府政策背景下各类经济主体的预期等心理因素的产生原因与形成过程,以及经济主体心理因素对经济运行与政策效应的影响机制,是深刻认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提出利用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学习方法,从海量非结构化大数据提取政府政策变化与各类经济主体对政策变化的反应等信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经济政策与经济主体的互动关系,以及经济主体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经济运行与政策效应,并探讨发展非结构化大数据计量经济学,推动形成分析经济政策背景下经济主体心理因素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范式,以深入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我省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经济形势基本平稳。当前,我省经济形势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市场与政府的力量共同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企业自觉追逐市场的特征明显增强,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日益巩固。民间资本已经成为当前投资热潮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我省各级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也很强大,一季度,在第三产业中,由政府主导的行业的投资增长幅度都在一倍以上。二是投资需求成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方式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扩大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表现。在目前的发展环境差别基础上无论是市场化还是全球化都会产生西部生产要素外流的趋势。协调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流动,促进先进生产要素流入西部。进入 90年代以后地区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区间的相互依赖性减弱。西部应该以结构调整来吸引先进生产要素。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内容是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的基础产业结构,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根据发展极理论,政府的区域协调的作用点在发展极的建设上,市场协调作用体现在发展极对其外围的带动作用上。中心与外围的对接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加快西部城市化,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现代化。二是强化东部与西部的经济联系。东部地区目标市场转向西部,建立东西部企业之间的制度和组织的联系是中心和外围对接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测度地区差距的指标有绝对与相对两类指标,绝对差距指标包括极差、标准差和加权标准差;相对差距包括极比、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和锡尔系数。通过分析,将辽宁区域旅游经济总体格局概括为"头重尾轻,两翼不均"。为了更大限度发挥旅游经济对于辽宁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结合辽宁省经济与旅游格局,提出了4项建议:(1)优化产结构,重视旅游业发展;(2)落后地区旅游发展战略;(3)区域合作战略;(4)重视入境旅游,带动落后地区发展,重点扶持经济落后的辽西和辽北地区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实现经济增长、企业致富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产业的有效途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该文通过介绍连城特产地瓜干的发展过程,县水泥厂、瓷砖厂的倒闭,诺基亚公司的衰败和苹果公司的成功证明了上述论断,明确了技术创新的意义,以及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学术交流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能够推进技术创新,振兴企业经济.  相似文献   

16.
<正> 经济全球化(又称世界经济一体化)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经济现实,它是我们这个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正在快速地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容与形式。它对国家、企业、政府以及个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也是近年国内外经济界、政府层、学术界与舆论界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增强各区域加快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性,促成了区域经济的活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制定有效的区域经济财政政策,已成为财政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企业在发展市场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方面还有许多不完善、不规范、不适应国际惯例的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首先要在经营方式上接轨。经营方式是决定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我国企业过去受计划经济的支配,不重视经营方式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依赖国家指令计划、地方政府扶持来发展生产的经营模式,长期固守“工厂就是生产,产品就是商品”的传统经济观念,因而形成工厂游离于市场之外,生产与经营脱节的格局。这种模式既影响到企业的开发生存能力,也影响到企业与国内外大市场接轨。近几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企业依靠市场求发展的观念正在形成。但相对而言,这种转变还仅仅是内向型的一般层次的突破,在与国际大市场的接轨上未取得大的  相似文献   

19.
京津经济将成为京津冀经济圈发展的主导因素。通过两地的产业结构在空间范围的调整,可以实现京津的经济融合与互补。从经济发展状况和工业发展规模等方面看,两地存在良好的合作基础。根据区位选择理论,可以借助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分布差异引起的成本和收益变化,在共同拥有优势的产业中,一方面保留地方优先发展地位,另一方面加强两地企业或个人之间在生产和经营中的合作与融合;在两地存在差异的产业,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在不同层面的沟通,达到一定的分工与互补。两地经济的融合与互补并不是无条件的,资源瓶颈有可能形成资源流动的障碍。因此,必须客观分析不同产业在两地选择和调整的前提,保证京津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牛秀萍 《经营管理者》2013,(25):166-166
<正>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涵义区域经济又称中观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自然资源条件类似,经济结构相近或具有互补依赖性的地域,把所具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自身地域特性的经济运行系统。区域经济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处于二者的结合部。区域经济不仅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