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虚拟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特点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互联网络所构成的虚拟社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进行网络人际交往。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与真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章认为 ,虚拟社会人际交往存在交往的无限制性、匿名性、易于自我暴露、情感性和人格多元性等特点 ,并且在虚拟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中还可能出现网络人际依赖症和人际欺诈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调适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正处在人际关系的形成时期.网络人际交往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空间,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负面影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3.
虚拟社会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镜像,拥有虚拟实在性、匿名性、开放性、共享性、自律性等特性。其与现实社会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即它们在社会基础、社会关系和主体活动等方面有差异,但二者彼此互动统一于人类社会。基于此,我们认为,应从建立虚拟身份证明制度、构建虚拟伦理秩序、健全网络信息防护系统、完善舆情疏导机制等方面寻求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4.
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虚拟社会是当今信息时代产生的新事物,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加强并改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研究网络虚拟社会的内涵和性质入手,简要分析了当前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亚社会、镜像社会、新社会三个不同层面,提升出一个整合型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并阐述其基本原则和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5.
虚拟社会伦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时代,新的社会状况给传统社会的道德运行机制带来了许多挑战,使以往的道德运行机制失效.因此,必须加强网络时代的道德建设,加强管理、监督,实行国际合作,以期网络社会的运行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网络虚拟社会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崭新的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它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相互映照的社会状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本文认为,网络虚拟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构建现实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它是和谐社会构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穆霖 《南方论刊》2014,(7):25-27
虚拟社会互动的自由性,主体的匿名性,影响的现实性等特点与现实社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赋予了人类关系的一种新形式。然而,当前虚拟社会快捷、开放的信息传播也引起了一系列的凸出矛盾,它大大超越了网络建设的工具性作用,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因此,如何加强政府公众网络互动机制,矫正虚拟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不和谐因子,是网络社会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刑释人员重返社会。由于监禁的影响、社会的歧视、刑释人员的自我排斥以及就业与经济状况、家人的管束等多种因素,刑释人员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社会排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对刑释人员进行社会支持,不仅是为了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论虚拟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社会是人们在计算机网络中展开活动 ,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改变了社会结构 ,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社会存在的新形式 ;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 ,形成了人类的虚拟生活方式 ;改变了人类思维的社会基础 ,形成了人类的虚拟思维方式。使虚拟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为社会哲学提供了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实名制的社会性,分别讨论了现实社会实名制与虚拟社会实名制,提出了实名制与匿名制的相对性,论述了虚拟社会匿名与现实社会实名的互补性和相互转化性。根据现实社会实名制的实施情况,论证了虚拟社会匿名的必要性,从而得出虚拟社会实名制应该慎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社会是人们在现代互联网环境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各类关系体系,它的社会模式来源于现实社会,但又不同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传播等多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甚至变革性的影响,不容忽视。虚拟社会自身也存在诸如诚信缺失、恶意攻击等多种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波及着现实社会,对其亟需加强管理。提高虚拟社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应该在明确虚拟环境中的行业责任、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予以努力。  相似文献   

12.
网络沟通下政府形象“距离悖论”的解析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沟通的兴起,使政府形象塑造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政府形象的“距离悖论”出现新特点,其突出表现是,民众对政府形象的评价与该级政府同民众的距离(包括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成反比。在网络沟通下,形象良好的政府须具有回应性,倡导科技领先,强调参与和协作以及具有预见性,因此,政府应从树立形象意识、完善电子政府工程、提升政府媒体公关能力和公信力以及提高危机处理能力等方面着手,来应对政府形象的“距离悖论”,以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13.
现代风险有严重危害性、不确定性、不可见性、非经验性、全球性和个体性等特点。作为一种技术、制度和人为的后果,风险本身无法自我呈现,它总是已经被中介了,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又具有重要的中介价值。因此,风险问题总是一个传播和沟通的问题,在类似危机传播这样的技术性方案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传播伦理的思考无疑成为了重要的选择之一,通过一些例子和边界的设定,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充满弹性和宽容的传播(沟通)伦理机制,召唤所有可能的力量来参与这场巨大的对话,共同面对或超越风险最后的疯狂。  相似文献   

14.
网络平台包含着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网络交流沟通类应用形式的出现集中代表了“面对面”人际传播方式在网络世界中的移植和复制。网络人际传播应用是互联网介入真实生活的重要渠道.这种方式正深刻改变着现实中人的思维特征和行为模式,集中呈现出“思维碎片化”、“信息自我暴露”、“时间自由选择”、“关注议题公共性”等一系列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风险时代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建设的一个基本的功能,是要有效地应付各种社会风险;现代性方案下展开的现代社会工程试图以理性建构的人为秩序来消除不确定性、消除风险,但这种努力却产生了不可控制的意外后果或副作用;这种意外后果或副作用的累积是今日之风险的主要来源;风险社会之风险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即风险是自反性现代化本身的产物,风险已经全球化,风险的承受和应对主体已经个体化;与这些特点相应,风险时代的社会建设在方略上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援用并坚持"辅助原则",在坚持个体本位性的基础上重建"社会",激活积极公民权.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进入了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型的崭新发展阶段,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发展方式逐步从粗放向科学转变,需求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利益格局从相对单一向日益分化多元转变,政治参与从动员式为主向自主式为主转变,思想文化、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从高度统一向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转变,信息传播从单向封闭向互动开放转变,社会管理从党委政府集中统一领导逐步向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组织共同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17.
微信已经成为继QQ和微博之后的新型社会化媒体,它通过强关系的人际传播,在熟人社区中既联系他人,又呈现自我。研究发现,微信的朋友结构与微信用户的学历、年龄、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紧密相关:微信的自我呈现基本发生在熟人社区,因而其名字、头像、个性签名、微信号、相册封面、地区显示等tt个人信息,,更能呈现其真实身份;微信朋友圈留言具有性别和年龄差异,并且日志类留言多于非日志类留言,强制ct求转”的情况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社、结社与文人结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栓 《社会科学》2012,(3):174-182
目前学界关于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研究主要是实证性的和文化学的,学理性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结社的学理性研究是对结社的本体进行研究,诸如什么是结社,结社与群体、集团、政党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结社的形态和类型有哪些,中国古代的结社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什么样的结社可以称为文人结社等等。对这些根本性问题的解答是研究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的前提和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它比上述两类研究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与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军 《社会科学》2012,(1):81-86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逐步从"总体性社会"转向"个体化社会"。以往的社会政策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大多数人的权益,但随着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传统的社会政策遭遇了许多挑战,必须增强社会政策的包容性,以关注更多的个体或少数群体。在社会政策包容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关注更多不同群体的权益,重视底层群体及弱势群体的赋权,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  相似文献   

20.
郑红霞 《阴山学刊》2006,19(6):99-101
随着中外教育交流的逐渐深入,课堂交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课堂非言语交际在大学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中西大学课堂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文化冲突,以便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