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玉 《社区》2012,(25):63-63
最近,我和单位同事参团去美国旅游,回来后顾不上和家人说说美国的城乡风情,也不讲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奇景,我说的第一件事,是感叹美国斑马线上“让”字当头。  相似文献   

2.
观念一 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开会,中央电视台做了二次访谈节目,一个美国在华的女投资人说了让我记忆很深的一句话:“我们美国人吃香蕉是从尾巴上剥,中国人总是从尖头上剥,差别很大,但没有谁一定要改变谁的必要吧?”  相似文献   

3.
正在印度新德里街头,一条条3D斑马线赫然醒目。这些斑马线像立在路面上似的,提醒众多的交通参与者注意交通安全,成为了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3D斑马线的发起人辛格就是个"手机控"、"低头族",即使走路也要看手机。一天,辛格外出办事,一路低着头跟着前面人走。过路口时,一辆车呼  相似文献   

4.
沈虹 《可乐》2008,(6):62-62
在美国,除了银行家、地产商、外科医师.还有谁能过上好日子?学一门手艺的眼前投资回报率,比殚精竭虑读一个哲学博士学位、化学博士学位高出许多。第一次让我意识到这点的是水管工。刚来美国没多久,家  相似文献   

5.
姚炎中  李丽 《21世纪》2013,(6):27-29
最近,报道一提起"中国式过马路"就会让记者想到最初的那条微博。微博图片上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由此而引起的"整治风暴"也随之在各地展开。曾有多年交警执法经验的北京市公安局冯庆凯警官在接受《21世纪》采访时表示,"中国式过马路"久治不愈,除了行人"法不责众"的心理,更多是因为一些行人对交通规则  相似文献   

6.
假如我是一位语文老师,面对讲台下那么多双求知的眼睛,我一定会对他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我愿和大家走一条崭新的路。"首先,我要改革课堂教学,绝不能把学生当成"听书"的,要让他们带着问号去读书、去分析、去思考;让他们质疑问难。谁的见解有创  相似文献   

7.
正女儿移居瑞士多年,总是让我前去"享福"。我想去外国能享什么福,但感受一下外国风情世故也好。刚到瑞士,一切感到新鲜。街道上行人来去匆匆,但谁也不理谁。我心想这里没有人情味。我一人溜街,走到安静的郊区道上,碰到一老妇人,她先向我道了一声"格律齐",我知道这是问你好。后来碰到几个人,只要我一看他,对方马上会主动说"格律齐"。我回到家里问女儿,女儿笑了:"你以为瑞士人不讲礼貌?实际上人家的礼多的是。但赶着上班时,打招呼会少一些。"  相似文献   

8.
傻姐如花     
拈花不笑 《可乐》2008,(5):35-35
父亲把一个女孩领到我面前,让我叫她姐。她叫秀云,智商有点问题。我不喜欢她。一不顺心,我就会把怒气发泄在她身上。我每次打她后,她就去偷爸爸的钱买"大白兔"给我吃。我上初二时整天泡网吧,秀云每天给我送饭。赵鹏问:"她是谁啊,怎么整天来给你送饭?"  相似文献   

9.
夸夸老爸     
张帮俊 《老友》2014,(5):42-42
正"老头子,下午你去把卫生间里拖把池上的水龙头弄弄,好像有点漏水。"老妈对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老爸吩咐道。"我是搞消防的,水电我也不太懂。"老爸回答道。"别谦虚了!谁都知道你是我们家的万能维修工,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项光荣的使命。让帮俊给你做下手。"老妈这么一夸赞,老爸便起身去杂物间拿工具了。我笑着朝老妈竖起了大拇指,她轻声地说:"你爸这人让他干  相似文献   

10.
正当下社会,物质丰裕、仓廪厚实;然而,对待他人之礼节,常常被遗忘。违背基本公德之事,耳闻目睹甚多,人们似已司空见惯。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任凭小学生在斑马线上久立等候,车辆大多冷酷穿过,不减速,更不礼让行人;开车等红绿灯时,一旦绿灯亮起,必须立即启动,否则后车定鸣笛催促;十字路口四个方向的汽车"卡"在一起,互不相让,集体博弈,看谁能耗过谁,而后面排队的则一个劲儿鸣笛;一位接孩子的女士将一辆豪车干脆停在了学校正门口的行车道上,等孩子出校门,似天下道路为她独修;一旅客上飞机时,发现座位上方行李架已满,其拉杆箱无法放入,空姐微笑商量是否可放置于后几排的行  相似文献   

11.
一脚刹车     
我站在马路中间的斑马线上,焦急地望着马路对面的学校大门。学校仿佛正在向我招手,而我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走到马路对面。这是一条很宽很宽的大马路,也是我每天上学必须要过的横路。面对着眼前风驰电  相似文献   

12.
《新少年》2012,(5):12-13
多多熊:我妈妈经常发火,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妈妈多笑一笑呢?本溪祝礼慧你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如果妈妈知道你为了让她多些笑容而写信给我,一定特别开心。谁都不会无缘无故地生气,妈妈也一样。那么就找出容易让她发火的原因,对症下药好了。比如,熊妈妈对我"咆哮"的原因之一是,我吃完饭不洗碗。事实上,我不是想逃避洗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笑     
《华人时刊》2011,(7):57
一天,妈妈给女儿讲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母亲说:"我年轻的时候,为了决定谁和我结婚,你爸爸和我的一个情人决斗。"女儿羡慕的说:"真是太浪漫了,爸爸一定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吧。"母亲说:"不,你爸爸输了,因为他们俩人约定谁输了谁娶我。"不是亲生的悬崖上一只小老鼠挥舞着短短的前爪,一次又一次跳下去,努力学习飞翔。旁边母蝙蝠看着它摔的头破血流,忧心忡忡的对公蝙蝠说:它爹,咱要不  相似文献   

14.
Office尴尬事     
《可乐》2006,(12)
实话实说没有错,不过得看对谁说、怎么说。办公室里的大实话,有时让人哭笑不得! 最佳模特星期一下午,工会干事老李、小谢找到我,非要让我当模特。我谦虚地说:"我不合适吧?办公室里这么多小帅哥哩。"谁知老李却说:"我就是看中你了,你各方面条件都符合。"我得意地笑了笑,还想假装客套,小谢在一旁急了:"你就去吧。我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还是一场涉及人们的时间观念、服饰发型等日常习俗的文化变革。辛亥革命对帝制时代身份等级制度的解构,引发时人的文化认同危机:"我过去是谁","我现在是谁"和"我将来是谁"。以袁世凯为例,他虽然在辛亥革命前后表面上完成了从"臣民"到"国民"的身份转变,但他内心深处一直处于文化认同危机的状态。在更广阔的国家和文化认同层面,袁世凯在民国初年的身份选择,不仅是他个人的身份认同问题,还是一个全球化时代以来日益凸显的文化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一直认为,痛苦是人生的伤口。我们常常躲避它、驱逐它,谁愿意接纳它、包容它呢?好友多果对痛苦的反应让我心里"突突"一跳,仿佛突然打开了一扇透过强光的窗户。这些天,我从多果的眼神里和表情上读出了他内心的痛苦。他照样跟我们一起玩,一起探讨,也照样工作,只是话比以往少许多,动作略显迟缓,冷不丁  相似文献   

17.
斑马线是为了保证交通安全,专门为行人过马路设计的。可有的人为了节省过马路的时间,根本不走斑马线,想从哪儿走就横穿过去, 即使中间遇到了疾驶的车辆他也会机警地躲闪,可旁观者却为他捏了一把汗, 心想:多险啊,若稍不注意小命就没了……有的人担心横穿马路会酿成大祸,宁可浪费时间也要走到斑马线的标志处才过马路。同学们,若是你,会选择哪一种做法呢?是冒险不走斑马线,任意横穿马路,还是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守法的公民?这期我们请来了哈尔滨市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小学的同学们,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想法吧!  相似文献   

18.
妙语     
有了钱我很高兴,但是钱并不能改变我是谁,我的脚还是踩在地球上,不同的是我的鞋子可能比别人的稍贵点。——美国脱口秀女皇奥普拉·温弗莉骆驼背上有两个高耸的驼峰,可骆驼并不觉得沉重;人的背上没有两个驼峰,却没有谁觉得轻松。——庸人多自扰  相似文献   

19.
老怪:我手下的一个员工老是喜欢越俎代庖,把自己当作主管。小到团队活动时选择场所和餐馆,大到会议的安排和谁来做主持人,他都非常强调自己是否同意。每当他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的时候,我都觉得他在挑战我的权威。我想我得让他明白谁才是说话算数的人,所以我常常在会议上否定他的提议。但我看得出,  相似文献   

20.
周圆 《可乐》2008,(8):58-59
"你是谁?""刘翔。""户籍在哪里?""上海。""有北京暂住证吗?""没有。""跟我回派出所,依据公安部《暂住证申领办法》先罚50元,再依情况看是否接受警告处罚,或遣送北京昌平筛沙子。""我还得参加奥运会呢。""谁让你不先花五元钱办证?我们这是依法办事,人人平等,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