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联趣话     
广土 《老友》2009,(4):53-53
对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璀璨瑰宝,自古以来就和商业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还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故事。清朝末年,萍乡县有一举人叫肖燮文,善诗文对句。一煤矿老板请他写副对联,他挥笔而就,写道:涉  相似文献   

2.
昔人云:“海水到处,即有华侨”、“华人居所,当悬对联”。君不见美国三藩市中华会馆有联云:持节纪前游,喜当年水远山长,南海同瞻东海日;谈经怀往训,愿此地夏弦春诵,他乡长话故乡风。秘鲁利马侨商会馆亦悬一联,日:商业日隆,看异地广开海市;故乡在望,愿侨民时念家乡。只此两联足以说明,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楹联文化,实在是维系海内外华人文脉的一根红丝线。  相似文献   

3.
过春节时,不少店铺都要在大门两旁张贴喜庆的对联,说些吉利的话,表示对未来的祝福。于是,有人就作了一副通用的喜联:立千秋业招万里财其实,这是一副五字联,开头的一个字是空着的,可以根据各自店铺的实际情况自己补上。有一家店名叫“信诚”,就写成了:信立千秋业诚招万里财人们都夸这副对联编得好。谁知道,有一家叫“白光”的店铺,掌柜的不学无术,手下的人也不动脑筋,“依样画葫芦”,也把这个对联套用过来,就成了:白立千秋业光招万里财人们见了,纷纷窃笑。“依样画葫芦”闹笑话@王震亚  相似文献   

4.
岳飞之死     
岳王庙中的对联委实是多,在一片“碧血丹心”、“浩气长存”中,有一幅看似平淡的对联给我的印象颇深——“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这幅对联刻在岳飞墓前的一对望柱上,仿佛从容淡定地向每一个参观者诉说。时下,有许多人喜欢将这样一个词套在岳飞身上——“愚忠”。他们以为岳飞选择了服从,就是一种轻易的妥协与放弃,认为岳飞的死“轻于鸿毛”。对于这种观点,我想,这幅对联给出了答案。正邪自古同冰炭,不是冰化,就是炭灭。岳飞这块炽热的炭,能否融化秦桧等人,已不是凭个人力量所能决定的。因为,他面对的不是一块冰,而是一座冰山。…  相似文献   

5.
“类义词连用”是一种重要的对联创作手法,在悠久的、丰富的对联创作中体现了其自身的使用类型、特点与修辞作用,并与“同旁”“用数”“串组”“分总”“缺如”“列品”等手法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有一个并不很陌生的词,叫做“把式”,也写作“把势”。如指善种瓜的人为“瓜把式”,善赶马车的人叫“车把式”。即细微如善养蛐蛐的人,也有“蛐蛐把式”之称。清崇彝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本)五十八页:斗蟋蟀规矩,以  相似文献   

7.
四川会馆建筑 ,其数量与分布 ,位居全国之首。这与明末清初以来的“湖广填四川”等历史背景无不相关 ,在此 ,本文以成都洛带会馆建筑作个案分析 ,在剖析会馆建筑本身的建筑、空间特征的基础上 ,对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作个初步的考察 ,试图从地方文化的角度诠释这一特殊建筑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泰然 《北京纪事》2015,(3):18-21
二人转进京成“贵族”
  2009年4月26日,崇文区人民政府同赵本山的本山传媒公司正式签订协议,崇文区人民政府将戏楼的经营权转让给本山传媒公司。刘老根大舞台占据了平阳会馆和旁边的晋翼会馆。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人们在论及对联作法及评价对联优劣时,无不一味强调平仄,并认为:“……平仄不协调……全不能算是对联。”①当今不少学者在强调平仄时,则有更详细的阐述。如,刘叶秋同志说:“作对联应该严格要求用字的平仄合乎格律,读音须以韵书为准,不能依据普通话。”②在评选对联时,他们更是以平仄是否相协为主要标准,这正如吴小如同志所说:“八四年第二届迎春征联评选过程当中,特邀的顾问王力教授曾特意向评委会强调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解缙巧对     
解缙是我国明代的对联大师。他少年时候读书用功,不但诗词写得好,而且善于对对联。有一次,父亲领他去游泳,把衣服挂在河边大树上,随口说了句“千年老树当衣架”,解缙应声答道:“万里长江作浴盆。”父亲听后,非常高兴。有一次,要过年了,父亲要他去求人写一副对联,他说:“待儿自己写吧。”他见对门曹尚书府内有一簇竹林,就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一见,十分恼火:“我家的竹林,倒被他用来写对联!”随即命人把竹子砍去。解缙见此情景,马上在每一联下加了一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  相似文献   

11.
对联是中国的“国粹”。然而,有些外国人也擅长此艺,其中不乏颇有情趣的佳作。1890年,清光绪皇帝大婚,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赠自鸣钟一座,上面刻有对联一副: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天地同庆,庆亿万年富贵寿康。该联语切情切理,饱含瑞气。日月天地相结合为皇婚,自鸣钟一天报十二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因此,对联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联作为最接近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翻译也应遵循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意美、音美、形美。文章从这三个方面对对联翻译的原则作一探究,以期对对联翻译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3.
楹联即对联,又称对于,其类别可达数十种之多,而名胜楹联只是其中一小类。顾名思义,名胜楹联即为名胜地撰写的对联,它有广狭之分。狭义名胜联仅指著名风景地的对联。广义名胜联包括著名风景地、历史文化古迹的对联。这样,广义名胜联就包括胜迹联、园林联、庙宇联、刹寺联,以及某些会馆、戏台、亭院等地的对联。我们这里说的名胜楹联,指的是广义的名胜联。  相似文献   

14.
在先锋与后现代主义之关系的问题上,倾向性态度有四种:先锋“善”而后现代主义“恶”是一种(洪治纲);先锋“恶”后现代主义亦“恶”是第二种(伊哈布·哈桑);后现代主义“善”而先锋“恶”是第三种(麦克路安),先锋与后现代主义同“善”共“恶”则是第四种(丹尼尔·贝尔)。先锋本是一种前卫意识,一种永不倦怠的破旧与创新的精神;在现代主义文化中,破旧与创新的先锋精神结合得比较紧密,而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中,先锋精神的二重性出现较大程度的背离,由此造成后现代主义与先锋某种矛盾对立的看法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比较而言,丹尼尔·贝尔的看法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5.
在今天,不论是社区会所,或是公共会所,它们的整体配套和经营模式都是由外引进的舶来品。而且在高尚场所遍布的同时,纯属商业经营的普通场所也随处可见。我们之所以接受并认同极快,不可忘记的是,这种"宾客"相聚的场所,在几百年前的中国就已存在,只不过,彼时的叫法为"会馆":宾客汇聚的房舍。在明永乐年间,安徽芜湖人在北京设置了芜湖会馆。此后,各省在京师纷纷建立自己的会馆,倒有点像近日的"驻京办"。明清时期,各省在北京的会馆和工商会馆达500余处。北京的湖广会馆馆长翟建庆先生对此颇有研究。他指出,彼时的会馆分为两类,一种叫"试馆",专门接待到京城考试的学子,在北京的会馆里,大约占到八成以上,还有一种叫"同乡馆"。另外还有"行业馆",这样的会馆多半不以赢利为目的,跟很多的商业会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漫话行业联     
对联是我国所有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流行极为广泛。由于人们的职业和爱好不同,对联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形成了许多行业联。人们熟知的农民常用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同是开商店做生意,或者耍手艺,对联的内容也各有特色。大一点儿的杂货铺好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还加了个横批“日进斗金”;而服装店则爱用“愿将天上云霞绸,裁作人间锦绣衣”作为门联,药店就写  相似文献   

17.
介词短语就是由介词同其他词或短语组成的语言单位。它的前一组成部分8一个介词充当,后一组成部分由一个别的词或短语充当,二者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在语句中作一个句子成份。一般语法论著作称之为“介词(宾)短语”或“介词(宾)结构”,有的语法论著叫它“介词词组”.关于  相似文献   

18.
“善”让中华几千年来的文人骚客呕心沥血,登高作赋大加颂扬;“善”让九州世世代代的仁人志士苦苦追寻,虽抛头洒血在所不惜;“善”像春天里和煦的晨风一次次将残败破落的华夏大地吹得绿满天涯;“善”又好似金秋的太阳照耀炎黄子孙们的心房,凝聚大地的精华成为一颗颗善果。佛教的苦行僧们,坚守清贫,追求宁静,执着行善,以心中小善去悟世间的大善,以世间大善去唤醒众生心中至善;善行如绿水荡漾,滋润心灵;善心如萌芽破土的种子,从灵魂最深处将真性情唤醒复苏。的确,人类的历史上充斥了过多的金戈铁马,新仇旧怨,有鲜血,有杀戮,有残暴。但我始终坚…  相似文献   

19.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思想家们提了出来。孔子首先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继之有世硕的“性有善有恶”和告不害的“性无善恶”等观点。作为战国时期的儒家大师孟子和荀子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孟子提出了人性善,荀子提出了人性恶。人性善和人性恶是正相反对的,但他们的理论也有相同之处。本文就他们二者的人性理论的异同作一个  相似文献   

20.
曾桂林 《东方论坛》2023,(1):97-110
明末同善会在中国慈善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极其深远的意义。由于高攀龙、陈龙正的倡行,同善会首先在江南地区流布开来,万历、崇祯年间苏州府吴县、昆山及太仓州先后由地方官绅创设此会,并频施善举。尔后,夏允彝出任长乐县知县,亦将同善会由江南地区传衍、移植至福建,拟订《同善会议》,“与保甲相翼而行”。与此同时,南北诸省有些世家大族,如无锡华氏、吴江叶氏、太仓王氏及山东曹县武氏、乐安孙氏等,皆曾倡行同善会,赡贫族,赈饥民,以化民成俗,维系地方社会安宁。明末同善会的流播,可谓“千古善事只是一道同风”,从中也映照出明清鼎革之际士人经世济民取向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