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海经》《论衡》《汉书》是最早记载"倭"的古籍,这三部古籍对"倭"的记载虽然简略,却蕴含着中国古代先民对"倭"的原始理解与认识过程,因此这三部古籍也作为考察"倭"起源的基本文献。通过对这三部基本文献中的"倭"记载,能够得出东汉以前我国先民对"倭"认识上的变迁轨迹,即从刘向父子编校的《山海经》中考证"倭"是成熟于西汉中晚期的抽象地理概念,从王充的《论衡》中考证"倭"是指代"东夷"的抽象族别概念,从班固、班昭的《汉书》中考证"倭"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略有文学形象的"九夷"之一。  相似文献   

2.
《汉书》、《后汉书》倭人记事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史最早记载倭人事迹的是《汉书》和《后汉书》。两书的倭人记事不足百字(与《魏志》重复者不计在内),但提供了公元前后、尤其是公元一二世纪倭人社会和历史的重要信息。近代以来,日本学者发表无数论著,对两书的倭人记事,从史料鉴定、文字订正、字义诠释、内容分析、考古佐证、文献比较等,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然而仍有未尽之处,并且迄今尚无定论。我国则仅在有关通史著作中泛泛而论,鲜见精详的考证与探究。本文斗胆将在学习前人成果中的一得之见公诸于众,一则就正于大家,二则弥补我国日本史研究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论衡》是一部具有文学性的政论散文著作,探析其文学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论衡》的文章写作意义极大。《论衡》的文学思想是在王充朴素的科学精神,即"疾虚妄"式的批判、"求真美"的价值取向下形成的,突出表现为"为世用""求真美"的特点,并由此派生出王充的文章观。  相似文献   

4.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一句誉满全球的名言。每当人们提到它,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到近代科学之父弗兰西斯·培根,因为他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出了这一名言,所以人们也就自然地把这一名言的发明权归属于他了。然而,在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并不是英国的培根,而是我国东汉时代的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他在其名著《论衡》中的《效力篇》里,早就对知识就是力量进行了论证,并且明确地提出了“人有知学则有力矣”的光辉论断。  相似文献   

5.
王充与《论衡》在现代学者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不少清代学者对该书却非常冷漠,他们认为王充是一个毁祖誉己的小人与破坏名教的千古罪人;王充在《论衡》中"问孔""刺孟",被视为毁谤圣人的悖逆者;加之乾隆皇帝明确表态,将王充和《论衡》在政治上判了"死刑",致使《论衡》在清代,既无善本,亦无一个完整的校注本。  相似文献   

6.
《南都学坛》2017,(2):1-5
《史记》《汉书》记载汉武帝经营朔方,又有"猎新秦中""北至朔方""并北边以归""巡边至朔方"事迹。这些事迹均表明,无论是朔方军事防务的加强,军运的充实,还是民户的大规模迁入,都是因交通运输效率的保障才能得以实现,秦始皇直道的交通条件,很可能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司马迁自己在叙说蒙恬悲剧时也说:"吾适北边,自直道归。"司马迁行历秦直道,应当是随行汉武帝出巡。汉武帝往返北边,很可能经过秦直道部分路段。对于这一交通史迹的相关考察可以推进交通史、军事史、边疆史与民族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丕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金滕》中。"丕子"的释义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大子""太子""长子""元子",一种是"疾""病""疾病"。两种说法的持有者都有一定的权威性。通过文献征引、古音对比、关键词检索、文本还原等角度对"丕子"的释义进行正反论证,我们可以实现对这两种释义的辨析,并最终得出"丕子"应释作"疾病"而非"大子"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鼠年话鼠钱     
1996年为农历丙子年,子即鼠也,鼠为十二生肖之首。 在我国用十二生肖对人的生年定属,是沿袭已久的传统纪年方法。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记录,在距今二千二百多年前的秦简《曰书》中已有记载。秦之后,西汉淮南王刘安等著的《淮南子》、东汉王充著的《论衡·物势》和《论衡·  相似文献   

9.
论所谓“倭面土国”之存在与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晔《后汉书》记汉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遣使奉献,而日本太宰府天满宫所藏张楚金《翰苑》抄本和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北宋版杜佑《通典》则分别记师(帅)升等为“倭面上国王”或“倭面土国王”。本文考证“倭面土国”为“倭面上国”之误,而“倭面上国”则指“倭面之上国”;“上国”即“上邦”,意为大国。但是,“倭面”(指倭人)一词是出于对《汉书·地理志》如淳注的误解。因此,所谓“倭面上国”或“倭面土国”在历史上都是不存在的。汉安帝永初元年遣使奉献的是“倭国王”,不是“倭面上国王”或“倭面土国王”。  相似文献   

10.
《初学记》是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命徐坚、张说等人编撰的一部较为精审的类书,从《初学记》所引《论衡》篇目和文句入手,发现《初学记》中既有明言引自《论衡》,而不见于现存《论衡》者;也有抄录《论衡》段落或者文句而又有所省简者;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异文。通过对《初学记》所引《论衡》进行考略,既校勘考证了《论衡》,又从中搜集了《论衡》的佚文。  相似文献   

11.
王充的《论衡》一书,虽然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无神论作品,但对《周易》术数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易学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王充《论衡》中,"气寿篇"、"命义篇"、"无形篇"、"初禀篇"等都论述了命,并且论述了人的命和"禀气"有关,为古代人们探讨自身规律的"推命术"奠定了基础。另外,《论衡》在前人的基础上丰富了当时的"相术"说,其"诘术篇"丰富了当时的"风水说"。  相似文献   

12.
曹惠民先生主编的《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是一部具有文学史性质的教材。它继承发展了旧版治史治学上的"人""文"并重,并起用一批中青年批评家,通过章节重组、史料跟进等变动,完成了还原历史、重构历史,更重构《台港澳文学教程》本身的治史任务,全面务实地展现出台港澳文学风貌。这是一本真正适用学人、启发学界的新型教材。  相似文献   

13.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时期典章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一部远古散文集。本文仅就《今文尚书》中《甘誓》、《汤誓》、《牧誓》、《费誓》和《秦誓》等五篇“誓”文的战争动员令的宣传鼓动特点,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从1919年开始,作为旧上海三大报之一的《时报》,先后创办了"教育""妇女""儿童""实业""图画"等多种周刊,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系列专题周刊的报纸,在整个报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知名报人、新闻史学家戈公振正是创办"专刊"的直接推动者。他不仅擘画各专刊的创办、发展,还亲任《图画周刊》的主编。戈公振认为风靡一时的报纸专刊只是为形势所迫,虽代替了杂志的部分功能,但其自身有不可化解的内在矛盾;理想的报纸专刊应以文艺为基础,贴近读者的常识与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5.
王充是我国东汉著名的思想家。王充的著作据称有多种,但流传至今只有《论衡》一书。王充在《论衡》中阐发的关于论证的逻辑思想,其中特别是对于归纳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是对我国古代归纳思想的总结和发展,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拟对此做些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一、王充归纳思想的认识论根源及基本特征。 《论衡》是对东汉时期天人感应论和纬迷信泛滥进行激烈抗争的产物,是一部论战性的著作。王充曾开门见山地道出了《论衡》的宗旨;“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日:疾虚妄。”(《论衡·逸文》,以下凡引《论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八十年代,刘再复《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一文和《性格组合论》一书的出版,在我国文艺理论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不少人以为"二重组合原理"是刘再复首创的,其实不然。我国当代最早或首先论说"二重组合原理"并作了精辟论证的学者应是钱锺书。  相似文献   

17.
王充《论衡·超奇篇》,在我国思想史上、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都有着重要价值。可惜历来对这篇奇文注意不够,即使论及,亦语焉不详,或未把握住要旨。《超奇篇》内容丰富,思想警拔。王充综观汉兴以来一代学术,分析、品第了汉代知识分子。所论作者,上自汉以前的孔子,下至“生于今世”,与王充同时同地的周树(长生),举凡书奏、史传、论说、辞赋,无不涉及。因此,有人认为《超奇篇》是我国文学批评“作家论”的滥觞。事实上,《荀子·非十二子》和《庄子·天下篇》已开作家通论先河,《淮南子·要略》继之,史迁《太史公自序》引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再扬其波。王充《论衡·超奇篇》提到的作者虽达廿一人之多,其主要目的还在于通过某一  相似文献   

18.
说“意境”     
《南都学坛》2019,(5):38-40
"境"的观念来自佛教。刘勰《文心雕龙·隐秀》已有"境"的概念出现,其评嵇康、阮籍诗,曰"境玄意淡"。唐代诗论家借用"境"的观念更提出论诗的一些新思想,如王昌龄《诗格》与皎然《诗议》《诗式》中频繁谈到"境""境界""缘境""取境""造境"一类概念,吹起一股新鲜的诗论之风。唐宋的一些诗论家还触及"意境"的另外的特点:象外之旨、境生于象外、言有尽意无穷。晚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是其代表。  相似文献   

19.
"自然"概念奠基于先秦道家,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顺物自然"确立了"自然"论哲学的基本理论倾向.两汉时期,《淮南子》《论衡》等发展充实了老庄"自然"论哲学."自然"论哲学观主要以先秦道家思想为基础,又吸收融合儒家思想.它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本体论,主张人与客观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和谐,追求一种以自由为核心的人生至高境界,对后世哲学以及文艺领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论语·季氏》载孔子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联系《论语》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孔子的思想,借鉴历代儒者的解读,可知"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分别指圣人、君子、小人和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中的"之"之所指,也即认知的对象、内容是"仁"。至于"生而知之者,上也"等等,所涉及的决定人在认知上的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孔子未曾言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