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中指出 :以往的道德学体系总是先按“是”的规则进行推理 ,但却突然地、不知不觉地过渡到用“应当”提出规范。从“是”过渡到“应当”的根据是什么 ?人们却没有给出相应的证明。[1] 在休谟看来 ,这种从以“是”为系动词的事实命题向以“应当”为系动词的伦理 (价值 )命题之跳跃是缺乏逻辑根据的。这就是所谓休谟问题[2 ] 。休谟问题震动了哲学界。此后 ,西方许多哲学家讨论过这个问题 ,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一时 ,“是”与“应当”、事实与价值、描述与规范、认识与评价、事实判断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道德"作为哲学范畴,古往今来,已有不少讨论,归结起来主要有目的论和道义论两种论点。休谟关于"道德"的看法,源于对"是"与"应该"命题的区分,也就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在决定道德规范时的不同作用,但休谟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通过探讨"是"的命题与"应该"的命题之间相互融合的关系,思考道德规范何以确立。  相似文献   

3.
论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关于价值的判断而不是关于事实的判断 ,不同于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是判断 ,而不是指令 ,价值判断不是价值指令。价值判断最典型的语言形式是“X是有价值的”。价值判断的主要功能是判断 ,不只是表达情感 ,也主要不是命令。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有难以割舍的联系 :事实判断带有价值倾向 ,价值判断也包含事实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新闻评论中的各种判断可以归结为两种主要形式: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有着不同的规则与表现形式,两者的区分有助于评论者和受众更理性地把握评论结构和观点的明确表达。同时,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在新闻评论中叉存在着各自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元伦理学家试图对休谟的"事实-价值"问题做出解答,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但是一方面他们忽视了对"人"的研究,不了解这些判断的来源在于人,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明白"事实-价值"的沟通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因此陷入了语言的泥沼之中不能自拔。马克思主义紧紧抓住"人"这个主体,在实践中阐明两类价值判断的来源,还对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有效沟通作出论述,为"事实-价值"问题提供了解答。  相似文献   

6.
一、从休谟的质疑到摩尔所谓的“自然主义谬误”西方哲学史上,长期以来虽有少数哲学家注意到事实与价值的不同(如普罗塔戈拉认为道德、法律等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约定的),但从总体上看,哲学家们大多持“自然主义”立场,认为价值的特性就是自然的特性,价值陈述是由事实陈述证实或否定的,从以“是”为系词的事实判断推演以“应当”为系词的价值判断似乎是不成问题的。他们没有注意到事实与价值的区别,至少没有使之得以突出。第一次对这种传统的自然主义论证提出质疑的是休谟。他指出:“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中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  相似文献   

7.
事实判断以客体为取向,以事实为原则;价值判断以主体为取向,以价值为原则。二者存在着区别,但这种区别不是无法跨越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有难以割舍的联系:事实判断中渗透着价值因素,价值判断中存在着事实认定,二者可以统一于现实实践之内。  相似文献   

8.
论价值语言     
价值词不是恒常的;价值词有特定含义。价值判断是关于价值的判断而不是关于事实的判断,不同于事实判断;价值判断是判断,而不是指令,价值判断不是价值指令。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都遵循逻辑规则,所以“混合式”三段论的价值推理是可能的,结论是价值判断,前提中必须有一个价值判断。价值语言与事实语言有难以割舍的联系:事实语言带有价值倾向,价值语言也包含事实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教育研究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分别指涉教育研究中两种不同的研究领域。以经验事实为基础的教育研究可区分出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 ,一是偏重于行为层面上的经典实证研究范式 ,追求研究的客观有效性 ,强调价值中立 ;二是偏重于行为意义层面上的意义阐释研究范式 ,追求研究的意义有效性 ,强调研究中价值介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事实与价值的哲学视域下,作为犯罪成立或证成的中外犯罪论体系都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于一体。主观归责,即罪过成立与否是犯罪成立判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链条。刑法学意义上的罪过是规范意义上的概念,其构成可分为规范性的心理事实和规范性的价值判断,二者齐具方可主观归责。行为人行为时的实然"心理事实",是自然主义立场的心理学的"心理事实"。它由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构成。规范性心理事实是立法者基于特定的价值立场,从心理学意义的心理事实中萃取出特定的因素或状态构建而成。犯罪故意和过失构造中的规范性心理事实,虽然同是从行为人行为时所有心理事实的规范性萃取而得,相较而言,前者明确具体,后者抽象笼统。  相似文献   

11.
文学理论的客观性与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理论活动必然要受到文学实践的约束 ,要与各种文学“事实”相协调 ,并能给“事实”以满意的解释 ,推进和保持理论自身的有效性 ,由此形成文学理论研究的客观性。而对于文学理论价值陈述的科学性的判断 ,则可以依靠其学术活动的社会性 ,诉诸于主体间性来实现。通过探究文学理论研究的客观性与主体间性之间内在统一的路径 ,本文将主体间性作为一种“软的”检验标准来补充事实检验的“硬的”标准 ,形成综合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是以功能语义为出发点的,“事实”作为一种介于现象与元现象之间的语义抽象,对研究功能语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事实”投射的各种句构类型进行梳理,重点聚集“事实”投射的功能语义。首先。区分了“事实”投射与其他投射类型的差异;然后,从及物性过程、言语功能和元功能三个方面描述“事实”的句构特征,并结合语法隐喻,阐释了“事实”投射的功能语义;最后,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归类清晰,语义明确的“事实”投射系统,以期对“事实”投射的句构和功能语义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实事求是确立为我党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又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我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正确坚持和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此外"和"另外"这两个语词在实际语言中所处不同位置的分析,指出它们实际表达的逻辑含义是除外判断的变形形式,联结复合判断和判断群来表达除外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对判断的主项进行伸延与拓宽,打破了单一的判断形式,发展了复合判断形式,揭示了人们的思维从单一的断定而转向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特点,从而使思维具有全面性、积极性、连续性、正确性和论证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原理,对现行干部公开招聘选拔过程,建立一个纯理论的数学模型,并用此模型对竞选者进行综合评判,其结果可为决策者提供一个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民事裁判文书是法官释法的主要载体,通过调研审判实践中民事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了法官释法的方法与规则,提出实现法官创造性释法与人民法院审判公正有机平衡需遵守的九个规则,构想了民事裁判文书制作改革的四条措施。  相似文献   

17.
符号价值是商品的第三种价值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符号价值理论的创始人鲍德里亚眼里,符号价值是独立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之外的另一种价值,我国学者直接称之为第三种价值。实际上,符号价值既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又是一种特殊的交换价值。  相似文献   

18.
哈佛大学院校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其在院校研究方面的所作所为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实地访谈哈佛大学院校研究工作人员,梳理他们所提供的第一手材料以及研究线索可知:哈佛大学的院校研究以编写《今日之哈佛》和组织一些专题调研为主要任务,以哈佛大学通用数据平台(CDS)和美国高校公共信息网(哈佛大学专题)为主要数据来源,以规范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为主要方式影响哈佛大学的管理与决策。  相似文献   

19.
司法判决的任务是向整个社会解释,说明该判决是根据原则作出的好的判决,并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英美法系裁判文书制作的风格呈现出论证性、对话性及选择性特点;大陆法系经过多年司法改革,判决释理已成为裁判文书不可或缺的部分,使裁判文书成为向社会公众展示司法公正形象的载体。以此为鉴,加强我国裁判文书改革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量刑情节是依附于犯罪事实而存在的,其适用的基础是罪行法定刑.把罪名法定刑作为量刑情节的法定刑,混淆了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与减轻处罚、加重处罚的界限,这不仅在法理上是错误的,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