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1940年代初期,因客观环境的变化,一些解放区作家以自己此前的实践为基础,更多地面向自我、关注自我,自觉地对自己所属的知识分子阶层作出了严肃的反省、审视,表现出了较为鲜明的自审意识。他们认为,知识分子是令他们自己感到不满和愧疚的"可耻的阶层";在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不但"无用",甚至还有"负面作用";其精神缺点主要包括个人主义、不切实际、意志脆弱、空虚无聊等;因此,知识分子必须改造。他们自审时所表现出的这一基本倾向,与当时解放区的主流观点差异较大,但与解放区后期文学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认知倒表现出了内在的一致性。这种现象的存在,从一个方面显现出了解放区前后期文学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的文艺思想表现为两个时期共6个阶段,即初涉文坛时的朴素唯物主义阶段,追求唯美主义时的初始阶段,高涨阶段和成熟阶段以及文艺思想转变前的渐变阶段和转变后最终的"艺术为人民"阶段.研究闻一多文艺思想的阶段性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搞清楚闻一多文艺思想经历多少阶段并非我们终极目的,而是通过闻一多这位追求真理主持正义的爱国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发展变化曲折前进的道路,不仅让我们看到其从"唯美艺术"到"人民艺术"的必然,而在让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之真理的同时,更让我们深刻思考如何做好当今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从诗人、学者到民主斗士,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所走过的道路。他的思想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爱国主义思想自身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他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他心目中的“应然”中国与“实在”中国的矛盾运动。其思想突变起始于抗战后期他对原来的国家观念的扬弃。他目睹国民党统治的腐败与日趋反动,认识到了国民党的政府不能代表国家。他受五四精神的鼓舞和共产党人的影响,转而从“人民本位”立场上认同了新民主主义方向。闻一多的思想转变,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先进知识分子与他所从属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广泛联系,凸显了他在为人民的民主与和平的新中国而奋斗的事业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中,其政治思想由保守转变为先进,并在后来做出突出贡献者不乏其人。但像闻一多那样从对"国家主义"崇奉到对"人民至上"呼喊,从对共产党误解到跟着党走并愿意加入共产党,完成从崇奉"国家主义"到坚决推进"民主主义"彻底转变的知识分子并不多见。正是闻一多这一坚持正义极具个性的彻底转变。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唯物辩证法的原则,我们就应该不回避也不掩盖地承认闻一多当年曾经狂热地崇奉"国家主义"并抓住其中的积极因素,实事求是地分析他为什么从一个"国家主义"者转变为一个"民主主义"者,以之反思我们的历史,尤其指导我们当前的知识分子工作。  相似文献   

5.
19世纪70年代的俄国平民知识分子在"人民问题"上的实践探索独树一帜。在柴科夫斯基小组道德主义的引领下,为了让俄国人民认识并参与革命,建立平等社会,平民知识分子发起了"到民间去"运动,并主要分为两大实践路径:一是煽动人民暴动,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另一个是通过平等交流与教育,使人民对文化和革命皆有充分的认识。第一条路径由于不了解民间实际的冒进和功利主义而找不到出路,第二条路径则由于知识分子与人民之间无法有效交流而失败。这两条路径的实践和其最终结局,体现了平民知识分子在"人民问题"上的启蒙困境。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今文人对被誉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有着多侧面的认识,有认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者,有认为真诗人之冠冕者,有认为道德责任心极重为人为文淳朴是真人真文艺者,有认为达到无我之境者,有认为和谐静穆者,也有认为兼而金刚怒目者。闻一多则认为陶渊明无视流民苦难却写闲逸诗篇,这是多么无心肝和该死。我们在肯定古今文人学者对陶渊明人品和诗品价值判断的同时,并不完全否定闻一多强调为人民谋福祉的鼓与呼,超越陶渊明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行为。但完全从社会或政治需要层面进行评价,这就背离了文艺批评原则。对这种偏激,只能理解却不能认同。因为闻一多对陶渊明的认识,其实如鲁迅所说属"凌迟"而非"全人"。从学术角度考量,更是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7.
1926年,闻一多发表《戏剧的歧途》,猛烈批评挪威戏剧家易卜生问题剧在中国的发展,提出很多具有创建性的观点,如反对一味灌输思想,强调艺术最高目的是要达到纯形境地,以极端唯美追求与艺术功利价值取向相对抗.易卜生和闻一多都是复杂的存在,前者中期的现实主义是在诗化中表现的,后期的象征主义则淡化了社会问题;闻一多则在后期转而强调文学的社会效能.他们的这些转变并非历史的宿命,实为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使然.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闻一多参加了众多与抗战相关的文艺活动,发表了许多与抗战文艺相关的真知灼见。在西南联大,闻一多组织排演了《祖国》《原野》等抗日话剧,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闻一多认为,在民族历史行程的大拐弯中,要一鼓作气来渡过危机,这是一个需要鼓手的时代,期待着更多“时代的鼓手”出现。同时,他认为民歌中所蕴含的“原始”和“野蛮”,也正是当时抗战所需要的一股重要精神力量。闻一多还认为,中国新文艺应该彻底尽到它反映现实的任务,文艺要下乡,进工厂,回到群众那里去为他们服务。闻一多是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大力提倡抗战文艺,他认为民族主义是复兴的根本,但他并不因此而提倡复古,而是继续呼唤科学和民主,要求发展新文学,为抗战文艺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闻朱",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稍有了解的人便都知道,这是指闻一多和朱自清.为什么要把他们紧密联系为一体呢?很容易想到的理由是:闻朱二人相知甚深,政治倾向相近,一般都被认为是由"右"向"左"转变的知识分子之典型,当然更由于一篇现代史上的著名文章,称赞闻朱反蒋反美的"骨气"."闻朱"不可分的印象就这样奠定下来了.  相似文献   

10.
李白诗歌中女性出现的频率较高,而杜甫诗歌中女性出现的频率却相对较低.李白在诗中描写女性时,主要是表达对女性的思慕与渴求,这正是男权社会里,男性将女性抽象化为审美客体甚至欲望化玩物而用以满足男性缺失情感的一种体现,而杜甫则将女性投放到了现实生活的大时代背景上,从人性的角度,将女性作为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主观美化的抽象喻指来抒写,对女性进行了新的诠释,折射出男女平等的一线曙光.二人在女性题材的写作上表现出从喻指到写实、从飘逸到沉郁、从渴求到礼赞三个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人民内部的矛盾,在知识分子中间也表现出来了。过去为旧社会服务的几百万知识分子,现在转到为新社会服务,这里就存在着他们如何适应新社会需要和我们如何帮助他们适应新社会需要的问题。这也是人民内部的一个矛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对李白后期部分诗歌作了具体分析,指出安史之乱对诗人生活、创作的巨大影响,认为李白后期诗风比前期有所不同,更多地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先生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革命知识分子,他生长在祖国和人民灾难深重的年月里,在旧新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残酷统治下,他顽强地以威武不能屈的反抗精神,生活战斗下去。他经历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终于走上了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革命而献出自己的宝贵的生命。他是知识分子的楷模,先生一片丹心照汗青,这是我很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曾在通讯中骂汪静之爱情诗集《蕙的风》只诲淫而无诗。他的这种理念,在当时国内文坛就有同调,如胡梦华认为轻薄并有向恶倾向,是不道德的文学。但周作人等则为《蕙的风》辩护,认为做得就说得,并暗指胡梦华是伪君子。鲁迅更给胡梦华扣上锻炼周纳的罪名。如果认为周作人等为《蕙的风》辩护错位,那么我们必须肯定闻一多批评的价值。因为周作人除夹杂人身攻击外,更多是围绕道德标准的文化取向角度纠缠,实际是偏离了文学本身。而闻一多既从道德标准,更从诗之本身即艺术审美价值角度立论,这就抓住了关键。因为诗亦属系统工程,是更为复杂的金银盾,即不仅需要内容精纯,还需要艺术精湛,任何方面都不可缺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超越简单的价值判断,对闻一多曾经提出的“文化的国家主义”这一思想现象进行重新读解和审视。“文化”的立场反映出闻一多作为一类知识分子典型的精神特殊性,而他对“国家主义”思潮的接受与看取则折射出时代背景加诸于那一代知识群体在生存处境和价值取向上的某种本质共性。在“文化”与“国家”的关系中,前者的人属性与后者的本质性所构成的精神紧张最终决定着像闻一多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宿命。  相似文献   

16.
李白是著名的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饮酒与其诗齐名,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见其一斑。李白一生追求仕途,但又不想走科举之途,只想通过各种捷径以达仕途,但都难以从愿。因此,李白常有怀才不遇的愤懑心理,在其诗歌中往往有所体现。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李白的求仕心理:自命不凡心理、终南捷径心理、入仕爱国心理、疏财求名心理。从李白酒诗所反映出的心理,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的济世宏愿和豪情侠骨,但更多的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失败与痛苦,由于其性格使然,最后诗人不得不在豪放与苦闷中度过一生。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文艺思想的发展有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强调对纯艺术的追求,主张诗歌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后期则强调诗歌要关注时代、融于社会,要站在时代前沿,为人民服务。虽然在文艺观上有如此巨大变化,但闻一多对杜甫却自始至终给以最高的评价,只不过在这种不变之下,其评价的坐标已发生重大转变。这种实质的变化虽然常常被表面的不变结论所掩盖,并因此常常被研究者所忽视,但只要细心的挖掘,这种转变仍然可以发现,并且被清晰地揭示出来。促成这一不变与变的原因,除了时代的因素、文艺观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深层原因,这就是闻一多个人出身、经历、人格特征及政治观、人生信仰上有诸多和杜甫契合和差异之处,正是它们共同促成了闻一多在杜甫评价中的复杂现象。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颂     
诗人、学者和人民英雄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后期,当祖国在帝国主义侵略及其走狗压榨下面临危亡的时候,拍案而起,愤然投身于广大人民救国家、争民主的火热斗争,以一个革命战士的姿态,不怕威胁和恫吓,向蒋介石卖国独裁统治猛烈冲击,英勇斗争,不幸于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贡献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正气歌。他的一生是有骨气的中国人的一生,是从热爱祖国和民族走向革命的一生,是不断改造自己为真理而献身的一生,是坚强不屈光辉灿烂的一生。伟大领袖毛主席高度赞扬闻先生,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并且希望我们写“闻一多颂”。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常听说一些旧知识分子妄自尊大。而一些旧知识分子则不肯承认这一点,他们说:“这是自尊,人都有自尊心嘛?!有自尊心不是坏事”。对,有自尊心并不是坏事。但是,他们拿什么来自尊呢?不是别的,而是那一点点知识。他们认为自己读书万卷,下笔千言,上通三代,周知万国,的确是顶刮刮,了不起。有了这一点知识,就应该高人一等,谁也不能触动他,否则就会伤及他的自尊心.而他们也就凭借这些知识,向党向国家要优厚的待遇;在他们自己人的中间也凭借这一点去争名  相似文献   

20.
公共知识分子的入世情怀在现代背景下体现的愈来愈充分,这在肯定知识分子的作用与职能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何为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要回答该问题首先需要对公共知识分子本身给予理性的分析与思考。笔者认为,祛魅是前提,而将公共知识分子从诸多极具迷惑性的伪公共知识分子群体中正确筛选出来,则是另一项必不可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