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位置,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这一思路,突破了“三农”问题的传统观念,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做出的重大决断,是现阶段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创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好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必须彻底突破“三农”问题的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束缚,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抓农村,跳出农民抓农民。  相似文献   

2.
乔雅俊 《山西统计》2003,(12):26-26,29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笔者认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亟需解决的十大矛盾:一、自然环境恶化、资源退化与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是自然生态的脆弱地区。而人为因素又加剧了这一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一是土地沙化、荒漠化严重。我国168.9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及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并且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二是水土流失严…  相似文献   

3.
农民增收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农民收入健康、良性、长期的增加,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本文试以莱西市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是农民、出路在农业的现代化。农民不富,谈不上整体的富裕;没有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农业现代化,也就谈不上整体的现代化。在社会发展各项问题上,如果不能着力抓住人的现代化,就有可能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张九虎 《浙江统计》2011,(10):17-19
近年来,上海农业旅游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目前已初具规模、初显成效。但其在发展中存在具体规划仍有待深化、扶持力度有待加大、软硬件水平有待完善等问题。建议编制上海农业旅游发展整体规划、严格贯彻土地流转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市场导向为原则等,以促进上海农业旅游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情况的分析与研究广东省统计局钟剑虹第一产业或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个问题是研究三次产业劳动力之间相互转移情况的重点。为了说明第一产业劳动力问第二、三产业转移情况,特提出如下指标:设△AL代表各年新增加的农村社会劳动者人数...  相似文献   

7.
加速推进旅游资源大省 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取消限制外资进入中国旅游市场的第一年。回眸“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四川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旅游总收入由2003年的420.8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979.57亿元,位居全国第8位,较上年升1位,比上年增长35.8%,创近年新高;  相似文献   

8.
更正     
陈智 《四川省情》2005,(8):42-42
解决“三农问题”、真正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和根本出路,是走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的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工业是支撑,城市是载体,工业实力发展强大了,城市载体功能建设完善了,就为农村从事农业产业人口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转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就业的岗位。在城市化途径上,我积极赞成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少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从单位面积产出来看,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10.
佳木斯市实有农村劳动力64.1万人,已转移出来18.1万人,剩下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1.8%。我们的劳动力转移工作任重而道远,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以后,“三农”问题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将其确定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被置于首位。特别是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党在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和深化。在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突出的社会矛盾,任务尚十分繁重。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少人多是我国的现实状况,“三个人的田五个人种”是再通俗不过的描述,农村存在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是不争的事实。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日趋减少,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怎样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来消化如此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我国7亿多农民的命运,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13.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三农"问题逐步突显出来,涉及"三农"问题的抽样调查也越来越多。然而,抽取样本依据的抽样框大多是基于普查和行政记录资料编制的单纯名录抽样框。单纯名录抽样框的使用存在很多弊端。拟从抽样框的建立与更新维护两个阶段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具体思路。在抽样框的建立阶段,建立名录抽样框和区域抽样框相结合的双重简单抽样框,并在此简单抽样框的基础上添加特征群,构建适合不同调查类别的复杂抽样框;在抽样框的更新维护阶段,通过合理地制度安排,以普查数据为基础,以建设抽样框数据库为契机开展抽样框的更新维护工作,使建成的抽样框得到及时有效地更新维护。  相似文献   

14.
宋健 《山东统计》2005,(3):19-20
解决并妥善安置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内容。这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威海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矛盾依然存在.剩余数量仍然居高不下。因此,我们应十分关注这个挑战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致力于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我国整体经济以及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基于均衡理论的均衡模型,并分别从全国、东部、西部、中部抽取了实证分析所需的数据.实证结果证实了劳动力转移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表明了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用生产资料成本、增加了农用基础投入、促进了农产品产出、加速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多角度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辛文 《四川省情》2008,(2):16-17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从农业时代、农业经济、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时代、工业经济、工业社会、工业文明的转变。发展工业产业,推进工业化,要与城市化、非农化相结合,同时并进,这是解决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根本性出路。  相似文献   

17.
辛文 《四川统计》2008,(2):16-17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从农业时代、农业经济、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时代、工业经济、工业社会、工业文明的转变。发展工业产业,推进工业化,要与城市化、非农化相结合,同时并进,这是解决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根本性出路。  相似文献   

18.
王良仟 《浙江统计》2003,(12):18-18
丹桂飘香,秋风爽爽,在收获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统计法》颁布20周年。《统计法》的颁布和实施,是统计工作走向法制化的重大里程碑。二十年来的实践证明,统计工作是我省宏观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为我省“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一、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搞清省情农情,为我们科学地判断形势提供了重要基础。统计调查是认识省情、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政治安定团结、奋发向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省人民生活已经…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全局的首要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农民富才能国家富,农村稳方能天下安。  相似文献   

20.
与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不同,中国是"小农业、大农村"的社会,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联结在一起的."三农"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的世纪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城乡利益反差将越来越大,"三农"问题将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和社会不安定因素.本文从制度上求解农村发展以带动"三农"解决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