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Merton(1974)假设资产价值遵循几何布朗运动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引入银行的监管机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银行面对高低两种不同类型风险的资产组合进行选择时,银行的监管强度对银行风险策略选择的相互影响关系。在VaR监管约束下,银行监管当局的审查强度和强加的银行关闭阈值使银行承担风险的激励弱化,通过引入恐慌因子,使银行资本要求变得更为风险敏感。  相似文献   

2.
对银行风险的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稽核体制,稽核人员运用各类稽核方法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来控制风险,确保银行经营的稳定性,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保护银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从监管银行业风险角度来看,提出和制定相应的对策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晓龙 《统计与决策》2006,(17):119-120
从本质上说,银行监管就是在鼓励银行提高服务质量、激发竞争活力与维持银行业的清偿力与稳定性之间寻求一种最优的平衡.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工具包括管制、审慎监管和市场约束,在新巴塞资本协议中表现为最低资本要求、监管评价和市场约束三大支柱.当前金融机构的规模在继续扩大,传统的行业界限被打破,金融产品也越来越复杂,监管者在设计监管政策时必须关注两个问题:一是面对新的金融环境应采取怎样的监管程序,二是如何更大程度地利用市场约束.本文在Leland和Toft(1996)的公司财务模型以及Milne和Whalley的银行模型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动态模型,研究市场约束与监管政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1年4月银监会正式发布了被业界认为"中国版巴塞尔Ⅲ"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推出四大监管工具,全面提升资本充足率、拨备率等各项监管指标。资本充足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内容,资本监管新政对银行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资本要求,因此建议中小银行采取加强资本约束管理、加快业务结构转型等应对措施,建议监管政策对地方性银行进行差异化监管、对中小银行实现二次升级给予政策支持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虑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行为调整的影响,选用国内40家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以2007—2015年为样本期,建立联立方程组检验资本监管硬约束对银行资本、风险和绩效调整的短期效果。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监管要求的提高未能降低银行的实际风险,当面对资本监管压力时银行的主要应对策略是增加资本而非降低资产风险,资本充足的银行有更强的风险承担激励。超额贷款损失准备记入二级资本导致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表现出不同的调整特征。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控有助于银行通过增加“分母”平缓信贷风险的顺周期波动,但同时也增加了银行资本调整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许坤  苏扬 《统计研究》2016,(3):97-105
本文主要考察我国银监会在2013年实施的逆周期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的政策效果,政策前后可以视为一个典型的“准自然实验”,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DID)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逆周期资本监管政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监管压力较大银行的信贷增长,而且还降低了监管压力较大银行的信贷风险.说明了逆周期资本监管政策的逆周期操作效果显著.②逆周期资本监管政策实施后,因逆周期资本监管对风险权重的不同影响,监管压力较大银行在信贷结构中更侧重于抵押贷款、长期贷款和个人贷款.研究结论为我国开展逆周期资本监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量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股票市场上呈现出明显的羊群行为.本文从参与投资交易的主体角度,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基金的羊群行为是其在投资者、同业、市场及自身的利益相互博弈的情况下所作出了理性选择.最后,针对羊群行为的根本原因,即市场信息的不公开、结构体制的不合理和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构建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大股东的股权制衡机制与外部监管约束机制,探讨两者影响及之间可能存在的互动,其中外部监管约束以对公司违规行为的监管、外部审计约束来度量.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缘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所形成的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经营者选择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及监督机制,促使经营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努力工作,为股东及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本文从剖析激励与约束的关系人手,分别介绍了公司治理中激励与约束的原则,激励与约束的关系及企业内部薪酬制度和外部市场环境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面对来自WT0的挑战,我国的银行监管法制急需完善,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正式设立,则给我国银行监管法制的进一步完善带来了新的契机,为此,笔者从分析世贸组织成员国银行监管法制状况及我国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我国完善银行监管法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部分亏损企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监督失控,致使企业资产严重流失,效益滑坡。因此,全面加强企业财务监管是规范企业经济行为,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性措施。 一、加强财务监管的必要性 1.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可避免地会乱摊成本,少提或不提折旧,分配上向职工消费倾斜,侵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因此,在政企分开时,必须强化所有者职能,完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关键从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入手,依照资本保全、保值增值的要求来约束企业…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公允价值角度出发,界定了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研究中公允价值的定义;度量公允价值的方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变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可通过外部市场、信贷周期的缩短、银行资产员债表的变化及资本监管的亲周期诸方面影响资本监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王晓军 《统计与决策》2006,(10):111-113
偿付能力监管是国际上保险监管的核心,随着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其保险监管体系也正在努力从以市场行为监管为主向偿付能力监管发展.本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四个在国际上有代表性国家的保险监管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他们的共性和特点,对中国正在探索中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与日趋成熟,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所要求的水平与质量越来越高,强制性信息披露并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需要更多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在原有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市场有效性而进行补充披露。本文随机抽取深市212家上市公司201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研究我国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总结出在披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阐述中国自愿性信息披露监管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自愿性信息披露监管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自次贷危机以来,全球银行业进一步加强了资本监管.但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的关系一直是理论与监管实务所关注的焦点.文章以1994年以来全经济周期的数据为考察对象,实证分析了资本监管以及商业银行上市后现代企业制度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实证结论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特别是2004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降低银行风险发挥了非常积极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公共选择的“经济人”假设理论,从地方煤矿监管中涉及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和煤矿工人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角度分析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和根本原因。根据地方煤矿安全政府监管的实情,提出构建多方利益主体的政府监管运行机制。该研究成果对提高政府监管执行力,减少地方煤矿事故频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市场约束功能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次级债券的持有人风险大于其他银行债权人,所以有强烈的动机随时监督该银行的风险状况,并通过二级市场的活动对银行形成影响。文章运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计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功能进行实证分析,证明我国目前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功能存在,但次级债券发挥市场约束作用的条件尚不完全满足。  相似文献   

18.
基于库珀—约翰的协调博弈理论文章分析我国中央银行与三家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发现目前金融监管协调处于纳什均衡不断突破的进程,高效率策略互补的乘数效逐步形成;监管水平的提高必须在制度优化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推高金融监管效率;需要从信息共享、法律约束、主协调人设置的角度,为金融监管协调创造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教育腐败已经成为社会强烈关注的热点,是导致和影响整个教育领域形形色色失范现象的主要矛盾源。文章认为,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中国的教育监管部门也出现了腐败。文章通过对教育监管者和政府反腐机构间的博弈分析,表明要有效防范教育监管腐败,反腐机构应在查办和惩罚两个方面加大力度,事前重威慑,事后抓惩治,降低腐败的期望收益。据此探讨了防范教育监管腐败的制度约束框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发展历程我国银行业监管起步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84年开始,中国形成了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元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履行对金融业的综合监管,主要是管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这一时期,人民银行主要运用行政手段管理金融工作,银行监管主要依据1986年颁布的<银行管理条理>,围绕金融机构、业务与高级管理人员的市场准入进行,重点是审批银行新的业务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