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水浒戏到《水浒传》的戒色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浒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再创造的路径之一就是让水浒英雄进入戒色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水浒戏的情节因素以变形的方式进入《水浒传》,水浒戏中的搽旦形象也深刻影响了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描绘,正是从以上两个方面水浒戏给予小说《水浒传》深刻的影响。但《水浒传》的叙事焦点从男女私情转移到了英雄传奇,并从政治、历史的高度,展开了社会生活广阔的画卷,改变了原先水浒戏的叙事意趣。  相似文献   

2.
“水浒戏”与《水浒传》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浒传》的人物与故事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与“水浒戏”的长期盛演不衰密切相关。早在长篇小说《水浒传》成书之前,“水浒戏”已经成为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些内容后来被小说所采用。《水浒传》成书并陆续刊行之后,根据小说改编的“水浒戏”更为繁荣;反过来,“水浒戏”的演出又进一步促进了小说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主题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浒传》主题的研究 ,学术界众说纷纭 ,各有道理 ,亦各有所不足。笔者认为《水浒传》的主题产生于汉民族沦亡于异族的惨痛现实 ,产生于对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的反思。尚武就是《水浒传》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从杜堇的《水浒人物全图》看《水浒传》的成书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在《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八年第一期上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为《从水浒戏和水浒叶子看<水浒传>的成书年代》。这篇文章的结论是:“《水浒传》小说的产生最早也不得早于成化前期。”当时我提出《水浒传》小说成书“不得早于成化前期”这个结论是留有余地的。明代人陆容记载水浒叶子的笔记《菽园杂记》最后一条标明的时间是弘治甲寅,即弘治七  相似文献   

5.
五德终始说既是中国古典哲学宇宙论的流变,又是封建社会朝代递嬗的政治历史观。它的扩散辐射,便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乃至文学创作模式,四部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三国》、《红楼》、《西游》即是其范本。《水浒传》以“水克火”为主线,纲领全书。宋为火德,宋江起义军为水德。《水浒》所叙述的,即是一部“兴于水而终于水”的“水克火”的悲壮故事。  相似文献   

6.
关于《水浒传》内涵的几个问题●苗正民许小平丁可一、从《水浒传》研究概况所想到的在我国古典名著中,《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人们对它的评论是最为复杂了。人们已经公认,《水浒传》是集“水浒故事”而成的,“水浒故事”是由说书人创作并不断加工润色过的。《水浒传》...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与《水浒传》述写林冲故事的相关章节构成互文性关联,这一互文关系不仅建立在文本表层的环境描写和叙事结构上,也根植于文本深层吕纬甫、“我”、林冲以及鲁迅四人的内在联系上。通过《在酒楼上》隐藏的《水浒传》文本,一方面可以看到鲁迅个人伤痛的抒发,另一方面也能探寻到鲁迅对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水浒“游勇”的命运影射了革命知识分子的命运,《在酒楼上》的真正主人公“我”最终走上了继续抗争的道路,体现出鲁迅永远革命的斗志。  相似文献   

8.
关于《荡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浒》七十回本“续书”面目出现的俞仲华的《荡寇志》,又叫《结水浒传》,这是一部彻头彻尾歪曲《水浒》和诬蔑我国封建社会农民革命起义的反动古典小说。如果说,《水浒》写的是“官逼民反”、“除暴杀官”,《荡寇志》写的则是“民反官剿”、“荡‘寇’救官”;如果说,《水浒》处处阐明:“取非其有官皆盗,损彼有余‘盗’是公”的真理,把梁山泊农民起义军看作是“替天行道”,并以满腔热情歌颂了他们的正义斗争,那么《荡寇志》则是以反动观点阐明:“只有朝廷除‘巨寇’,那堪‘盗贼’统官军”的歪理,诬蔑梁山泊农民起义军是“聚众暴乱”,是“乱臣贼子”,把血腥镇压农民起义的反动官军,歌颂为“除暴安良”。《荡寇志》这部反动小说是披着艺术盛装出现在我国古典文坛上的。诚如鲁迅所说:“书中造事行文,有时几欲摩前传之垒,采录景象,亦颇有施罗所未试者,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很明显,对《荡寇志》这样反动作品全面彻底地进行分析批判,将有助于我们识别历史上的反动派在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中,是怎样通过文学艺术这个武器来宣扬自己的反动观点,蒙骗人民群众,并从而千方百计地为反动统治阶级效忠服务的。这篇文章只是想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王军 《船山学刊》2011,(1):155-156
借助结构主义的文本解读方式,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计算《水浒》出现的频率、身份等,探讨《水浒》英雄排座次的依据.并针对天罡、地煞英雄排名次的具体情况来探求《水浒》的主题。说明阶级分析方法存在较大缺陷,认为《水浒》主题是英雄传奇。  相似文献   

10.
一《水浒传》原本七十回,至梁山泊英雄惊恶梦止,是一部反抗封建统治,热烈歌颂农民起义的不朽名著。著者为元末明初人著《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演义小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撰著于明洪武末至永乐初(约在1387年—1407年这段时间)。到明朝中期,约在正德、嘉靖年间,有人续加受招安、征辽国、平方腊三十回共成一百回,称为《忠义水浒传》。明朝万历年间,袁无涯从杨定见处得到一部增添“平田虎、王庆”的本子,又添二十回共一百二十回,称为《忠义水浒全传》。今人论为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实在只是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