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马迁的人才思想王守雪司马迁对人才方面的问题没有专论,但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文化伟人,他伟大的著作《史记》己载了大批的人才,他生活的时代是号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司马迁是怎样看待这些人才的,又是怎样描述他自己的,这就表现了他...  相似文献   

2.
论司马迁的自由经济思想及对儒道的态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涛 《河北学刊》2001,21(1):94-98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以其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为世人所瞩目。对于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学界多认为是来自于道家。本文论证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应是源自于对孔孟自由经济思想的继承,同时分析了司马迁对儒道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3.
成琐在1991年第4期《人文杂志》发表如题文章,对司马迁由受宫刑到愤而著书的心理过程进行了分析。由于司马迁所遭受的是宫刑,所以作者首先从分析司马迁的性心理入手。指出到司马迁时代,对生殖器的羞耻意识已沉积在每一民族成员的意识之中。生殖器被阉割,对司马迁这样一个自视甚高的人,不能不是奇耻大辱。同时,对司马迁这样已有过性生活体验的人,他的被阉割必然要造成极大的  相似文献   

4.
在《史记》中,司马迁刻划了许多人物,尤其是悲剧式的英雄形象,体现出司马迁的生死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建立功业,扬名后世,是司马迁终生追求的目标,也是其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在<史记>中,不遗余力地抨击暴政,讴歌正义,后人们对司马迁形成这样的认识:司马迁就是平民的大众的史学家,他和统治者是对立的.确实,司马迁曾无数次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摇旗呐喊,但是不要忘了这焦灼的呼喊有一半忧的是汉家天下.司马迁写<史记>,就是要从宏观上为大一统的汉朝构建与之相应的文化层面的政治伦理秩序.<礼书第一>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司马迁的思想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不仅是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他虽然没有专门论述人才问题,但通过《史记》中各篇人物传记的取材(传主的选择)、历史人物的记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体现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人才观和人才思想。  相似文献   

7.
几乎所有的《史记》研究者都注意到司马迁遭受宫刑与著述《史记》的关系,但是这些论述都还停留在一般性的描述、转译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的语句和哲学认识论的层次上,而没有深入到司马迁的心灵深处,揭示司马迁从受刑到愤书的心路历程。本文拟分析司马迁受刑以后的性心理、伦理心理、人格心理与愤书偿辱心理。这四个层次是出于论述上的逻辑关系的考虑,而不是指司马迁的心理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8.
《五帝本纪》是《史记》首篇,也是司马迁极用力之文。司马迁在《五帝本纪》的史料选择中除了采用儒家的经典《尚书》,对《孟子》也尤其关注。在《孟子》尚未成为经书而处于辅经地位的汉初,司马迁对《孟子》中有关尧舜题材的采纳,具有不同寻常的学术意义,这不仅表达了司马迁对史料选择的审慎态度,也传达出司马迁对《孟子》的儒家学术经典地位的最早肯定。  相似文献   

9.
班氏父子批评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后来很多人反对这个评价。反对者们大抵认为司马迁思想的主要倾向不是尊奉黄老而是尊儒的。我认为这个问题还值得作进一步的讨论。固然,班氏是站在独尊儒术的立场上贬刺司马迁的,但班氏距司马迁不远,所以他们对汉代各派学术思想的认识,对司马迁思想主要倾向的把握比后代很多人要准确得多。  相似文献   

10.
《汉书》虽为司马迁设传,但对司马迁的生卒年及死因均无明确记载。而《司马迁传》前后的《张骞李广利传》和《武五子传》等篇对于他们的卒年记载多较明确,为何对司马迁生卒年及死因略而不书 ?窃以为,当是由于缺乏材料,难以确定所致。对此,可以从司马迁在当时的处境、统治者对司马迁的态度等诸多方面进行推断论证。 一、司马迁的境遇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追述了祖上的辉煌,然自秦以来,司马氏家族仕途渐落。司马迁八世祖司马错、六世祖司马靳尚为名将,至其高祖司马昌则为铁官。入汉,司马迁曾祖司马无泽为汉长安市长…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月刊》1963年第11期上,刊载了刘炳福同志“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一文。文章对司马迁政治思想研究中的一些非阶级观点的批判是正确的;指出司马迁“是一个地主阶级的思想家”,而不是什么超阶级的“人民的歌手”、“人民历史的开创者”,也是很对的。但是,在批判各种非阶级观点的同时,却有些把司马迁政治思想的评价简单化和绝对化了。这篇短文,不打算全面分析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只想就刘文所存在的问题方面,提出一些意见,请同志们批评。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他的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且是历代纪传体史著的范例。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资料。司马迁一生著述中虽然没有什么专门的政治论文留下来,但是,在他这部综合性的历史著作中,特别是在太史公(司马迁)的论  相似文献   

13.
邹衍是先秦阴阳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以思孟学派的思想为基点,并吸收道家思想的成份,形成了一套从自然界到社会发展的思想体系,他是“是我国第一位历史哲学家”。这位历史哲学家对司马迁的影响不可低估.以往的研究者为了突出司马迁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涉及司马迁所受阴阳家神秘主义思想影响时,不是语焉不祥,回避要害,就是简单地论断为司马迁不可能受到这些影响。有的  相似文献   

14.
<正>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司马迁没有给我们留下关于道德方面系统的论文。但是,他在《史记》中对各种人物的功过进行褒贬时,或直抒他的道德思想,或以“寓论断于序事之中”的笔法,流露出他的道德观念。因此,通过对《史记》的分析研究,是完全能够把握住司马迁的道德观的。建国以来,不少文章都谈论过司马迁的道德思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史记》思想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史记>是一部有着丰富人民性的著作,并认为司马迁的思想是与封建正统思想相对立的.这种观点的最大缺陷是割离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把司马迁超然于时代之外.<史记>的思想性是丰富的、多层次的,也是矛盾的,司马迁的价值观还是统治阶级的,他的历史观依然是帝王史观,是英雄创造历史,人民群众不过是帝王将相的有益补充,其人民性不过是司马迁正统思想价值的偏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学术界对司马迁研究已全面展开,就其历史观研究而言犹且薄弱。这固然与他所处的时代尚为史学理论的发轫时期有关,因此不可能写出象刘知几《史通》那样的史学理论专著,但必须看到,一部《史记》所反映的司马迁历史观是不容忽视的,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司马迁。本文力图从司马迁在史料选择上和论赞中反映出来的他对历史的态度进行一些探讨,以期争鸣,为更加全面地研究司马迁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生命极限的超越--试论司马迁理性生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积淀和司马迁的遭遇,促使司马迁形成具有独特内涵的生命观.具体表现为对生命本体的体认和对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这是司马迁在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后精神的升华和生命力的勃发,是对生命极限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是笔者就读《史记》时所札录的一些文献材料中所反映的若干具体观点。对与司马迁政治思想有关的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它涉及了如下的三个问题:(1)司马迁继承了哪些思想资料;(2)司马迁的主要的政治思想观点;(3)司马迁与汉武帝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不仅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史学作家之一,也是汉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功利思想,至今似尚无专文论述。本文拟就司马迁的功利观进行初步探索,以就正于学术界。 一 司马迁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他衡量历史人物和事件时,特别注重实际功用和利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的故乡在汉代左冯翊夏阳县,即今陕西韩城市,这已为多数史学家所承认。但是,具体出生地究竟在哪个村镇?史家却有几种说法:一、郑鹤声认为司马迁诞生在芝川镇(《司马迁年谱》)。胡佩苇、季镇淮和郭维森同此说。二、王国维认为司马迁诞生地在华池(《太公行年考》)。三、康行(亻间)认为司马迁诞生在高门(《康熙韩城县志》。四、高健认为司马迁诞生在龙门寨(《韩城胜迹之冠》,载《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