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理论建设是参政党思想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参政党各项建设的基础建设。关于参政党理论建设的研究已经起步,并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本文从参政党理论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以及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的主要措施等多个方面,概述了新世纪以来国内理论界关于参政党理论建设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参政党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既是我国社会总体转型和发展过程在参政党组织中的具体反映,又是参政党体现自身价值、强化参政功能的机遇和挑战.要建设适应新世纪新阶段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必须正视和关注组织建设问题,加强理论研究,推进实践探索,促进参政党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参政党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的政党理论,必然是本土化的政治学。实事求是最重要也最困难,需要大量的实证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参政党的发展处在历史转型期,目前面临最好的机遇,也同时面临最大的挑战。需要解决许多政治理念、制度设计与现实状态中的矛盾、困境和危机。而最终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将取决于执政党和参政党的互动模式。应该深入研究在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历史阶段参政党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根本上取决于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和谐互动.坚持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既有深厚的思想渊源,更是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理论和政党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为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参政党建设问题的研究要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要从其在中国社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从政治文明的高度认识参政党的自身建设.参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应是提高参政能力.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民主党派对参政党能力建设的认识逐渐深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构建参政党能力建设的理论体系;完善参政方式、创新参政党能力建设实践平台;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参政党能力建设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决定了执政党能力建设与参政党能力建设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7.
任何制度都以一定价值取舍为前提,都以一定的伦理精神为底蕴,都在追求合伦理性。对参政党制度建设的伦理思考至少应该关注三个基本问题:第一,参政党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什么;第二,在参政党制度建设中所建构的制度体系要体现何种价值主张;第三,参政党推进制度建设的方式是否合这个社会的道德规范。这三个问题直接制约着参政党制度建设的性质、方向和方式,是构建参政党制度建设伦理基础、使参政党制度建设获得道德支持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政党协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作为政党协商重要参与主体的参政党,仍存在自我认知度不够、参与自主性不足、参与能见度不高、参与创新性缺乏等主体性困境。有效破解参政党主体性困境,亟需全方位推进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政治认知力,彰显参政党的主体形象力;增强组织整合力,提升参政党的主体参与力;激活内在驱动力,扩大参政党的主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党派制度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中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保障性的方面.进入新时期,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理论研究已为各民主党派所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试从现实要求出发,在加强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理论研究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参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特色与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表达是政党的基本功能。我国参政党具有利益表达功能的特色与优势,如何加强参政党建设,发挥这一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世情和国情下,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如何加强自身的参政能力建设,逐步提高自身的参政水平,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各民主党派在理论建设、参政职能发挥上面临许多困境,因此,有必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准确理解和把握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的新特点,从巩固和完善参政党的参政主体地位、加强参政党的政党性职能建设等方面,来加强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参政资源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根本前提。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资源内容丰富,构成复杂,是一个包含基础性资源、运行性资源和保障性资源等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民主党派进行参政议政过程也是其不断消耗自身资源的过程,积极加强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建设,必须促进其参政议政资源体系的优化,在做到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积极加强参政理论建设,培育参政人才,完善参政议政的各项法律制度,积极借鉴西方政治文明中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 而是在领导新民主义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同各个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和策略,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专政, 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等理论, 都是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基本理论依据。宪法规定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规定四项基本原则是一切党派和法律所必须遵循的前提, 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合法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时期 ,民主党派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因此 ,必须提高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认识 ,深入探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理论 ,正确处理组织发展中的几对重要关系 ,切实有效地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再次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大命题。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参政党,肩负着“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负责、为人民服务”的历史重任。参政党建设科学化具有鲜明的同一性、较强的系统性和鲜明的独特性等特点。要实现参政党建设科学化,必须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个统一”为基本原则,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以科学制度为保障,进一步增强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全面提高参政党建设科学化水平;以科学方法为保证,强化科学管理,推动参政议政职能跃上新水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30年来,国内预设研究的历程大致是:由对西方成果的译介到对它的评鉴,再到自己的独立探索。理论研究主要涉及预设的本质特征、种类、投射、功能、预设触发语和预设研究的方法论等;应用研究包括汉语预设研究和语文实践中预设的功能和应用研究。较之国外,其存在的问题:1)理论研究创意不多,研究领域狭窄。2)应用研究"重面轻点"、"重外语轻汉语",构建汉语预设理论体系的意识薄弱,汉语预设触发语分类不科学;预设的语文实践应用研究总体质量不高,言语行为的涉及面偏窄,且彼此重复;存在"预设"概念被泛化、被滥用的现象。3)研究方法落后。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是汉语预设理论框架的构建,其努力方向是细化、深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同心”思想深刻揭示了多党合作的本质内核,高度凝练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集中体现了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明确提出了多党合作的目标方向。参政党学习践行“同心”思想,要深刻理解同心同德是政治立场,同心同向是政治方向,同心同行是政治责任,以及三者之间的科学关系和逻辑内涵;要深刻理解“同心”思想是多党合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多党合作在新形势下实现新发展的需要,是多党合作作用发挥的重要保障。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中,各民主党派要深刻领会、务实践行“同心”思想,进一步强化政治共识,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履行参政党职能,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政党关系;进一步搞好政治交接,推动多党合作事业世代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参政情况的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汉地区教育部五所部属院校的部分民主党派成员为调查对象,从参政意愿、参政途径、参政满意度三个方面获取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民主党派参政的建议:以深化参政认识为主线,不断提高参政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完善制度为保障,构建参政能力建设的动力源泉;以自身建设为根本,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整体构建。  相似文献   

19.
在勃兴于两汉之际的谶纬传统中,孔子的形象由战国时期的君子及圣人转变为神圣的素 王,学界多以此认为自董子之后的儒家宗教化更趋明显,然而,作为政治谶语的素王形象的根基实为 刘汉政权提供合法性的神圣历史。在谶纬传统中,自方仙及黄老转化的神仙信仰及养生方术体现了两 汉之际儒道信仰分工。赤龙与素王的神权政治与黄老方仙的长生之术在谶纬文书中的互动凸显了两汉 之际信仰的两种向度。文章寄望于在细致的文本研究之前提出一个方向性和线索性的论点,并为进一 步的文献梳理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芬兰教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专业人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师范生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持续性的教育实习活动来强化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赫尔辛基大学是芬兰培养学科教师的重要机构,其学科教师职前教育实习的实施包括建立学科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联盟、统一培训实习指导教师、设置结构化的教育实习课程、制定科学的教育实习目标等内容。对其实施经验及特色进行深入分析,可为我国师范生职前教育实习的改进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