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十五”计划中,小城镇建设被列为我国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加快小城镇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小城镇建设是重庆在“十五”期间能否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实现“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战略任务的关键,是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几年来,重庆市在小城镇建设中也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也收到了一定的实效,走出了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从大庆市的实际出发,要推动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小城镇,这是实现把大庆建设成为龙江农村经济最发达地区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镇建设战略的重大课题。最近,我们着重对全市小城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应建议。 现状:跨世纪小城镇建设的切入点 一是建制镇及小城镇数量有所增加。目前,全市70个乡镇中,有建制镇26个,占乡镇总数的37.1%,尤其是作为联结城市与农村的小城镇数量增幅更大。在镇区建设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并把“实施城镇化战略”,写入了第十个五年计划。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但是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从长远来看 ,要促进其不断健康发展 ,必然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发展小城镇物质文明的同时 ,必须研究、加强其精神文明建设。一、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小城镇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过程 ,是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聚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出现标志着农…  相似文献   

4.
中国发展现代化,不能没有城市化,更完整地说不能没有城镇化。小城镇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小城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且我国的小城镇处于多种“力”的作用之下。城镇化过程必然伴随着社区建设,而社区建设必须遵循其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5.
来稿摘编     
加快城镇建设培育市场载体郝国圣来稿认为,发展小城镇是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化的小城镇就是一个农村大市场。城镇以市场为内容,市场又以城镇为依托,没有小城镇的发展便没有农村市场的繁荣。以小城镇建设为先导,就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剩余劳力的转移。他认为小城镇建设需与培育市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以小城镇建设促进市场载体功能的全面提高,发挥市带县、扶带村的辐射优势,其做法有:1、抓转轨变型.主要是政府工作的转轨变型、建设方向的转轨变型、投入主体的转轨变型、建设立…  相似文献   

6.
浙江小城镇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阶段。本文从分析浙江小城镇发展现状入手,指出浙江小城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低”、“小”、“散”、“弱”,影响小城镇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在于体制性障碍和政策环境制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中心镇”发展战略,加快小城镇分化与重组,推进小城镇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是浙江小城镇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进而研究探讨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是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一个大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 ,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虽然新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目前仍落后于内地多数省区 ,大规模地搞小城镇建设的条件还不具备 ,迟早要通过发展小城镇建设 ,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加快小城镇建设 ,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一、加快城镇化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小城镇的兴起和发展 ,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城镇化战略定位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之所以没有采用国际通行的城市化的提法,而是采用城镇化的提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调不能忽视小城镇的作用。从我国国情出发,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又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统统转移到大中城市,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小城镇,由于进城门槛较低,适合绝大多数农民的承受力。如果只发展大中城市,不发展小城镇,不仅大中城市的发展将失去坚实的农村基础,而且绝大多数“农民工”将很难转化为市民。  相似文献   

9.
一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是国际公认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发展小城镇又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超越的城市发展形式和发展阶段。很多国家,包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证明,一切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都经历过一个由分散落后的农村或自然屯向小城镇合并、集中的过程,还经历过由单一行政中心的小城镇向具有某种专业功能和人口、资金、技术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中小城市过渡的过程。   笔者认为,小城镇是介于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实体,它既具有城市工业、商业和社会服务的经济结构,又具有相当…  相似文献   

10.
把实施小城镇战略放到苏南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来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 ,苏南小城镇的发展 ,对集聚乡镇企业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繁荣农村经济 ,致富千家万户 ,起到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作用。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苏南农村发展碰到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面对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 ,乡镇企业必须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调整步伐。苏南人坚持不懈地推进小城镇发展战略 ,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与提升乡镇企业 ,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拓展小城镇容量结合起来 ,提高了乡镇企业的集聚度 ,扩大了城镇规模 ,发展了三产服务业 ,既繁荣了农村经济 ,…  相似文献   

11.
王艳芳 《理论界》2003,(1):64-64
开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拓展农村经济发展领域,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举措。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化过程中,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其中一部分在农村人口较集中的小城镇发展小工商业和各种服务业,他们对小城镇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部分走进城市,逐步融入了城市建设的洪流中,一些小型工业因势利导地到小城镇去发展,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加了企业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这表明发展农村小城镇经济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今后20年是又一个黄金发展期。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具体是:实施大城市主体带动战略,推进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建立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美丽城市,积累和总结大城市克服"城市病"的经验,控制与转移大城市资源支持小城镇发展,创新与完善大城市建设中的市场机制,发挥大城市反哺农村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小城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近三、四年中才明确起来的。1980年底,胡耀邦同志指出,我们要发展商品经济,要使农村里面的知识分子不到大城市,不解决小城镇问题就难以做到;指出如果我们国家只有大城市、中城高、小城市,没有小城镇,农村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他又指出,八亿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是富不起来的。发展专业户、建设小城镇是个大政策,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其意义不亚于在农村中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胡耀邦同志的启示下,各省市自治区对建设小城镇给予很大的重视。有些省,如江苏、安徽等还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召开了有关建设小城镇的专门的会议。这次在安徽省召开的是第二次讨论会。在这个会议之前,全省抽调了一千六百多名干部,组成二百七十多个调查组,调查了四百六十多个小城镇,形成了一百八十多篇调查报告或论文。学者们,如费孝通同志等,对建设小城镇问题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设小城镇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一点,到今天可以说已经不再成为有疑问的事情了。 建设小城镇问题的重要性是从两头提出的:一头是农村,一头是大中城市。在这两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地处城乡交汇点,既是城市梯次结构的起点,又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中心,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农村经济走向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当从“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小城镇建设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的内在发展规律,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5.
探索新农村“就地城市化”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就地城市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之一。它和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并行不悖,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我国应走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资源节约、生态良好、人居和谐、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子。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就地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当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6.
推进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发展小城镇,在战略上要注意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小城镇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城镇,大战略”。党的十六大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要把城镇化建设与城乡统筹作为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全面小康建设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了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阶段。如何推进这一阶段,这里涉及到科学地选择和理解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发展论》是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陈玉梅同志主持完成的一项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近期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及时地推向社会。这是我国社会科学又一新的研究领域的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可喜可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这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一个伟大的战略思想。小城镇的崛起,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小城镇的发展,江总书记始终予以极大的关注和支持。早在199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就强调:“要引导乡镇企业在小城镇适当集中,使小城镇成为区域的中心”。1998年,…  相似文献   

20.
城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小城镇作为城乡的联结点,既是城市工业的辐射、扩散地,又是城乡商品交流的纽带和组织商品生产、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场所,并且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文化、科学、教育、信息中心。从财政角度看,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还是开辟财源、增加财政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在江苏,尤其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地区,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在城乡经济协作、城乡结合以及促进城乡关系变革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省乃至全国的人口战略、科技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因此,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说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具体内容。江苏小城镇的发展,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划分为前后二个时期。前一时期,小城镇发展极其缓慢,并伴随着衰落和萧条。其原因,一是在“以粮为纲”的方针指引下,搞单一农业经济,限制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二是商品流通渠道的单一化。从成立人民公社起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个体商业和集市贸易一直被岐视,并受到取缔。商品流通由商业、供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