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城市经营若干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城市经营是城市政府管理城市中的一种新的理念。城市经营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形象;城市经营的目标是提高城市经济社会生活的质量,增强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不同的城市资产应采取不同的城市经营策略,城市经营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整体性、长期性,市场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经营城市:政府作用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就城市政府而论,现在已不是要不要经营城市,而是要研究如何有效经营的问题。在我国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地区竞争日益激烈,经营城市必须由资金导向转向功能导向,经营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相应地,在此过程中,政府必须在经营城市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成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并积极推进功能导向的城市经营制度创新,从而实观城市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变。并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的影响力、竞争力发展中,以经营的理念规划城市,以经营的手段建设城市,以经营的方式管理城市,以经营的谋略推销城市,从而改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发展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以及城市的可持续集约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正处在城市社会来临的前期,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竞争和城市地位在全国范围的重组正在开始,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城市形象建设和城市核心力的构建是中国所有城市共同的任务。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深化,城市间新的竞争正在开始,历史曾证明有的城市衰落了,有的城市兴起了,有的城市正以全新的面貌表现为可持续发展的势态。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城市品牌和“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角度,分析论证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以推动城市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个城市,培育出符合自身特点而又体现时代要求的“城市精神”,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区域的发展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这是市场竞争的延伸和扩展。跻身先进城市行列,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片面化倾向,本文着重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城市经营的内涵,强调了在市场化、资本化、产业化的城市经营过程,形成城市经济活动中心、发展城市功能设施、产业资本和可持续发展潜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城市经营的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6.
面临新的经济发展背景,城市竞争不断激烈,要想在城市竞争中成功突围,占领城市发展的制高点,必须高度重视城市创新系统的建设。该文主要研究推进城市创新系统建设的着力点和主要任务,探索快速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提出一些符合中国城市发展实际的可行措施,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实质是对资源的吸引和争夺目前媒体,特别是网上热炒城市竞争力排座次,包括海峡两岸的城市和香港、澳门都列在其中。前20名中,沈阳、大连榜上有名。鞍山在全国内地城市中的地位座次如何、2004年综合实力排名第50位,2005年又前进了6位,排名第44位。  相似文献   

8.
杨孟禹  杨雪 《齐鲁学刊》2023,(4):110-123
城市收缩在国外出现较早,特征多样,成因也复杂。2020年中国城市收缩占比已高达43%,城市收缩问题治理迫在眉睫。通过梳理关于城市收缩的国际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城市收缩具有多重内涵,测度方法也多样,这主要源于城市收缩形成机制的多样性,至少包括生命周期机制、空间错配机制、政治经济学机制和启发式机制四种。国际城市收缩治理策略相对成熟的主要有“被动/主动”策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行动方式四类,基于该治理思路,取得较好成效的是美国克利夫兰、德国波鸿和日本长崎。结合中国特点,我们认为在治理实践中,不必拘泥于传统的“精明收缩”思维,故针对普遍存在的产业老化、空间虹吸导致城市收缩现象,提出了“主动/被动策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行动方式相结合的思路。这些讨论或能给中国特色城市治理现代化体系的构建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是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城市建设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城市文化的竞争。在新的形势下,加强茂名城市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以下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提高南京的城市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竞争力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反映和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能量和发展水平。南京的城市竞争力,本来已居全国上游。对照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方向和着力点在科技力、环境力、制度力和管理力。这与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心城市是在党的领导下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模式,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力量,体现了鲜明的党的领导特色与社会主义特色。党领导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历经探索奠基、起步发展及深化转型三个阶段。回顾这一历程,党领导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在价值遵循、实践展开、认知行进和目标追求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演进逻辑,并在这一过程中凝练总结出诸多基本经验: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坚强领导,牢牢锚定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深度解析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中心”任务,不断推动党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实践创新,吸纳借鉴世界城市先进理念与有益做法。这些鲜活经验,为建设更高质量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践履启示。  相似文献   

12.
卢桢 《中国社会科学》2023,(10):65-84+205-206
新时期以来,城市文学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步发展。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在当代文学中产生重要影响。作家深入城市的物态风景与城市人的精神世界,围绕城市现代功能提升、经济体制改革、城乡融合发展、文化人格塑造等问题展开书写,想象城市和城市人的理想形态,确立了“城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双向互动的叙事路径。“人的现代化”作为城市文学现代化叙事的价值内核,以人在城市中的现代化体验为纽带,彰显城市人精神的多向性特质,探究理想的市民伦理道德。进入新时代,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追求“诗”与“思”的双重深化,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目标,及时发现、关注新兴社会群体,营造理想的城市人文氛围,厚植城市精神品格,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等因素合力影响下,我国城市面貌趋同、城市文化特色趋弱的现象不仅发生在我国非民族地区城市,也发生在民族地区城市。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趋弱问题已经被注意到,但是对于它的危害,还缺乏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趋弱表面上看只是城市游客视觉上的“面貌趋同”问题,实际上涉及从表层到深层、物质到精神、文化到社会等方面问题。不仅存在城市历史街区、老旧建筑、民族风物的破坏等问题,还存在城市文化历史断裂、城市吸引力降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等。通过研究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趋弱现象,可促进相关部门和个体主动努力寻求解决问题之道。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经营是城市政府根据城市功能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以公共资源为主体的各种可资经营资源进行资本化的市场运作,实现城市建设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城市功能的提升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精神是城市之“魂”,是凝聚和团结全体市民实现城市奋斗目标的共同信念和追求。近几年,在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版图上,不少城市已纷纷标下各自独一无二的精神坐标。实践证明:一个城市具有了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才能在城市发展和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鞍山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城市,  相似文献   

16.
专家们认为,现代城市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城市自然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管理四个方面,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外部到内部,从物质到精神,从动态到静态,多层次、分系统、纵横交错的巨大网络;  相似文献   

17.
城市运行成本是指城市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构成城市运行成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工业基础、科技水平、人文地理条件、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也有土地、房屋、水电、运输等价格因素。为了研究价格因素对城市运行成本的影响,我局组织人员开展了专题调查,并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与省内部分城市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如何调控城市运行成本提出一些设想。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营城市新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以入世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系发展完善和城市经济社会深化发展为背景,揭示了研讨经营城市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指出了当前经营城市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论述了经营城市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提出并论证了经营城市的二重属性。  相似文献   

19.
要发展城市,必须懂得营销城市。特色是城市形象的基石,街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以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促进城市营销,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众多城市的经典做法。伟大的城市呼唤伟大的街道,伟大的街道造就伟大的城市。事实上,国内外众多区域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甚至世界中心城市的崛起之路正是由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开始起步的。实践证明,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对推动中心城市的整体与长远发展能够产生良好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20.
推动城市高水平安全建设,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当前城市面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居住安全、能源安全、金融经济及网络安全等八类风险,受到来自生态、空间、社会、技术、全球化、治理等六个方面脆弱性因素的复合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城市安全治理方面逐渐形成了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治理理念,以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为目标,建构了“党委主责、多元协同”的治理机制,并且开展了“韧性治理”“数字治理”等治理实践。面对城市的多元化风险和治理问题,还须着重处理好风险分类处置、责任共担、治理多主体联动三个关键问题,区分“可应对的风险”和“要面对的风险”,明确治理主体的风险责任归属,推动多元主体参与风险治理,建构因类施策、分级管理、政商社一体的城市安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