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社会学强调 ,必须从整体上研究农村社会。农村是一个整体 ,农村工作也是一个整体 ,以农村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农村社会学必须切实充分地把握整个农村社会及其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 ,同时抓住主要或关键要素深入研究 ,并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与普及。为农业、农民、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第七届农村社会学论坛”于2016年5月21-22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举办。这次论坛主要围绕现代乡村文化建设与公共空间重建、乡村的现代命运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国家治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困境与逻辑、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及社区发展转型、农村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等议题展开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3.
秦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67-69
本文首先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 ,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法制建设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然后阐释了对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开展法律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并提出了法律社会学在农村法制建设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 ,包括农村法治问题、农民的法律意识、农村传统法律文化、村民自治问题、农村法律多元问题、农村法律机构研究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组织是农民走向协作、互助和共生的重要途径。熟人社会背景下,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实际运作有其自身的逻辑。在新农村建设中,究竞应该发育农民组织还是应该组织农民?我们认为,农民合作组织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模式。纯粹的“原子化”农民是不存在的,农村分户经营的农民实际上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合作,随着小农社会化程度逐步加深,农村合作亦日益加强。中国农民并不是天生的“善分不善合”,一切取决于时间、地点和条件构成的农民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农民既善分也善合。政府能够做的只是提供他们合作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5.
吴怀连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5)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是每个农村社会学研究者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的学者们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分歧主要表现在确定研究范围的大小和幅度的宽窄上。有一部分人主张研究对象是农村社会整体,如农村社会学第一本教科书的著者G·M·吉莱特认为,农村社会学要研究农村社会的起源与发展,要解释农村社会生活内部的规律,并指出它发展的趋势,以及对农村生活有影响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变迁等,他研究的实际上是整个农村社会。在我国,著名的农村社会学家杨开道也是主张研究农村社会生活全体的。他说:“农村社会学只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只是农村社会的全体,农村社会的常态,农村社会的基本现象。”他编著的《农村社会学》内容分为农村社会、农村社会的起源、农村社会的进化、农村社会的环境、农村社会生活、农村社会组织等几个部分,这说明他倾向于研究农村整体。另一位农村社会学家童润之认为;在农村社会学初创时期,我们应采取一个广泛的定义,那就是农村社会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乡村社会形态、组织、变迁等,以谋求乡村生活的改善。”1936年,他出版了一本《乡村社会学》。在这本书中,他重 相似文献
6.
吴怀连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9,(5)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是每个农村社会学研究者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的学者们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分歧主要表现在确定研究范围的大小和幅度的宽窄上。有一部分人主张研究对象是农村社会整体,如农村社会学第一本教科书的著者G·M·吉莱特认为,农村社会学要研究农村社会的起源与发展,要解释农村社会生活内部的规律,并指出它发展的趋势,以及对农村生活有影响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变迁等,他研究的实际上是整个农村社会。在我国,著名的农村社会学家杨开道也是主张研究农村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7.
杲文川 《中华儿女(海外版)》1997,(2)
温暖的晨光洒在陈翰笙那雕满岁月年翰的脸庞上。老人闭目养神,看似安安静静,但他内心无论如何也难以平静。今天,虽然他的眼睛什麽也看不见了,但一百年的沧桑变化在这位生於光绪年间,经历了清末、北洋军阀、民国、共和国四个时代的百岁老人胸中仍时时泛起滚动的春潮。他的嘴已布满皱纹,可当年这张悬河之口,能讲出英、俄、德、法等多种语言;他的手已青筋突兀、干枯弯曲,可当年这双手写出过300多种著述,分别收藏於美国的197所大学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他们夫妇归来时,周恩来、乔冠华、章汉夫、李克农、陆定一等领导设… 相似文献
8.
陈小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1):76-79
流动人口是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的一个现实载体和鲜活样本 ,是正在变迁着的一个片段。流动不是无意义的 ,流动着的不仅是人口 ,也是一种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无论是在流动的启动还是流动中的经历 ,都渗透着文化观念的变迁 ,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行为模式取向。通过文化社会学视角 ,对流动人口进行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的深层剖析 ,其实是在研究社会的深层运行机制 ,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社会中的结构、制度、行动者与文化之间相互建构、相互制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崔凤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9-32
经过多年的努力,海洋社会学已经得到国内社会学界的认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还处在初创阶段,不足之处极为明显。海洋社会学研究应该有较为明确的学科意识,应该体现社会学的学科特性,为了避免被边缘化,其研究应该能够与主流社会学进行交流与对话,应该努力融入到主流社会学当中去,在主流社会学研究中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概念和观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环境社会学理论研究从环境与社会互动、环境问题、环境行为3个视角进行综述.对于经验研究发展的综述,涉及环境公平问题、环境运动与环境意识问题、水问题、海洋环境问题、草原问题、沙尘暴与生态移民问题等多个方面.在总结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人-人"到"人-环境-人"的转变、由"影响因素"向"交换资本"的拓展、由生存层面到生活层面的区分等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和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0,(2)
西方新经济社会学意在通过分离出一个新的社会学视角 ,即所谓嵌入性视角 ,以研究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网络对经济行动的影响。建设中的中国新经济社会学则力图从一种新的理论整合的角度———交易秩序的结构 ,分析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建构一个既具理论综合又能对经验问题有足够解释力的新的理论框架。与西方新经济社会学的反传统策略不同 ,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走的是一条沿着旧经济社会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道路。这一道路更能适应科学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2.
陈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99-202
身体社会学为农村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通过对农村教育场域中"活生生身体"的描述,可以把身体概念化为农村教育和文化关系性质的话语。身体不仅是一个可以窥透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性自我,还是一个能够传达农村教育发展的象征性自我。 相似文献
13.
刘丹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6):43-49
本文从理性视角构筑认识论框架,在此框架内对环境价值作出评估。在肯定理性多样化并存的前提下,把两个最具争议的理性——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并列齐观,以阐明二者在环境问题上的分歧,并从中揭示出中心价值对边陲价值的侵犯,并以政治形式将其合法化、正当化的过程。如何实现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和解,宏观层面需要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微观层面需要从"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向"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价值观转向,在这一转向过程中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相平衡的价值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李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
<正> 问题的提出.农村十年改革给湖南这类农业大省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变化,即传统农民在行为和观念上的变化.而“人”变化的最显著的特征,又是“人”的商品经济观念和行为开始发生明显的改变.在目前“治理、整顿”时期,冷静、客观地反思这种“人”的变化轨迹,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农村社区市场是这种“人”的变化最集中的互动场域,真实揭示这个互动场域的全貌已成为这种反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政治社会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育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3):85-89
传统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存在着内容单调,视野狭隘,方法老化,手段落后等明显不足,这种状况不利于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深入。政治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分析人类政治生活系统,特别是政治系统论对政治制度的诠释和分析模式,拓展了政治制度的研究领域,揭示了政治制度运转的动态图景,是研究政治制度的有力工具。在观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时,借鉴政治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将使这一传统学科的研究呈现出宽口径、多层面、动态化的新气象,从而促使其进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在农村社会学研究中,村庄研究范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乡村生活迅速分化的今天,村庄正在失去其作为稳定的农村基层共同体单位的特征,也难以通过其管窥到农村宏观社会问题的要领,乡镇却因其适度覆盖行政村及自然村落而具有稳定的政府建制,成为新时期研究农村社会的首选单位。已有的乡镇研究多关注其机构改革等问题,未能充分重视乡镇在中国农村社会的积极作用。就农村的发展实际而言,乡镇可以成为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稳定承接点,从而具有连接个体与社团、政府与市场、传统与现代、闭合与开放等诸多两极力量的功能,是我们理解和预判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动现实和未来走向的钥匙,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也会因此得到扩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于海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2):75-79,94
论证农村法治的重要性也即本研究的必要性和逻辑起点,从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为起点,研究农村法治的方法论一一法律社会学的方法问题,并在考察法律社会学方法范式的基础上,比较指出传统范式的问题以及缺陷。 相似文献
18.
指出中国社会学面临着学科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双重压力,论述了社会学基本问题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现实层面上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也关乎社会的发展,论述了社会学基本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学在美国社会学专业中的地位历来比较低。而八十年代的研究课题富却很有开创性,能够同当前农村各种社会问题直接联系起来。这些研究课题都是围绕着“农业社会学”进行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5):5-16
民族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在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大学里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在理论上,方法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和特点,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和系的理论和方法,欧美各国关于民族和族群关系的理论,前苏联的民族和民族关系理论这三个代方面吸收理论营养和智慧,努力总结涵盖各个地域族群关系的更为宏观,能够概括出人类族群关系的带有普遍共性的族群理论,这样就有可能超越目前西方民族社会学水准,为人类的学术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些关于族群关系演变的理论,对“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变迁等社会学宏观理论的发展也将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