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和解决的艰巨性,堪称世界之最.中国的"三农"问题是由制度因素引起的,所以解决方法从制度入手.新制度经济学中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关系理论说明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重新审视非正式制度对农村基层治理正式制度的作用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将分析中国社会非正式制度的主流儒家文化与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完善中国农村基层治理.  相似文献   

2.
近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清末民初,尽管政权频繁更迭,但对农村地方基层政权的建设一直十分关注。中央和地方政府都企图将其权力伸入到社会基层以有效地控制乡村社会资源。民国时期奉天省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是通过推行区村制度来实现的。其实质是省政府努力将其权力在乡村中扩散,从而推进基层政权建设的早期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是指农民对作为国家公共权力代理人的基层政权的认同。一般认为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危机之所以产生是因其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本文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它没有看到更深层的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与国家政策的关系。我们不否认基层政权的自利性对其合法性的影响,但国家的选择性控制政策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它在客观上使得基层政权处于合法性危机的边缘;另一方面,它客观上诱致基层政权对国家政策的选择性执行和赢利性行为,从而加剧基层政权的合法性危机。本文的结论(政策含义)是国家改变其选择性控制的治理方式为公共服务,才能真正缓解基层政权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4.
张超 《南方论刊》2011,(4):46-48
公民身份是政治学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历史悠久的概念,它具有普遍的吸引力,我们可以使用公民身份来为自己的政策主张提供辩护。农村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权力体系延伸至乡村的终端,它是联系国家与乡村社会的纽带。当前,我国基层政权出现了弱化现象,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合法性构成威胁,产生了合法性危机。产生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公民身份意识的缺失。本文主要是从农村公民身份的角度浅谈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基层民主不仅包括群众自治组织民主,还包括基层政权民主。本文以村民自治为背景,以农村基层政权的民主建设为研究目标,阐述了村民自治民主发展对乡镇政权民主建设的推动作用,以村民自治为借鉴,对乡镇政权民主建设方案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并对乡镇政权民主建设的效应及制约因素进行了简析。  相似文献   

6.
浅析社会转型期农村基层政权控制力的弱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中最低一级政权即乡镇政权的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的“党政不分,政社合一”变成了“党政职能分开,乡政村治”;经济上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变成了“所有权不变,经营权分离,农户为基础”的经营管理格局。在这一体制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实践的结果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力明显的弱化了,它既反映了社会历史进步性的一面,同时又从体制和管理上引发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认识和处理好这一社会转型期的现象,加强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本文谈些粗浅的看法。一、社会现象与历…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中国11亿人口,9亿人生活在农村,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又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对安徽省桐城县金神区和徐河、新安、老梅、范岗、大关、卅铺,南演、金神、毛河9个乡、镇和40个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据此试对我国现行农村基层政权结构及机制运行作出分析,并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社会变革中新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望一个世纪的新疆农村社会变革历史,一条清晰的新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变迁轨迹展现在面前,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新疆农村社会变革的需要,也说明了新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特殊性,从而决定了新疆农村政权建设、基层民主建设的特定形式、内容及其过程。  相似文献   

9.
袁北星 《江汉论坛》2002,(12):53-56
家族组织作为一种血缘和地缘相结合的社会组织,对中国历代社会尤其是农村基层社会产生过极为重大的影响。族权和政权的结合程度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族权和政权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由上至下逐渐分离的趋势。这种时紧时松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两者力量的消长,统治者对家族组织从来都是采取既利用、结合,又打击、排斥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建和政治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充分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纠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薄弱涣散状况和错误认识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对于深化农村政权改革 ,将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强战斗保垒 ,保证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从而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政治合法性的建构直接影响了乡村秩序的产生,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合法性建构方式又产生了乡村秩序的不同类型。在传统社会时期,"简约主义"式的合法性建构方式产生了"内生型"的乡村秩序,而人民公社时期,"统合主义"式的合法性建构方式导致了"外生型"乡村秩序的产生。"乡政村治"以至当下时期,农村基层政治合法性建构的方式出现了"上下分离"的悖论,从而导致了乡村秩序的弱化。为重塑乡村秩序,应在基层法治、民主、自治等三个向度上寻找农村基层政治合法性建构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的工作形态,其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都具有深刻意义。作为新的时代命题,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要始终围绕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依据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品格开展,构建以"标准化理念、标准化空间、标准化时间、标准化资源、标准化保障"五个框架要素和"标准化组织体系、标准化领导班子、标准化支部制度、标准化工作流程、标准化组织生活、标准化运行机制、标准化工作载体、标准化教育管理、标准化活动场所、标准化基本保障"等十项基本内容。同时,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建构完整的考评应用体系。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全部生命力在于方法的掌握和路径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压力型体制"下国家政权"干预控制"造就了农村基层社会的"行政性整合",这一社会效应使得转型期农村基层社会管理面临诸多现实难题.80年代以来,乡村权力结构的多元化趋势日益冲击着"压力型体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战略的调整应从组织重构、社区重建、新型治理机制建构、发展型社会政策制定等方面进行系统变革,进而为实现农村基层社会"契约性整合"孕育新的社会条件.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从高度集权化的单向"统治"行动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实践转型,是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体现着"治理发展"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4.
张国茹 《兰州学刊》2007,(4):182-184
基层民主选举构成民主政治的基础,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较好地发动和领导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通过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农村基层选民的民主参与热情;在农村基层选举过程中,广大民众行使直接民权;同时,全面贯彻"三三制"原则.这样,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受到深刻、直接而又普遍的民主教育,为老百姓参与政治开辟了途径,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权运行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伴随一系列制度创新,乡镇政权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制保障,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农村税费改革入手,研究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后,面对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基层政权运转困难等矛盾和现行的乡镇体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新挑战,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乡镇政权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精神,我国对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已经存在二十多年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以及生产大队,分别改为乡和村。作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乡党委和村党支部,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这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基层普选运动是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在选举下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动员和组织民众积极参与选举,培养其民主权利意识,树立其当家作主的思想.同时彰显了政权的人民性,增强了民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与拥护,为以后农村基层民主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远行 《学术界》2004,(2):58-65
"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是当前概括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两大基本观点.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互构与博弈).这样有利于研究村落外部国家政权对村落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同时从家与村的结合原理研究村落内部农民生活价值秩序和村落内发发展的动力机制,最终达至寻求影响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动因的规范性解释和当代中国农村组织建构的合理性原则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政权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为此,党和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农村中的国民党残余与反革命势力的基本肃清、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经历了初步确立、逐步巩固、调整稳定的阶段,且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一人民公社标志着我国基层政权组织形式的新变化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普遍建立,我国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人民公社是工农商学兵的结合体,从而也就使经济组织与政权组织有机的统一起来了.这种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政权组织的基层单位."政社之所以能够合一,这决不是偶然的.从根本上讲,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