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家文化”泛化的机制与文化资本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即“家文化”及其泛化做了深入分析,进而探讨了“家文化”泛化的历史形成机制。由此进一步分析了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政治资本之间的转换关系及其对社会资源的流动、配置和家族企业成长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底层"和"底层文学"被当代社会学和文学关注并逐渐成为当代文学不可回避的一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当代文学底层形象阶级性批评缺失的局限。底层文学密切关注底层的生存境遇,折射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把一切被遮蔽的、社会底层带有脓血的伤疤勇敢地揭开,在揭示底层民众现代性生存苦难的同时也给予他们人道主义关怀,呈现出文学丰富表现力、旺盛生命力和深厚人文关怀。底层文学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思想大于形象"、抽象演绎理念与审美意味缺失等问题。因此,及时有效地盘点底层写作中存在的"得"与"失",对于底层写作思潮,乃至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健康发展和第三世界存在经验的审美传达都具有极为迫切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威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44-149
底层社会是一种社会存在,也是一种价值关怀,还是一种研究立场。转型社会的社会学研究尚未获得开阔的想象空间和深厚的学理支撑,究其原因,在于各种理论范式的束缚和分析框架的约制,使本身根植于底层社会的社会转型议题囿于宏大叙事、结构秩序的窠臼之中而不能自拔,其研究过程亦悬置于底层生活层面之上而与底层生活世界渐行渐远。富有底层意识和底层关怀的底层社会研究,要求研究者理清底层行动者"行动逻辑"的二重分殊,特别关注底层行动者真实和变通的存在方式与施加在他们身上的总体性安排之间的距离;强化"深度在场"意识,以底层社会的内部眼光来凝视底层行动者的遭遇及命运;用"积极干预"重塑研究者的行动立场,向行动者或研究者揭示抗争行动背后的关系实质。 相似文献
4.
中国语境下的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原有的社会体制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但同时现代的社会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这种局面不仅制约了经济体制的完善,也导致了文化意识、社会关系网络层面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出现,加剧了人们的困惑与迷茫.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摆脱新困境,学界引入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概念.我们从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概念入手,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分析二者在中国语境下的独特内涵和相互关系,旨在为现代化建设中所遭遇的问题提供可能的分析路径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底层文学创作的主体--知识分子、作家主动选择"代言人"的写作立场,以底层书写的方式呈现底层状态、凸显底层问题、探寻底层困境的解决方向,这既是当前底层写作群体的一种现实要求,也是知识分子、作家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资本结构理论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结构是企业理财的重要内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资本结构优化的目标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拟从探讨资本结构及其理论的演进入手,剖析影响资本结构优化的因素,提出优化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若干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底层研究”在中国的应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层研究正在中国学界受到重视,其研究策略和方法对于政治领导集团来说,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和掌控基层民主化进程,保障健康的基层政治发展,准确地把握理解变化中的基层政治现实. 相似文献
8.
资本是追求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一旦形成就不断扩张,但资本扩张的结果往往使资本陷入到自身扩张的逻辑矛盾中。文化在资本建构的现代性社会之中遭受到一种不适应感的焦虑。一方面资本扩张带来的社会性制度的变革、生产性财富的增加、技术的创新,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资本扩张不断侵占文化的空间,使文化日益商品化、工业化,引起人的发展悖论,文化日益堕落。文化乐观论和文化悲观论哲学在资本建构的现代性社会中不断演绎开来,成为资本与文化现代性悖论的真实写照。当前中国文化的建设要利用资本力量,而如何规制资本力量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关键,为此,我们要从文化建设的理念到具体的措施都要规制资本的发展,用先进文化引领中国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舞动中国文化建设,最后落脚在培育新型文化实践主体上,从而使得中国文化建设在依赖于新型文化实践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实现对资本力量的规制,提升中国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对社会运动的研究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变得非常流行.在这个社会运动兴盛的年代之前,大多数社会科学中关于社会抗议的理论都根植于一种经济学解释--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还是从现代化理论的角度,都是强调经济上的不满.但是,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学者们开始逐渐放弃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路径.开始发展关于社会抗议的新的解释理论. 相似文献
10.
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从经营城市、行销城市到“城市文化资本”运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提出了“城市文化资本”的概念 ,并在这一概念范畴内论述了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的关系 ,并在经营城市、行销城市理论认识中 ,升华出“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意义和模式。“城市文化资本”运作的核心是城市文化要素的整合与创新 ,在城市文化整合与创新中 ,使城市文化劣势转化成优势 ,使文化优势要素转化成为城市的垄断性文化资源和唯一性文化资源 ,通过“城市文化资本”运作 ,创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新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的当代出场,是资本创新逻辑的必然结果。在周期性危机中探索创新之路的资本不断变换自己的主导形态,从工业资本到金融资本,再到知识资本和文化资本,不断重塑历史场景,不断造就新的资本拜物教,同时也不断创造新的生产繁荣,实现推动历史的新的"伟大文明作用"。文化资本和文化产业,就是资本创新的当代出场形态。文化产业是文化的资本化、创利化的结果。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和以往一切资本功能一样,既有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面,同时也有"另类牵引"的消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充分利用文化资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应当谨记马克思关于资本的辩证批判的深刻见解。 相似文献
12.
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文化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出发,对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及其与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文化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同属新资本理论,以关注非物质性资本的社会与经济价值著称。人力资本论强调学校教育对行动者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投资是基于行动者自由意识与意志的理性行为;而文化资本论则重视早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的作用,认为文化资本的积累主要是通过再生产的方式完成的。本文认为,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对经济学家们重新思考文化的经济价值、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1891-1937),意大利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意共总书记、第三国际执行委员和主席团成员。葛兰西的哲学及其主要革命理论思想是由其在被监禁期间的《狱中札记》(以下简称《札记》)来体现的,作为容纳其巨大思想遗产的该部札记,向后人呈现出一种以实践哲学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革命发展道路理论,同时其资本理论思想也随之呈现于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4.
15.
旨在知识经济和国际化的全球化新语境中考察知识分子的发展生态。在知识经济和国际化的推动下,作为文化的代理人和知识代言人的知识分子也步入两难的境遇。他们努力坚守文化传统,面对知识和文化的转型却力不从心;他们试图挖掘文化的潜在经济价值,却又遭受良心的文化谴责。通过运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叙事来考量知识分子发展中所面临的这些瓶颈问题,分析其发展的机遇,并探讨一种可行的特色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6.
当下,底层新闻的兴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向来注重伦理的中国社会里,底层新闻传媒伦理的整个运作机制深深打上了传统儒家文化的烙印,如何善用传统文化的伦理资源,来进行底层新闻的操作,在现时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日渐成为一种思潮,承载起文学大众化的使命。底层书写由来已久,在表现小人物的物质贫困、精神麻木上,底层文学与十七年文学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在精神走向、情节结构、审美表现上又有许多歧异。底层文学不管是社会学价值多一些,还是文学价值多一些,不可否认的是,底层文学分界窄化了文学场域,在具体阐释中,面临审美削弱和深度缺失的诘问,它的出现和发展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转型时期一部分人的社会情绪和道德呼唤。 相似文献
18.
贾后明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3):60-66
知识资本概念是我国理论界为了解释当代高新技术企业高收益的原因而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一个概念。但这一概念引进后存在着研究对象界定、企业知识价值实现、与传统资本理论关系等问题,因此需要对企业生产与交换过程中知识的作用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对知识主体及知识价值的实现进行探讨,由此进一步研究知识资本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在当代文坛,迟子建一直以书写人间"温情"而著称,她对于底层苦难的书写被批评界无意中忽视,这是极为不应该的。进入新世纪以来,迟子建的一批小说直面现实,书写当下,写出了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将冷峻的事实推向小说叙事的前台,其作品呈现出鲜明的道德同情和社会批判特征,说她已加入"底层文学"的合唱,不无道理。但她的这类作品,除了具备一些底层写作的共有特性外,还有着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质,这就是她在构筑世俗世界的同时,还为人们构筑了一个向善向美的心灵世界,使人能够始终向往高贵和光明。可以这样说,如果不能读懂迟子建作品中的苦难意识,就无法理解迟子建今天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