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过去的一百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实践中,坚定了党的初心使命,形成了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百年探索过程中,随发展阶段的变化,共同富裕的特征变化为通过土地革命或改革使人人拥有土地、“平均富裕”的思想倾向、坚持“先富带后富”及新时代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的经验启示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人民至上。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共同富裕观 ,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其核心思想是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先富带动后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要避免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3.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总的来说,包括以下五个层面:从对象上来看,它指的是涵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全民富裕;从内容上来看,它指的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协调的全面富裕;从性质上来看,它指的是普遍性与差别性相统一的富裕;从实现进程上来看,它指的是分阶段实现的逐步富裕;从实现路径上来看,它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建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发展目标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历程。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认识与具体实践都取得了质的升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了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也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还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振共同富裕的精神动力,更要鼓励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凝聚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4.
追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之一。中国共产党初建时期,已经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富裕说”;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一定的探索;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核心问题,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为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和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从理论上、实践上对实现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有相同之处,也各有伟大的超越与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研究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我们正视现阶段的收入差距,坚持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黎明 《理论界》2005,(6):31-32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其出发点在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一条中国这样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本文从抓住生产力问题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正确认识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正确处理共同富裕和现实中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建成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一般理论原则,列宁和斯大林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经济落后国家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并向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般模式,这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遵循.各国国情差异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径不同,中国共产党必须根据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之路.在100年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共同富裕道路,其实践如下:第一,党带领人民通过武装革命翻身当家作主,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第二,党带领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把劳动者组织起来,仿照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为共同富裕构建制度基础和生产力条件;第三,党带领人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实行改革开放,为共同富裕构建体制基础和生产力条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第四,党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为全人类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6,(1):15-23
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不同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的历史,就是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历史。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保障。从学理上尝试性解构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和价值意蕴,探索重构推进共同富裕的新思维新举措成为重要的理论命题和现实问题。以此为脉络延续和逻辑基点,文章在详细讨论共同富裕的学理逻辑和实践基因的基础上,从系统全面、相对富裕、梯层演进及能力富裕四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理论特质,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基本特点和现实难点,进而从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个维度尝试提出适宜性路径,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实现作出探索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中,需要通过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既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又要发挥好按要素分配的作用,在分配制度不断完善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贫富差距的大小、分配秩序的规范、分配规则的公正,直接关系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和实现。我们必须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创新三次分配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激发广大劳动者和要素所有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国具有处理好三次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和生产关系优势,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强初次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加强再分配的调节性职能,提升第三次分配配套制度的保障性职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慈善道路中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在范围、内容、特征、实现前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基础性分配制度的内部关系等方面均被赋予了新内涵。从理论逻辑来讲,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延展。新发展阶段要从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还权赋能三个角度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具体来讲,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数字经济,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发挥好以所有制、市场经济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共同富裕的保障作用;通过“还权赋能”发挥其推动共同富裕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之后,对新制度的认识和建设仍在曲折中探索,最终中央高层领导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共同富裕的构想.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发展并没有完全按照预设的构想推进,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反而愈显突出,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党中央深刻认识到了严峻的形势,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构想,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回到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即共同富裕上来,在共同富裕的视角下,从制度设计上调节好社会群体的收入差距,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使国民愈增富足,让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不只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更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行为准则。共同富裕不是一个静态的未来理想状态,而是体现于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的累积过程和逐步提高实现程度的"现实的运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不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它需要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推动和体制机制的自觉调整。共同富裕的实现既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更要调节少数人的过高收入。  相似文献   

14.
孙国民  陈东 《学术论坛》2022,(1):112-123
共同富裕是反贫困的重要手段和目标,也是国内外学者关于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内涵。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十四五”时期站在新起点上开启了共同富裕建设和示范区探索的新征程,这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标注了“新方位”、锚定了“坐标点”、把准了“方向盘”、勾画了“路线图”、明确了“时空域”。共同富裕是一种相对均衡发展观,是社会福祉从非均衡向均衡迈进的动态过程,它的内容具有多维性,涵盖了缩小地区差距、缩小城乡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等内容。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由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宗旨与执政理念以及新发展理念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所决定的。在当前共同富裕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呈现新变局、新格局、新阶段和新治理等四个“新”的特殊时期,需要从物质基础、市场取向、底线发展、共建共享、公共安全、质量改善、发展公平、新型供给、锻长补短、梯度实现等方面构建共同富裕的发展逻辑,以高品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并高质量推动共同富裕建设。  相似文献   

15.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命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成为重要战略布局。为此,先行理清中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探索历程,包括以绝对平均为底色、按劳分配为调整的探索时期;以先富带动后富为战略、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时期;以顶层设计部署为指导、以要素参与分配为创新的深化时期;以多重制度组合为支撑、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导向的远景时期。尚需注意,经济发展、要素配置、生态关系、公共服务的结构性失衡仍然存在,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产生阻碍。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当以“基础收入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基础导向;以中国式“全国统一要素市场、要素顺畅自由流动”为重点抓手;以中国式“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两山理念协同并进”为有益补充;以中国式“公共服务均等公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核心命题。进一步地,提出唱好“制度记”,建立健全基础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畅通“要素路”,倾力破除要素自由流通壁垒;打好“生态牌”,发挥生态服务共同富裕职能;提高“服务性”,深层补全社会公共服务短板,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思路鉴照。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商品经济思想,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毛泽东如何论证商品生产的必要性、条件和范围,如何论证价值规律仍然发生作用,如何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服务以及毛泽东商品经济思想的时代局限性等问题,作一个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和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又指明了我们党在新时期如何搞好自身建设,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上 ,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 ,积极探索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可贵成果。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 ,其思想认识也曾出现过偏差和失误。毛泽东的探索 ,为邓小平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允许部分先富、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大政策”,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共同期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不渝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共同富裕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消除贫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时代大势,依循发展规律,把握历史主动,从社会主义本质角度就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重要论述,制定促进共同富裕的行动纲要,推动共同富裕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完整的共同富裕理论.它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共同富裕理论包括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本质关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时机、条件与主要途径等内容.它们对于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标,建设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