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活动,也是其受众对象,即社会成员认同、接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社会学习活动。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照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现为一个完满的观察学习过程。这种以受众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利益理论认为,利益的基本内容是物质生活条件,而利益的本质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利益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高度和谐的利益共同体是人类社会的价值目标.马克思利益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可具体总结为;从分析社会表象深入到利益分析,从分析利益主体到分析利益关系,从分配关系入手把握利益关系的状况,从利益关系的状况探索协调利益关系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应该把握重大社会事件背后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根源,社会集团和利益群体背后的社会地位利益分化和利益关联性,根据利益关系的性质和程度决定我们的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来源于大众生活实践,是为人民大众提供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因而是大众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掌握了大众,完成由理论向大众社会实践的复归,才能成为指导大众社会实践的思想武器,实现理论大众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出现一系列阶段性特征,面临着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必须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不仅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巩固,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且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价值理性的重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理性是人自身本质的导向;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整合的矛盾统一体。在一定条件下,人的精神属性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具有主导作用,并由此产生人头脑中的理想自我;价值理性就是通过调动理想自我潜移默化地体现对人自身本质的导向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视野,站在哲学的高度,结合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不均衡的现实,重新来审视“价值理性”的重要作用,并重点分析“价值理性”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过程中,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思维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这一方面作些分析。一、邓小平同志运用矛盾分析法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矛盾分析法就是树立矛盾的观点,对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矛盾诸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维方法。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运用矛盾分析法去分析、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并运用它深入地探索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涉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重要问题。厘清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的关系,需要着重思考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历史哲学的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实现哲学史上的革命等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但不是包罗万象的体系哲学;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现成的可以到处照搬的教条。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历史”是指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孤立的概念。只有正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的关系,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精神实质、价值指向与现实意义,从而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发展思想蕴藏在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深刻阐述了关于城乡发展的重要思想.在现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命题.在统筹城乡发展视阁下重新挖掘、审视、建构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思想的理论体系,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中国家的"三农"问题,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庆同志关于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问题,这是主席又一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分析中国社会,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光辉的范例。我觉得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就是先进理论掌握群众,通过先进理论掌握群众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改造群众的主观世界,推动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抽象到具体、由精英到大众、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做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群众化和实践化工作。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真正广泛深入地教育、武装和掌握群众,还要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创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人口问题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问题。如何认识和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就需要揭示和掌握人口发展的规律性,预见人口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发展是制约人口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其规律又是由人口过程中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互交错的矛盾运动决定。人口过程是自然的生物过程和历史的社会过程的统一。作为自然的生物过程,当然要受有关的自然因素,如自然环境、遗传变异、生理机能等等的制约。但人口过程在本质上是历史的社会过程。人要在社会中生活着,人口群体与生物群体当然有本质的区别,人口群体的一切变动,包括人口的自然变动,  相似文献   

11.
儒家社会主义是以孔子的“大同”为社会理想模式,主张实现天下为公、实现社会和谐公正,实现人类平等发展问题的意识形态。自从儒家社会主义被提出以后,一直为历代思想家和人民群众所重视,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在当代,有学者将儒家社会主义误读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此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对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的关系有很大裨益;儒家社会与科学社会主义在所有制问题、生产力问题、实现社会理想问题上有本质的区别;不过儒家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可以起到学术价值和精神价值方面的积极功用。  相似文献   

12.
世界社会制度图景的变幻,国内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社会转型期凸显的社会矛盾,成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不能彻底掌握群众的重要客观因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手段和方式的滞后,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腐败等问题更加严重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基于马克思主义当下的境遇,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改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潜移默化的间接引导与合理制度的建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王颖 《中文信息》2013,(9):203-20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在理论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承认。然而,如何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理论来问答关于人性的困惑,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冲突与矛盾,还有许多问题或者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所谓“人性自私”、“人在本质上是自私的”,就是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观点,解释“人本质上是自私”这一错误论调的误区所在,为今后帮助大学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认识人的本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三个现实问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思想界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选择与社会主义改革。在基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反思和批判这三个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并直接影响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进程。全面揭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多重现实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准确理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史、深刻反思东欧剧变的理论根源、全面总结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哲学价值范畴和主体客体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价值范畴和主体客体理论高齐云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一般的本质、涵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石和核心。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其它原理都是在价值一般的基础上和围绕着价值一般而展开论述的。所以,科学地理解哲学价值范畴,对于理解、阐述马克思主义价值论问题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6.
冉昌光 《天府新论》2014,(3):157-158
正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矛盾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我国社会当前正处在快速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结构转型相互交织,社会矛盾问题自然会比较突出。因此,如何认识、分析和处理社会矛盾是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的一个重大的社会与政治问题;加强对当代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对推动中国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最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龚秀勇同志《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一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体系的主要类  相似文献   

17.
陈春 《学术研究》2000,1(8):26-30
作为一个价值哲学范畴,代价的存在本质上源于人的生存方式的内在矛盾。具体说,是价值选择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使代价不可避免,社会结构是代价研究中理论和现实的结合点。本文从社会结构角度入手,结合系统论的方法,对代价作了哲学的探讨。文章分析了结构冲突与转型时期代价凸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结合我国“外生促动”型的特殊转型模式,尝试提出把社会结构整合作为当前代价问题的解决出路。  相似文献   

18.
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与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当代中国被再次提出来,有其强烈的现实指向性与理论针对性,其直接的原因是为了回击五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主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从"对话"、"问题"和"方法论"三个维度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是立足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过程与"在场"状态.马克思主义中固化的实质是解决"民生问题",这一问题是我们检验一切马克思主义理论构造的最终原则与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19.
发展问题既是整个人类社会在新世纪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 ,更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发展问题上已有不少论著问世 ,但如何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 ,研究和解决我国的社会发展问题 ,仍然是摆在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雷振扬教授撰著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民族出版社 2 0 0 2年 8月出版 ) ,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综观全书 ,感觉其大体有如下特点 :第一 ,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不倦的追求     
治学,尤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需要从其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两方面着力。首先是扎扎实实学好马克思主义原著,吃透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灵魂,进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这就是融会贯通,而不是浅尝辄止。其次,要深入了解现实生活,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