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尼采悲剧理论可以追溯到希腊悲剧。在悲剧起源问题上,尼采以日神的“恬静”与酒神的“醉狂”经希腊人意志活动而结合来解释“悲剧的诞生”;在回答如何对待痛苦死亡这一哲学终极问题上,尼采改造了叔本华哲学,将人生的悲剧性与希腊乐观的人生态度调合为一;通过对悲剧“音乐精神”的分析,尼采张扬了非理性主义,显示出西方哲学对人类生存世界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
尼采在他的第一本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将希腊悲剧的本质解释为以日神阿波罗精神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由此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悲剧哲学。这种悲剧哲学一方面深刻地洞察了生命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却无限地肯定和热爱有限的生命,而不是厌恶和否定生命。尽管尼采后来抛弃了《悲剧的诞生》中的很多思想前提,尤其是叔本华的形而上学和瓦格纳的浪漫主义艺术哲学,但他的悲剧哲学却贯穿其哲学思考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在某种意义上,尼采不是一个严格的哲学家,因为他不去追求体系的完满性。他给他的学说打上极端的个人主观色彩和激情的标志,别的哲学家小心翼翼地避免或掩饰这一点,而尼采则张扬它,且引以为自豪。他宣称自己的哲学是“悲剧哲学”,他自己则是“第一个悲剧哲学家”。确实,透过尼采的哲学语言,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动,那是酒神式的哲学激情在向我们的心灵讲话,它大胆、率直、甚至狂妄,迥然不同于那些四平八稳的学院讲章。然而,只要你肯抛弃偏狭的定见认真地倾听,你就会发现弗里德里希·尼采是一位值得认真对待的严肃的思想家,他的“悲剧哲学”即使在今天也是富有研究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一小福子是带着老舍对真善美的探索和追寻的美学理想走进《骆驼祥子》的人物画廊的。她是作家理想中的一个悲剧形象。小福子形象的创造充分显示了老舍以严肃、沉郁、悲怆为主要特征的悲剧美学风格,并与整个作品一起标志着他前期悲剧美学思想的臻至成熟。悲剧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老舍认为悲剧“主要的是表现人物(并不是坏人)与环境与时代的不能合拍”,“描写人物在生死关头的矛盾与冲突,它关心人的命运。它郑重严肃,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动力量”。在他看来,悲剧主要是表现人的命运,即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而人物“与环境与时代的不能合拍”,这是酿成悲剧的根源。他的悲剧作品中的人物总是置于这种矛盾冲突之中,以充分展示人物的善良品格和欲求,并使之与环境交搏而最终归于失败的悲剧命运。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  相似文献   

5.
世界哲学图景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世界哲学演进的总进程和总图景中予以观照,我们发现它在关注的对象上,超越了传统哲学中僵持于本原问题上的“思辨形而上学”,而转向“现实的”“感性世界”,在把握世界的方式上,它超越了古典理性主义,“新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而坚持实践基础上唯物而辨证的思考;在哲学与社会的关系,哲学的社会定位和社会功能等方面较之其他形形色色的哲学形态,它更是一种现实的哲学,时代的哲学,社会的哲学,人民群众的哲学和:“改革世界”的哲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对它多元走向的理解,“发现”,阐释和推进,以及在新的世纪之交面临的境遇,既可凸现它持久不衰的科学价值和生命活力,又有助于分辨出在“坚持与发展”之路上留下的种种足迹,总体上看,说它是世界思想史,哲学史上“壮丽的日出”不是过誉,称其为“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更是事实。  相似文献   

6.
尼采悲剧理论可以追溯到希腊悲剧。在悲剧起源问题上,尼采以日神的“恬静”与酒神的“醉狂”经希腊人意志活动而结合来解释“悲剧的诞生”;在回答如何对待痛苦死亡这一哲学终极问题上,尼采改造了叔本华哲学,将人生的悲剧性与希腊乐观的人生态度调合为一;通过对悲剧“音乐精神”的分析,尼采张扬了非理性主义,显示出西方哲学对人类生存世界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坏给人看”。在《人生》中,不论是高加林和刘巧珍,还是高加林与黄亚萍,抑或是周克南与黄亚萍,他们的爱情都可算是悲剧。当然写爱情(更不要说悲剧爱情),并不是路遥的初衷。作者怀着极大的同情关注青年的命运,因为“从一条坎坷的生活道路上走过”的他能够理解那些遭受痛苦与挫折而仍然顽强地追求着的青年,即使在他为“他们的某种过失而痛心的时候,也常常抱有一种兄长般的宽容态度”。作者用心展现了这一悲剧发生的时代——“四人帮”刚刚覆灭,中国的改革还没有大规模展开,新的生活尚在酝酿、探索之中,而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已经处于最复杂最深刻的状态。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生》既是青春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古典悲剧形态的“喜剧性”情结人手,通过一种广泛的文化比较研究,从民俗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古典悲剧与“季节神话”的神话学渊源;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古典悲剧与儒、道思想的认识论关系;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古典悲剧与尼采悲剧观的“同质”现象;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古典悲剧的存在意义;从而得出中国古典悲剧其实是一种原始悲剧的结论,进而指出中国古典悲剧与黑格尔“古典悲剧”的“异质”之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以“解释世界”为目的的本体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而是以“改变世界”、缔造新社会为宗旨的社会论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以“物”为本的唯“物”主义哲学,而是继承了近代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传统的人民主义哲学。和谐哲学是适应社会生活变化和时代主题转换,自觉转变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的产物。构建和谐社会须扬弃斗争哲学,倡导和谐哲学。  相似文献   

10.
一、政治与哲学的“博弈”——政治哲学对政治思想史的阐释当政治哲学经过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1899~1973)的治疗似乎得以死而复生并逐步进入“中心话语”时代以来,研修西方政治文明的学者的认识似乎正在慢慢渗入西方政治文明的内核。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主体哲学自古希腊隐秘的开端到哲学的后现代时期贯穿了西方哲学的历史。其中,胡塞尔和尼采对主体哲学的发展有着独特和卓越的贡献:胡塞尔通过他的先验转向完成了从“意识主体”的向度构建主体哲学的最终可能性,实现了一个二千多年柏拉图主义的理想;而尼采则通过他的强力意志形而上学从“身体主体”的向度使“现代”(西方形而上学时代)趋于完成。而这种完成,按照海德格尔的话说,是以对柏拉图主义的颠倒而达到的。在此基础上,现代哲学进展到后现代时期时,对主体是否退隐的争论愈演愈烈。但是,不论争论的结果如何,“收敛的主体”形式似乎已成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 1 在我国现代文学的剧坛上,比起田汉,洪深两位大师,曹禺可算是一个后起之秀了,然他一登剧坛,就以华丽、独特的技巧,深邃的思想和见识,使当时的整个戏剧界震惊,使田、洪两人失色.他的被誉为“中国剧坛三大悲剧”的《雷雨》、《日出》和《原野》经过长时期的研究和讨论,今天看来似乎业已有定论,即:《雷雨》“暴露了大家庭的罪恶”;《日出》揭示“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原野》“由社会问题转入良心问题”等等.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三剧,确实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然而如果我们对它们做一个整体的观照,这些观点似乎又显得浅薄和孤陋.因为对于三大悲剧来说,它们应是一个整体的结构而不是一个个散乱的独立存在,它们的关系不是对立或平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应用哲学的研讨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应用哲学“不是哲学”,从事应用哲学研究的,乃是“曲解了哲学”,亦或是“哲学的门外汉”等等。本文针对这些说法,引用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话和原意,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实践应用性,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而是“现世的智慧”;不是哲学家书斋里的哲学,而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手里的思想武器;不是空洞说教的教条,而是驾驭行动的指南;不是高悬于空中的“明月”,而是“双脚站在地上的”巨人;不是贵在它的思维的思辩性,而是贵在它的实践应用性。当今哲人的任务,理所当强地要还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就拥有而被人阉割去了的强大生命力。这就要加强哲学应用和应用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诗化哲学”角度论述了鲁迅《野草》与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所表现的共同的哲理内涵:“人的现实存在——人生”、“人生的价值——反叛与创造”,“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以及它们的“诗与思结合的文体形式”.诗化哲学是本体艺术的一种理想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逻辑与哲学之间有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某种逻辑观念的形成与存在常常有与之相应的哲学学说为其理论后承,而特定的逻辑观念反过来又为新的哲学观念的产生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依托。逻辑受命于哲学的“危难”时代,而哲学的“动乱”又造就了逻辑的“英雄”地位;哲学的语用化带来的是逻辑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槁》的重要性,是由我们时代面临的问题所提升的,并且特别地关乎对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基础的理解。当第二国际理论家的解释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构成尖锐对立时,马克思的哲学基础似乎从中间“爆裂”了。关键之点在于对马克思“实践”原则的充分阐明,而这一原则的初拟形式特别体现在《手槁》中。“对象性的活动”首先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这一点不仅是理解《手稿》之全部内容的要点,而且是把握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基础的真正枢轴。在这个意义上,这部手稿可目之为“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结合中西哲学和文艺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一套悲剧理论。王国维悲剧理论的三个命题分别是关于悲剧的起源和本质的“生活之欲”说,关于悲剧的价值和效用的“解脱”说,以及关于悲剧的美感属性的“壮美”说。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者,无论是他的日常言行,抑或文字著述,都显明地表现出率性认真、不趋世俗的精神品质。但是在庄子看似旷达的生存观背后却隐藏着浓厚的悲剧意识。生逢乱世的他,面对黑暗的现实,内心处有着难以言说的恐惧和失意,于是他选择了顺时安命的妥协,他的“混世哲学”未尝不是一种否定与批判。虽然他企图通过“体道”、“心斋”、“坐忘”,达到“乘物以游心”的精神超越,但是他的生存哲学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精神层面都面临着无法摆脱的困境和悲剧。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哲学不同于西方的古典哲学 ,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发现 ,思维的不同层面是导致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古典哲学之间发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按照康德的方式 ,把哲学思维划分为“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层面 ,并认为“纯粹理性”是一般哲学的思维方式 ,其目的和作用主要是为科学的普遍必然性和合理性做证明 ;而“实践理性”则是在自由基础上的关于信仰的思维方式 ,它要把握的是彼岸世界而不是此岸世界 ,所以在严格的意义说 ,“实践理性”所产生或者诠释的是一种道德形而上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维哲学。“实践理性”大体包括“自由即自律”、“定言命令”和“公设”等三方面的内容。我们依此而推演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般特征和方法论 ,希望梳理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构建逻辑和脉络。  相似文献   

20.
悲剧与喜剧一样是美的重要表现形式。统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悲剧”与“史诗”这两个艺术概念之间的美学关系是何等的密切。从古老的《荷马史诗》到当代文坛的悲剧小说,无一不以悲剧的艺术表现为其强有力的支撑点。然而,长期以来的儿童文学理论,却一直认为儿童文学应该是一片欢快明朗,纯而又纯的冰晶世界。那里只允许表现“一帆风顺”、“金光大道”,而不应该表现痛苦、悲哀、灾难和毁灭,悲剧的观念,在这个领域中不是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