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国"天安"舰事件发生后,成为国际舆论热点。美韩自行组建调查团对事件进行调查并公布结果,认定是朝鲜袭击造成的"天安"舰爆炸沉没。国际舆论,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舆论,几乎一致地认为就是朝鲜所为。然而从国际法的视角看,美韩对"天安"舰事件的调查及其结果,在调查主体的权威性、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透明性、调查结果的可核实性和无疑性,都存在致命的缺陷,也带来了深远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3.
万俊丽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09-110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纵观中国历史和事实得出的结论。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两岸人民,无论从感情上,还是法律上,这都是被公认的。而在台湾,自李登辉公然抛出“两国 相似文献
4.
庞海音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3):121-124
“事件”是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术语,他认为复调小说的价值和意义存在于所谓“事件”的展现中。事件不仅发生在人物与人物的对话关系中,主人公与作者、主人公与读者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关系也构成一种“事件性”。 相似文献
5.
张曼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2)
国内学界探讨著作权强制许可制度多从其设立的必要性和建构的可行性入手,脱离了著作权强制许可制度的历史背景,其立论亦难免有所牵强.从《伯尔尼公约》斯德哥尔摩文本、巴黎文本以及随后的《世界版权公约》和《录音制品公约》对著作权强制许可具体实施规则和程序的修订可以看出,著作权强制许可适用越来越严格已成为主要趋势,其背后反映了国际著作权法日益加强著作权人利益保护的现实.同时,从著作权私法属性出发,不宜盲目设立著作权强制许可制度,而应先有效挖掘我国现有著作权的限制与例外制度. 相似文献
6.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1):122-126
在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兴起的背景下,火烧《晨报》事件引发了舆论界分歧,产生了以国民党右派和共产党舆论为核心导向的暴民运动说与国民革命说,自由派学者亦持不同态度。客观上看,这是一场激进的学生运动:一方面,随着国民革命运动兴起,青年学生思想趋向革命,火烧报馆是其自身不成熟及非理性判断的表现;另一方面,其行动又具有内在合理性,《晨报》的反革命言论才导致其引火上身,此事件不能抹杀青年学生助益国民革命的事实。此外,舆论界分歧表征了各方思想的分流。 相似文献
7.
徐奇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71-75
从“马航370事件”中可以看到,我国公民的海外安全利益遭受严重威胁。作为航空事故处理的重要基础,我国航空事故损害调查制度也因此次事件凸显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马航370事件”的损害赔偿问题,本文概述了法院管辖权、旅客死亡或伤害以及赔偿数额的认定等问题。另外,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程度、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和最高标准以及跨国诉讼的风险等角度,分析了我国航空事故调查损害赔偿制度现存的法律困境,并结合乘客家属援助行动的实施,就如何完善这一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区为化解家事审判案件持续增长的压力,历经十余年激烈论争,于2012年颁行"家事事件法"。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综合运用诉讼和非讼法理,创新家事争议解决程序。其主要特点是:将家事事件类型化并做专门化处理;统合处理家事案件;扩大调解程序的适用范围;注重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引入社工陪同、强制当事人医学检查等辅助制度;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减少家事争议处理成本。该法案的成效尚待实践检验,但其改革家事司法机制、提高家事纠纷处理效率、加强保护家庭弱者、促进家庭关系和睦的理念和制度设计,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弘扬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9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冲突最为剧烈的表现形式,其成因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针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曾是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但近年来国内研究对此领域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为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应结合现代风险社会特点,从微观角度探赜其发生的成因要素,这包括事件参与者的形成、共同理念与行动目标的确立、普遍情绪的产生、共同行为方式的选择、诱发因素、社会治理效果等。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对各成因要素之间的演化过程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群体性事件是一个社会矛盾积累并经由冲突各方不断采取不同策略组合进行博弈导致最后事件爆发的动态过程,“黑天鹅”与“灰犀牛”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风险比喻,虽然其发生概率大小不同,但我们均应谨慎待之。应围绕“事件参与者的形成”这一核心要素,从提高“社会治理效果”的向度继续深化相关研究,为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实践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事件“记者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3):135-139
新中国的“记者节”已经掀过了她的第一页,如何反思她,成为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假如借社会学学理框架对之做分析.“记者节”就不仅是一次社会活动,她更应被视为一次拷问现状、理念的社会伦理事件.就表征方式而言,“记者节”则表现为“注释性”脚本、“狂欢性”脚本、“敬畏性”脚本三种形态.社会对“记者节”的期待与她的实存表现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人们认知与反思,而后付出努力,保障新闻传播不脱其”交通心灵工具”的天然使命. 相似文献
11.
国际条约在日本国内法体系中的地位:兼对“砂川事件“的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崇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8(3):98-101
根据《日本国宪法》第98条第2款的规定,国际条约在日本国内法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明确。但在“砂川事件”中,日本最高法院认定对国家存亡有着重要影响的高度的政治性条约是否违宪的审查,司法机关要受政府和议会的制约,这使政府和议会的立场具有了权威性。而日本政府认为与国家安危相关的条约有高于宪法的效力,其他条约的效力则低于宪法,但高于一般法律。 相似文献
12.
杜金环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3-65
"淘宝事件"暴露了许多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分别反映在电子商务交易实现的各方(电商企业、商家及终端消费者),从事件出发,分析事件背后,在线交易行为各方的认知及行为规范,分析电子商务企业的平台技术及管理理念的改进方向,实现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宋红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63-67
20世纪中后期,有关人类学民族志书写问题的讨论逐渐成为学科内热点话题之一,这实际上是在整个西方学术界认识论转向的影响下发生的。记和写代表民族志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概念,它们分别对应着两种认识论之下的民族志写作模式。通过对格尔茨的两本民族志作品及其人类学理论的解读,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学学科内的这种从记到写的民族志写作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张士海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3):11-15
中国共产党人"列宁主义观"的历史发展主要经历了毛泽东的"列宁主义观"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列宁主义观"两个阶段。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列宁主义观"的历史发展对于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列宁主义观"有着深刻的思想启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确立并坚持科学"列宁主义观"是当前进一步捍卫与巩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反全球化运动”的特征及其在“9·11”事件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反全球化运动”的起因 ,阐述了“反全球化运动”的一般特征 ,并对“9·11”事件后的“反全球化运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认为 :“反全球化运动”虽然目前出现了分歧 ,但从长远来看具有被整合为全球统一力量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张应超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0):16-19
以近年出土的竹简和帛书《老子》文本为依据,结合传统中国哲学思想的特点,整理了《老予》中“无”的众多涵义和用法。“无”在《老子》中是一个极重要的形而上的概念,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宇宙生成论上虽“有”、“无”并举,但《老子》中更强调“无”的重要性;“道”与“无”在某些方面含义相同,但“道”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特征,是《老子》哲学思想最根本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以巴枯宁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否定一切权威、一切国家的错误主张以及破坏第一国际、“为反动派效劳”的险恶用心,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无产阶级政党权威,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持续深入开展,恩格斯发表《论权威》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权威的生成、内涵、功能以及运行机制等展开系统阐述,使无产阶级清楚地认识到权威维系在革命中的重要价值,在思想上实现了拨乱反正,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权威观的形成。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恩格斯权威思想依然焕发着理论光芒,对正确把握“两个确立”,持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建设有着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媒在“犀利哥”事件中的消费主义倾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则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2):75-78
大众传媒对"犀利哥"事件的热捧和关注,反映出媒介在消费主义文化空间中逐渐把文化定位成商品来促使大众消费的倾向。传媒的这种消费主义倾向一方面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形成大众传媒和消费文化的同构共荣,另一方面因其不可剥离的娱乐消遣性,造成文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误读和文化缺失。 相似文献
20.
王静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7(1):99-106
“特伦特号”事件是美国内战期间联邦政府面对的一次重大外交危机.主持日常外交活动的美国国务卿威廉·亨利·西沃德采取了灵活机动的外交策略,说服林肯以及内阁成员接受了英国提出的释放南部同盟特使的要求,在和平解决“特伦特号”事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联邦政府取得内战的最终胜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并对英国的海上优势和先前制定的国际法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