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师范大学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教师的实施是基础教育与高师院校发展的双重需要。卓越教师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历经四个时期:初级阶段、有效能阶段、高效能阶段与形成阶段,四个阶段的卓越教师培养具备不同的标准与要求。高师院校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阶段,培养需要进行一体化设计,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设计等。高师院校在培养卓越教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思政课“教师在实现中国梦中的角色定位为:梦想的播种者、精神的凝聚者、力量的激发者、方向的引导者;“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实现应做到四点:找准支点——培养正确幸福观,提高学生幸福感;抓住重点——增强认同教育,提高归属感和自觉性;突破难点——各门课分工协作,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打造亮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精神指示,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形成大思政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根本指引。相较于“思政课”,“大思政课”指思政教育使命更大、思政育人主体更广、教育时空延展更宽、教育结构开放更深。“大思政课”建设的根本理念与系统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大思政课”育人系统运行中,目标性是逻辑起点,协同性是交汇节点,差异性是突破进点,动态性是创新亮点。以系统观念推进“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实践理路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凝聚育人共识,建设“大课堂”、拓展育人阵地,搭建“大平台”、丰富育人元素,建好“大师资”、筑牢育人根基。  相似文献   

4.
以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科研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基础、职业认同的主要来源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实践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科研基础、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三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弱势,亟需通过夯实科研基础,增强科研自觉,提升科研能力等举措寻求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养和能力的要求在不断地提升,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全体思政课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历史条件下,本文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思想理论水平、发挥高校思政课优秀骨干教师的榜样激励作用、创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和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振兴教师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卓越师范生的培养不可忽视.教育实习是卓越教师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教育实习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搭建了平台,对师范生教育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环境.卓越师范生的培养是未来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前提.从教育理念、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对象等各个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提高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严格的自律行为是思政课教师个人素养的重要内容,增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自律行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我国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思想、言语和行为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自律现象,这主要由于教师职业理想不明确和规则意识不够强以及高校制度体系不完善所导致。增强思政课教师自律行为,要坚持以职业理想提升育人意识、以制度建设培育规则意识、以经典著作提升理论水平、以实践活动培养行为习惯,推动思政课教师实现从严自律。  相似文献   

8.
粤澳两地通过招生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和管理体制“五位一体”的深层次改革,构建起教师协同培养的新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解决了单一学校培养教师的资源限制问题;通过优质资源的本土转化,促进了区域文化融合,解决了单一体系培养教师的模式趋同问题;通过灵活多元的成长通道,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解决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脱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扩展价值。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其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素质发展。促进思政课教师完善自我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生心目中优秀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的研究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为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心目中优秀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标准,采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此进行了质性研究的尝试。质性材料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心目中优秀思政课教师的标准主要包括道德情操、能力结构、人格魅力、自觉水平等4个维度,其中包含了过硬的专业素质、性格好、爱岗敬业等14个具体标准。基于以上研究,从开发评价工具和思政课教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创新开展思政育人工作成为人才培养工程的必然要求。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做好思政育人工作的责任和使命。两者之间如何高效协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推进全员育人举措重要突破口。所以,破除传统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在制度体系、队伍建设、平台建设、育人方法等方面探索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协同育人策略,有助于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模式,突显大学生最佳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校地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职业判断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本文从财会人员职业判断的内涵入手,阐述了财会人员专业素质高低的根本在于其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介绍了校地合作模式必须掌握的三大原则,提出了校地合作模式是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对此模式的目标、机制、途径及效果测评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2020年8月19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和云南大学联合主办了"首届贵州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围绕贵州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合作机制与路径、经济合作创新模式、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县域层次开放与合作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专家一致认为,在新发展阶段,推进贵州省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贵州融入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战略上,贵州通过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推动毗邻地区长远发展;在发展路径上,通过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边缘地区中心化、构建一体化基础设施、深化产业协作分工、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凝聚"共同体"意识、构建政府联席机制等措施落实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具体通过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和推动低空经济等经济形态赋能毗邻地区创新发展;在生态方面,着力用好生态优势,保生态存量,提生态增量,创生态变量,从特色资源和产业入手,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毗邻地区绿色发展;在县域治理方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探索规范化贸易通关政策,挖掘特色文化等,促进毗邻地区县域开放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进 《理论界》2013,(12):189-190
思政课教学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理论阵地,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艺术类大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既有一般高校学生的共同特点,同时又兼具自身鲜明的特征,只有对其思想和心理进行充分的论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艺术类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探究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议题。教育家精神内涵深刻,涵盖政治品质、道德情操、育人智慧、治学态度、情感特质、弘道追求等多个维度,与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一一对应,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更高要求。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能够筑牢其政治底色,提升价值引领,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自觉。因此,在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要以坚定从教报国的政治立场为保证,夯实思政课教师的职业根基;以涵养胸怀天下的精神境界为要求,构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理想;以强化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为抓手,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以信奉甘为人梯的优秀品质为基石,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主体自觉。  相似文献   

16.
加强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扎实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新时期,通过用北大荒精神滋养思政课教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用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实践能力,用北大荒观摩基地增强思政课教师理论内涵的积淀,深度挖掘北大荒精神在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中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互联网+”智慧教育的价值观念、技术使用,以思修课教学具体实践作为基础,从理论、实践以及在线三个方面的教学工作进一步满足思政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且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完善与进步,课程改革逐渐朝着深度与广度的方向发展,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法也在进一步细化、优化,教师在这个发展背景下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具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在“互联网+”智慧教育过程中,当前教学工作主要使用智能网络技术建立健全新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承载平台,建立一个交互式的知识情景感受环境,促使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80名海南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的22题项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索其教学负动机的生成原因,以期为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反审自身教学提供实证借鉴,为减少或克服教学负动机提供建议与对策,旨在激发其教学对象的学习动机,提升海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理论自信.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是讲好思政课的真理支撑、是学生理论自觉的重要前提、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关键点.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理论自信缺失问题.面临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迷失旁落、理论研读创新不足、课堂教学底气不足的问题与挑战,思政课教师应在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教学上自我革命,切实增强自身理论自信,才能教育引导学生领悟新思想、贯彻新思想、宣传新思想、实践新思想,推进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相似文献   

20.
瞿晓琳 《理论界》2013,(6):10-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维护社会稳定和边防安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彰显民族地区改革发展民生价值取向的政治高度论述了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从根本道路、理论前提、发展动力、根本途径、基本原则等方面构建了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基本思路,从经济、政治、社会等与民族地区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方面提出了解决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一系列举措,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