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也是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故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的神话孕育着欧洲[西方]哲学,神话是前哲学思维的重要来源之一。从“创世神话与万物本原”、“宇宙的演化”、“灵魂、生死观念”和“社会历史观”等几方面分析,可以见出古希腊哲学思想脱胎于神话的痕迹与路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哲学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中国哲学的深层结构的逻辑分析入手,对“神秘主义方法”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中国哲学方法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实事求是的定位分析可以发现:“神秘主义方法”不仅不排斥“逻辑分析方法”,而且是以“逻辑分析方法”为基础的.尽管“神秘主义方法”拒绝对以本原、本体、秩序和境界之“道”为表征的意义世界或境界进行逻辑分析,但其本身就是逻辑分析的结果,否则我们永远无法进入“神秘主义方法”所指示的以本原、本体、秩序和境界之“道”为表征的意义世界或境界.“神秘主义方法”作为中国哲学的方法论特质的原创建构,以逻辑分析方法为基础,主要体现在何为“道”、如何“得道”、所得之“道”如何说和如何对待这些关于“道”的言说四个问题或方面.而这四个问题或方面则不仅构成了中国哲学的深层结构,而且构成了“神秘主义方法”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提出以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是本原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如果在别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用语就会造成混乱.社会实践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世界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已被人们所认识,马、恩、列都提出两大哲学派别应在实践和科学发展中相互吸取对方的优点,与其说仍有矛盾,但已不是主要矛盾.反对哲学中灵肉、心物对立是指传统哲学,现代哲学应该奠定在具体学科和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沿着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学的发展轨迹,更多地关注人的情感、意志、生存、行为、信仰、悲观、孤独等问题,未来哲学"冲破了固定不变的""外表",必将"成为世界的哲学".  相似文献   

4.
黄文正 《天府新论》2006,42(6):33-35
从历史与学理考察的深层必然性方面看,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不同的西方哲学理论样式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的规定与展开;不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近代的知识论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都是生根于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之上所衍生的不同的哲学理论样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哲学的命运本质上  相似文献   

5.
哲学的党性原则,过去视为神圣,现在又望而生厌。有人认为信奉哲学的党性原则就会“扼杀哲学史的活跃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探讨”;或者把它说成只是适用于欧洲哲学而不适用于中国哲学,或者把它说成只适用于近代哲学而不适用于现代哲学。因此进而主张“突破”。“突破”的结果,有人推翻了哲学上两个基本派别的划分,改组成四个派别;有人则取消了一切哲学派别,又走上“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老路。出现这种现象,正是以往极端地强调哲学的党性原则走向了反面,也是政治上的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古代希腊哲学的发展,最明显的特征是圆圈式发展,即否定之否定。众所周知,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是米利都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用水来解释一切事物,因而完全有资格成为“西方哲学之父”。但是,用水作为本原来解释一切事物,显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说清与水对立的事物的起源,因此,阿那克西曼德就提出了自己的命题:万物的本原是“无规定者”。他的“无规定者”不同于泰勒斯的“水”,实际上是指在质上没有任何规定的东西。可见,他用这种“…  相似文献   

7.
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只有本体论和认识论这两个方面,似乎早已成定论。实际并非如此,它的基本含义应当包括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及三者的有机统一。 一、基本问题之所以“基本”,就是因为中外哲学史一切问题的争论和斗争都以此为轴心。各种哲学派别,不管自觉与否,都是对它的不同回答,想绕开走,是根本不行的。所以,都归结为: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可知论或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也贯串于整个哲学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在学科对话中复兴.史学与哲学的充分融合构成了其内在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在史学具体性与哲学抽象性的张力及共振中寻求平衡: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使其更具有历史之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渗透于史学,使其具备原则高度,从而实现学科超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在对世界全球化与现存资本主义命运的把握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所进行的观察上具有方法论意义;对当今中国走出顾此失彼、失衡发展的思维惯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其晚年的总括性哲学专著《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系统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并明确将其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与自然界何者第一性,即思维内容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它构成了认识来源问题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另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即思维形式问题。它集中反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是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伟大哲学家。两人的哲学体系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沿着古希腊哲学思维发展的“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看,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分别处于希腊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柏拉图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分析性、抽象性;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维则带有很大程度的综合性、具体性。也就是说,思维方式的抽象与具体、分析与综合,是形成柏拉图哲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之差异的最根本的原因。古希腊哲学一开始就把探寻宇宙万物的本原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且关于本原(后来演变为本体)问题的研究成为贯穿古希腊哲学始终的主线。因此,从古希腊最早的自然哲学本体观发展到柏拉图的哲学本体观,明显地展示了古希腊人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由综合到分析的演进。  相似文献   

11.
略论逻辑学的发展及其哲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希腊早期,逻辑与哲学处于原始的融合状态。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出现,标志着逻辑学与哲学初步分离,并朝着形式化的方向发展。中世纪逻辑虽然烦琐,但由于包涵了一些极有价值的朝形式化方向发展的内容,如对于非范畴词、指代理论等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逻辑与哲学的分离。此后在逻辑与哲学漫长的分离过程中,在文艺复兴到黑格尔时期出现了曲折。虽然该时期的德国哲学家、科学家莱布尼茨的“思维计算化”的构想对于逻辑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由于培根倡导归纳方法,试图用科学方法论取代传统逻辑的位置,其结果,一方面发展了它的哲…  相似文献   

12.
“哲学”有无“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这个题目看上去有些怪诞。它似乎是一个无须也无法回答的问题。中国哲学可以从先秦讲起,西方哲学可以从古希腊讲起;古今中外哲学家层出不穷,哲学著作卷帙浩繁,“哲学史”论著何止千万!岂能怀疑哲学有其历史?其实,更恰当的提问方式应当是:哲学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有“历史”,又在何种意义上无“历史”?笔者认为,就哲学的“境界”而言,哲学无“历史”;就哲学的“实现”而言,哲学则有“历史”。人对自身经验存在的超越,有两种完成的方式:一种是逻辑的完成,另一种是历史的完成。前者是形式的,它表现为超验的形而上学,通过哲…  相似文献   

13.
以希腊哲学为背景,分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希腊哲学中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这对于把握浩繁纷杂的希腊哲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理解“存在”概念在希腊哲学中的内涵变化是问题的核心。从分析自然哲学、智者和苏格拉底哲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入手,剖析了希腊人对于“存在”从寻找万物本原,追问事物共相,创建理念世界,到个体事物即是实体的思维演变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理性思维从感性向抽象、从客体意识向主体意识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贯穿全部哲学史,但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据恩格斯考察,在古代“希腊人那里”.哲学基本问题表现为“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15页)哲学基本问题是我们据以划定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恩格斯把他的一贯思想贯彻于对古希腊哲学的分析,分析结果对古希腊整个哲学自然观的唯物主义性质总是全称肯定的,并且指出古代神话和灵魂  相似文献   

15.
哲学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研究重心,这样一来,哲学的发展就显示出了阶段性,并以该阶段研究的重心区分出不同阶段哲学的基本性质和风貌。就迄今为止的哲学发展史,哲学大体上经历了各具特色的六个发展阶段。(-)本体论阶段。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本原和本质是什么的学说。而对“存在”的理解,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把它看作周围世界客观存在着的宇宙万物,亦即自然界,只是唯物主义者认为这一存在的本原和本质是其自身,而唯心主义者则认为是意识(或精神、思维)。人类哲学发展的第一个形态——古希腊哲学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思想史上,历史哲学以维科的《新科学》为其“独立宣言”,至今已经走过了二百多年的历史行程。本文试图探讨历史哲学的对象的性质,并对历史哲学的基本派别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质就在于它特有的历史的观念或历史的原则.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关键在于,不应该用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重构马克思哲学,也不应该用西方现代哲学某些哲学派别的解释原则去诠释和改造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生活(实践)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与此相适应,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不是“物质(自然)决定意识”的旧唯物主义,而是生活(实践)决定意识的新唯物主义,即历史的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的存在论”——“历史生存论”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8.
《新华文摘》1998年第2期转摘了《求是学刊》所载陶同同志的《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下称“陶文”),1999年第 11期又转摘了《湖北社会科学》所载尹良同志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评〈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下称“尹文”)。这两篇文章就“世界本原”问题发表了不同观点。陶文对“世界本原”问题从科学发展史角度进行考察后认为它是“具体科学——宇宙学研究的命题”,而“非哲学命题”,并明确提出“世界本来就无所谓什么本原不本原的问题”,“哲学是人类的哲学”,“今天的人类哲学应当确立新的研究对 …  相似文献   

19.
试析中西哲学开端模式□占建志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哲学家们大都认为古希腊人泰利士是古希腊哲学的创始人。黑格尔在其洋洋百万言的《哲学史讲演录》中把泰利士称为西方哲学的始祖,认为泰利士提出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水是万物的本原”,而中国则不存在哲学...  相似文献   

20.
科学哲学的理论本性内在地要求在其研究中必须使用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同时,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也正是这一方法的动态体现.而且,西方科学哲学在发展中所显现出来的这种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趋势,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一些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