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肯定了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论述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并指出:随着马克思一系列手稿、特别是晚年人类学手稿问世,仅从以近代欧洲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三个来源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已显不够。作者论证了要完整地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架,必须把以非欧社会、尤其是东方社会为重要研究对象的英、美、德、俄人类学思想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第四个来源和第四个组成部分,并阐发了这一视角的开辟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说"献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大俊 《江汉论坛》2001,2(2):48-51
一般马克思主义教科书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本文对此观点提出了否证,认为,"三个组成部分说"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思想的误解,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游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原生形态,也不利于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章提出,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但不同于"三个组成部分说"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而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李秀娟 《云梦学刊》2016,(4):133-137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以及用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是整体的马克思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的特性——整体性?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还是固有属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意义何在?这就需要我们对当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起点进行追问和反思,这是继续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曾经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马克思思想形象差异。在恩格斯那里就将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探索概括为"两个伟大发现"。而经过列宁和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形象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深入人心。随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出版,"青年马克思"又引发热议。正是这一讨论促使我们反思马克思多重面相背后的秘密:研究者自身的思想诉求以及历史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拣选。  相似文献   

5.
从技术、历史、价值三重向度的整体性视野审视分工发展的规律及其历史影响和作用机制,构成了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基本逻辑架构。把握这三重向度所构成的对分工发展演化的整体性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认识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理论实质和理论影响,也有助于科学勘定和探明建构其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旨趣与理论特性。  相似文献   

6.
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立足点、内容基础和内容主线,是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整体性是方法的整体性,整体性是逻辑的整体性,整体性是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的统一,这三个方面的交织交融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理解.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意义.马克思主叉理论整体性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是最彻底的理论、最朴实的理论,因而也就是最能掌握人民群众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生命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反映出来的,研究和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的整体性同样也是学科建设整体性的重要内容.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整体性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自身规定性,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整体性建设,务必牢牢握住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始终的"一"根红线即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注重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三"个层次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的研究迅速兴起并日益深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和理解,是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不仅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且要研究后人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别要注重研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要否定或排斥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反,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南开学报》的支持下,我们以笔谈的形式汇集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承担者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同时期古典帝国主义理论积极借鉴和辩证批判相结合的基础上,列宁帝国主义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逻辑和运动规律进行实证分析,从批判逻辑、解释逻辑和建构逻辑层面,实现了理论与思想的升华,具有独具特色的理论原创性。列宁帝国主义论是对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历史走向的理论反思,是对帝国主义引起的世界结构性矛盾的实践回应,是努力探索和建构新文明社会价值诉求的时代反映,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思想深化。列宁基于唯物史观对帝国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和一般原则没有过时,以垄断研究为基石的帝国主义理论命题没有过时,在向旧世界价值观、制度和实践宣战的同时,为未来社会提供了崭新的认知方法、哲学态度和价值理想,成为跨越历史时空的人类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的确认不能仅仅局限于经典作家的论说,而是要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思想方法出发,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的理论根源,这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应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1.
黄坍森同志在“列宁的《哲学笔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6期一文中写道:“列宁从来没有三个主要规律的思想,因为这个思想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来的,而《自然辩证法》是1925年出版的。列宁在许多地方都谈到这三个规律,但从没有把这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是列宁于一九一三年三月,为了纪念马克思逝世三十周年而写的,最初发表在布尔什维克的社会政治和文学杂志《启蒙》第三期上。当时,世界处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前夜,战争和革命的因素都在迅速增长,修正主义思潮也日益泛滥。为了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第二国际的那些假马克思主义者纷纷跳出来,疯狂地歪曲、篡改、阉割马克思主义。在国内,革命运动经过几年的低落之后,从一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指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历史定位,从生成逻辑、主要表现、重大意义三个维度探究新飞跃,对于在新征程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内核有着重要意义。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奠定了理论前提;历史逻辑:时代课题不断演变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创造了历史必然;现实逻辑: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变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提供了现实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内涵;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宝贵经验;推动了民族复兴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提供了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难题的智慧和方案。  相似文献   

14.
西方"列宁学"在列宁主义的历史起点、思想来源和理论本质等问题上提出了各种新奇的观点,并据此对列宁主义展开批判。本文透过这些互不统属的学派和观点的综合考察,依据列宁思想发展的客观进程和思维逻辑来揭示列宁主义的科学本质。  相似文献   

15.
围绕着商品经济与中国的发展这一轴心,参照国外学者的相关论点,在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等人的视野之间形成纵横比较的理论张力,强调历史地、完整地、实事求是地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新形势下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逻辑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核心与基础,研究意义重大.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不是线性逻辑,不是神圣焦点逻辑,在逻辑维度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外部逻辑蕴含着交错和互补的思想演变逻辑、批判推进的逻辑和实践展开的逻辑;内部逻辑是由诸多理论范畴勾联衔接整合而出的动态系统;同时,内外部逻辑之间亦具有叠加、交错和互补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整体性研究过程中,要避免单线逻辑的思维范式.  相似文献   

17.
尼尔.哈丁是西方“列宁学”著名的理论家,他在列宁主义的历史起点和思想来源上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其他西方“列宁学”家的理论解释和观点。他认为列宁主义产生于1914-1917年间,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论反应,列宁主义的思想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产物。哈丁虽然在总体上因受其政治意识形态的偏见的影响而不能给予列宁主义以真正科学的理解和客观的评价,但他所提出的一些具体理论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列宁和列宁主义具有参考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代立梅 《理论界》2014,(9):10-13
探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理论地位需要我们自觉摈弃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单一学科视野,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来重新厘定。马克思主义有着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基础、理论主题、历史视野和方法体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初步批判,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基础;对人的本质的初步揭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主题;对社会形态理论的初步发掘,初显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历史视野;对矛盾辩证法的初步探讨,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确立了一以贯之的方法体系,这四个方面相互衔接、有机统一,为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做了重要奠基。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体系与权力制度体系是上层建筑的两大构成部分,二者间具有相互支撑、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的多重面向。对意识形态与制度互动关系的关注成为从列宁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维度,列宁、葛兰西和拉克劳、墨菲的思想是最有代表性的三个发展阶段。列宁的“政治领导权”思想奠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制度”分析范式的基本框架,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将其系统化,而作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拉克劳和墨菲提出的“话语领导权”理论对“意识形态—制度”的分析范式做出不少创新性发展。系统分析和梳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制度”分析范式三阶段的理论见解,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化”与“制度的意识形态化”建设的双向互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开放的特征是其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不断变化发展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是其与时俱进的客观动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就是与时俱进的历史.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分别对其面临的三大问题的科学回答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及与其一脉相承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地包含三大层次.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坚持和捍卫前两个层次与丰富和发展后一个层次的永恒扬弃运动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