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机器人应用在引发企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将如何重塑生产要素分配格局?为此,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提高了制造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支持了该结论。基于学历和岗位双重维度的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主要通过技能结构升级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技术人员占比低的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小的行业、中西部地区和有政策支持的地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国碳排放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能源消费数据,根据碳排放的主流算法,本文估算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碳排放总量和三大区域分行业碳排放总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总量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碳排放总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农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的碳排放并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工业、建筑业、运输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相当明显。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立足于东部地区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的升级和转型,实施差异化的低碳经济区域政策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梯度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将我国经济板块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带,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带。中西部地区较长时期形成的以开发自然资源为突破口的基础产业,是长时期支撑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同时也由于中西部经济结构畸重型,以及过度发展而形成的结构老化、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运力不足、投资回报错位及资金供需失衡等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市场化进程中呈现的价值流失、资金和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中西部同东部的落差。总结20年改革的实践,缩小地区落差,继续支撑东部经济繁荣和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核心是继续推进市场化进程。建立和完善欠发达地区的市场体系,重在更新观念,创新政治体制,树立政府就是服务的宗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加大总量投资力度,彻底解决存量与增量结构调整难的问题;利用财政政策,解决好因地区落差而呈现的流失问题;加速要素市场建设,发挥各类市场功能,使区域经济在市场化进程中得到快速增长,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区域政策的核心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通过回顾和评述区域经济差距发展态势、区域政策实施效果、区域经济差距形成机理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认为:区域政策促使区域经济差距呈现收敛的态势,但这种态势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的,其推动区域经济缩小的作用仍有待检验。从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机理看,中西部地区在产业转移、劳动力流动、制度变迁、地理位置、交通基础设施仍然处于不利地位;制度制约下的劳动力流动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劳动力的完全自由流动是未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措施;区域政策能否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仍然有待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5.
全面回顾自1990年代中期发端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有三个"典型化事实",即阶段性绝对收敛、俱乐部收敛和条件收敛,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结构变量、劳动力流动、发展战略、宏观经济波动等.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地区增长和地区差距研究进入成熟阶段.未来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可能方向是二元经济与经济收敛、要素流动性与经济收敛、经济收敛的政治经济学以及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收敛绩效等.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地区性差异状况进行研究,有助于增进对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状况的总体认识。本文从工业结构调整的增速、合理化程度、整体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涵盖16个二级指标的工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体系,对全国31个地区的工业结构调整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速度普遍较快,但各地区调整质量的差异性较大,东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质量要优于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但调整后的整体效益却弱于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程度和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这是导致这些地区工业结构调整质量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科技创新投入的间接效应与总效应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产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科技创新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与总效应。科技创新的调节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的调节效应优于东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甚微。政府应当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促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浙江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及其差距的收敛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一些原来处于中、下水平的区域在新体制和政策的推动下实现了明显的加速发展,赶上了某些原来相对发达区域。本文称之为非极化不平衡发展,导致全省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本文对构成差距的空间因素的分析表明,差距的收敛主要得益于三大地带之间及浙东北内部差距的缩小,而温台及金衢丽内部差距则略有扩大。后起区域的加速发展,主要依靠市场化及轻、小、乡镇工业的发展,而进一步振兴则须依靠技术、产业及规模经济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市场化差异的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距。市场机制促使各区域要素按要素收益率原则流动 ,在我国二元市场空间结构和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滞后条件下 ,无论是市场化还是全球化都会产生中西部稀缺要素 (资金、技术、人才 )的净外流趋势。政府区域调控 ,缩小由市场机制造成的地区经济差距 ,关键点是提高中西部要素边际生产率 ,使中西部稀缺要素按市场规律自发流入 ,从经济市场化的大趋势中构建政府调控与市场对接的区域协调发展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特稿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上)胡鞍钢区域经济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任务与西部工业发展———访胡春力教授魏晓蓉西部“六强”对外开放度实证分析李志军,闫奕荣“十一五”时期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产业选择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谭克虎三农问题转型期中国政府农业投资的  相似文献   

11.
陈耀  王东升 《江淮论坛》2010,(4):15-20,92
中国工业增长与投资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最早表现在外向度比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随后渐次向内陆地区蔓延。在工业下滑时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增幅下降最大;进入复苏时期,中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在全国的份额相应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北上西进"的趋势依然强劲,新的增长点正在涌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沿海地区增长过于依赖外需,中西部地区对投资依赖程度高,粗放型增长的区域特征依然突出。后危机时代,中国地区工业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有针对性地刺激内需,实现外需拉动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损害型向低碳生态型转变;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现"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崛起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崛起的首要条件。本文以欠发达地区为考察对象,经分析研究认为:寻找差别,立足特色,以市场为导向,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制定和实施"以特制胜"发展战略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迅速崛起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裕;但缺少资金投入,致使经济发展滞后于东部地区.而回归的香港若投资开发中西部地区,无疑将使双方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既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巩固和加强香港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文章对扩大香港对中西部地区投资需要克服的障碍和应对措施,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资源高消耗、投资高增长为基础的中国经济高增长,导致了国际市场资源价格大幅上涨与国内资源约束递增。受此影响,东部沿海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生产成本上升,经济增长趋缓;中西部自然资源富集地区投资持续增长,资源产业与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可见,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引致资源稀缺的结构性变迁与地域性转移,以及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变化,使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出现收敛趋势。这表明,在市场体制下,经济发展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会带来资源约束变动,地区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关系变动因此受到资源供给的约束与资源配置力的影响。由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与市场供求关系难以锁定,地区资源供给与资源配置力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而是一个动态均衡过程。  相似文献   

15.
《大庆社会科学》2012,(3):159-159
刘云中、何建武撰文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的越势性转变,既有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也有政策干预的效果。这一转变可能会对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对于东部地区,其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需要加快产业转型,通过体制的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经济活力;而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伴随着经济较快增长以及经济总量的上升,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部分资源导向型产业的发展,将会增加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研究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的相关文献按照收敛趋势及涵义的不同将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划分为α收敛和β收敛两大类,其中β收敛又被进一步划分为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另一种基于β收敛所衍生的收敛类型根据其特殊的收敛趋势被称为"俱乐部收敛"。在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中,所有的收敛类型均有涉及。各个类型的收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β收敛体现了总体收入在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分配变动,α收敛体现了总体收入在经济体中分布格局的变化;而由于俱乐部收敛呈现了一种不同的收敛方式,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含义,因此有必要单独进行研究。各个类型的收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研究的发展,而中国经济增长趋同问题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即表现为经济增长收敛研究内容的创新,对趋同俱乐部的形成机制的研究则尤为典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问题研究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在于研究方法的创新,且这一趋势始终贯穿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问题研究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并对东中部形成赶超趋势。但选取2000—2011年的西部地区78个有效地级市数据,对区域差距指数进行分解发现:全国层面有着微弱的收敛趋势,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不断扩大;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同样不存在σ收敛;但是在考虑空间相关性后,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存在着明显的β收敛,人力资本是解释西部地区经济收敛的唯一因素;此外,西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为2.68%,略高于巴罗2%的跨区域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8.
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率先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要素和劳动力开始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由此拉大了区域发展差距。基于对理论与经验事实的分析,论述了实现产业转移与区域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并对两者之间的实现机制和可行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东部毗邻区、中西部大中城市和城市圈是产业转移的优先选择路径,能够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移通过重塑劳动力人力资本、减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成本以及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区域共同富裕。因此,应通过在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构建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发展格局、推动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加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培训的可行路径来实现区域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表现为中心城市本身发展的同时对周围区域进行的辐射和同化。当前,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攻坚时期,需要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根据区域发展条件,构建多元化健康持续的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是指不同区域的各具特色、充分发挥优势、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未来中国四大区域城市化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格局,东部和东北地区已进入减速期,而中西部地区仍处于加速期,故应将研究重点放在东部地区的网络城市化、中部地区的多元城市化、西部地区的大城市与小城镇结合的城市化和东北地区的品质立市的创新驱动型城市化发展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构想。在综合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两种极端观点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