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种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起与深入,充分发挥了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诸如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为了更好实现这些功能,在组织和开展志愿服务时要明确服务目标、要构建激励机制、要完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是人们践行高尚道德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对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新时代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实现了人生价值,更服务着社会发展。为了给大学生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应当发挥家庭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培育中的始发站优势、强化高校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中的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的社会志愿服务氛围,构建家庭、高校以及社会协同的发展路径,真正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并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晋升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难作为大众化教育时代的焦点问题,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志愿服务作为连接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能够增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实现其顺利就业。因此,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可以累积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志愿者群体获得社会认同,增加彼此间的信任与互助;充分适应环境,养成良好的心态。志愿服务有利于大学生积累更多的就业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了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创新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既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实现自我价值的实践载体,也是实现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本文以河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例,着重从增强志愿服务意识、推进志愿服务社会化、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完善志愿服务体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建议,以期有效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和志愿服务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发展,对促进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等方面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还存在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的诸多问题。应从六个方面构建符合国情且具中国特色的政府、社会与高校有机联系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方面,存在"肤浅化""随意化""单一化""表面化"的问题,本文借鉴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从深化服务内涵、构建服务体系、拓宽服务路径、提高培训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系统化、常态化、专业化发展,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立。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为了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应该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基本条件,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并能为思想政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学生群体参与志愿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使其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全面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发展态势,以济南市山东大学的学生志愿服务为例,着重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情况,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特点、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以及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发展历程,指出了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若干因素的表现,进而分析了产生这些因素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首都大学生奥运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立红 《兰州学刊》2009,(3):143-146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首都高校大学生奥运志愿服务参与意愿进行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先前的志愿服务经历对未来的志愿服务意愿有积极的影响;大学生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的动机模式复合多元,并对奥运志愿者管理组织有较高的感情承诺;奥运志愿服务将会大力促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服务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将志愿服务整合到大学德育中的创新模式,与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之间有着良好的契合点。针对当前中国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认知、参与和保障方面的问题,将"服务学习"理念和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借鉴服务学习理念和模式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利他互惠理念、遵循专业发展的服务导向、构建服务推进的保障平台、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但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使大学生通过志愿行动走进农村社区建设中,这不仅有利于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同时也拓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平台。基于此,本研究的宗旨就是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走进农村,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并促使二者构建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目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抓手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创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挖掘志愿服务思想的内在价值,将之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来,同时反思其与当今社会现实和发展不协调的局限,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青年志愿组织、社区志愿组织和各种自发的草根性的志愿组织蓬勃发展,志愿服务正在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志愿精神成为被许多人认同的一种价值取向。本文在分析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议政府应在社会政策和法律环境方面加强支持力度;培育公民文化,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建立和完善自愿服务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推进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随之而来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不健全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学生为本,通过志愿活动满足志愿者内心需求,达到大学生自我实现的目的,才能建立起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志愿服务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产物,属于社会和历史的范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但从社会发展来看,我国的志愿服务制度尚处于建构之中,志愿服务的规范化程度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今后应重点加强志愿服务的立法,健全完善志愿服务法律制度,不断把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的轨道,努力推进这项“阳光事业”的长远发展,使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和谐社会,社区建设是最重要的一环。而志愿者则是推动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其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又是社区志愿者队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本文从计划行为理论的角度,试图探讨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国家的倡导、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以及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为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区教育提供了空间。志愿服务组织通过把社区教育寓于社区服务之中,不仅可以全方位提升社区教育水平,而且可以有效实现社区治理的共建共享。合理设置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提升社区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能力建设和保障机制建设可以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组织社区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0.
徐丹 《云梦学刊》2014,(5):110-114
随着“90后”大学生的个性化及新媒体等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地方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当前,志愿服务动机中信念与功利并存、志愿服务意愿中现实与理想矛盾、志愿服务管理中持续与松散矛盾。因此,应从志愿服务动机人性化、志愿服务意愿理性化及志愿服务管理精细化着力,促进地方高校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