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喻给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探讨多模态隐喻与产品设计本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将这种新思维细化,能给隐喻界定完善的空间形态;将产品符号学中的隐喻划分为多个模态,能使得产品在设计时更加有理可据,也从而可根据不同模态来审视产品造型。文章建立了多模态层次系统,阐述了多模态隐喻作为新的设计方法和评审方式的合理性,探讨了多模态隐喻在产品设计领域中对造型语义的表达作用、评价产品形态美与语义传达时的准确性,以及解释了物品造型功能跨模态的映射现象。  相似文献   

2.
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机制,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模态中,还存在于图像、声音和动作等模态中。Charles Forceville开创了多模态隐喻研究,拓展了概念隐喻的研究领域,推动了概念隐喻理论体系的发展。多模态隐喻是一种利用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模态之间的互动表达隐喻意义的概念隐喻。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禁烟公益广告的语类特点,探讨禁烟公益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现象及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以语言为唯一意义表达手段的单模态语篇正在向多模态语篇转变。语言已不再是唯一的意义呈现形式,而非语言模态诸如图像、声音、视频等都参与意义的构建。当然,作为教育语篇的教科书语篇也呈现出多模态化的趋势。本文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及其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基础上,从感知模态特点及语域语篇特点方面对教科书进行评介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4.
旅游文本具有典型的多模态语篇特征,由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共同构成多模态整体。提升学生多模态素养即多元读写能力,使其能够批判性解读和翻译多模态旅游文本,是旅游翻译教学的重要目标。新伦敦小组为培养多元读写能力而构建的“设计学习”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体验与教师指导并重,鼓励批判性分析与实践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文化中多种模态的供用特征及互动机制进行旅游翻译。该模式为旅游翻译教学提供了明确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理论是语言学家在长期的外语研究中创立的全新理念,图像、颜色和动作等非语言形式在多模态理论的发展中得到重新认可和重视。PPT课件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非语言形式成为高校英语重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本文通过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和视听模态分析了PPT课件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多模态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新模态和新媒体的出现不断推动了课堂教学朝着多模态交际的方向发展,为了利用多模态交际来开展旅游翻译教学,首先阐述了多模态交际用于课堂教学的意义,然后论证了多模态交际和旅游翻译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从教材选择、多媒体互动、多模态互动、多模态识读和交际以及多模态考评等方面详细解析了多模态交际视角的旅游翻译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7.
网络词典作为一种电子语篇形式,呈现出许多模态特征。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从词典编纂者和使用者角度讨论了符号多模态的选择问题。得出正确、合理的使用模态信息可以对语言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逻辑语义视角分析语言与其他符号模态的互动,功能、层次、现象三种维度共同构成了三维语义空间框架,意义完整生成过程中政治漫画多元性、系统性及功能性被揭示,既为构建逻辑语义范畴视域下多模态符际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者尝试实例分析多模态语篇提供了逻辑语义描写框架,从而加深对符号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文本。多模态的表达形式丰富了语言的输入内容、语义的表达形式,体现了交际的多模态性。文章基于多模态教学理论,从教学模块、教学内容、教学互动、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五个方面构建了多模态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选取了《新华日报》多媒体数字版2011年7月1日关于建党90周年的一篇特别报道,对其多模态新闻标题中各模态符号如何相互配合建构意义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新闻标题的创作中,图像等其他模态符号已不再处于辅助地位,而是同样包含着丰富的意义源泉,与语言符号一起相互配合共同构建意义。同时,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分析多模态网络新闻标题中,为新闻工作者写出更具有吸引力的,增加新闻点击率的多模态新闻标题提供了新的认识角度,也使网络新闻标题的读者更快更好的理解新闻标题以获得所需信息。  相似文献   

11.
旅游开发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旅游开发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当前,积极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有的国家甚至将旅游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来发展。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就应确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符合环境伦理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将隐喻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模态,而Forceville把单纯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拓展至多模态研究平台。世界各国的国旗主要运用图形、颜色、文字、图像、版式设计等进行巧妙构思,并通过这些不同符号的组合来诠释国旗的深层寓意,从而构成源域和靶域由不同模态表征的多模态隐喻。研究拟在多模态隐喻理论视阈中,将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契合一处,选取典型的国旗隐喻个案加以阐析,诠释多模态隐喻整体意义的构建过程,最终为多模态隐喻研究挖掘空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多模态语篇分析已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演讲视频是典型的动态多模态语篇。文章运用Norris提出的多模态互动分析理论,采用“模态密度前景?背景连续统一体(modal density foreground-background continuum)”的分析框架,以ELAN多模态分析软件作为模态标注工具,结合Norris提出的交流模态,对一则TED教育类动态多模态演讲视频中各交流模态在构建演讲信息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这些模态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演讲视频的问题导入、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这四个部分中各模态使用的强度和密度存在差异,言语交流模态与其他交流模态之间呈现强化、互补和并列关系从而共同构建多模态互动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和数据技术的推广将多模态化引入了语言学领域。在异质感官符号的冲击下,语言文字作为表意符号,其垄断地位正逐渐削弱,以多种符号资源为表征的多模态隐喻则日益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多模态隐喻意义的认知构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如何将自然话语同多种模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解读是现代语言学,尤其是话语分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我国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主要涉及理论探讨、视觉应用、口语语料库建设、教学应用等领域。文章分析了我国多模态话语研究现状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动态模态语篇的研究为多模态语篇研究的重要内容。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及视觉语法为基础,将多模态话语分析运用到动态语篇。以电视剧《红高粱》为研究对象,对动态语篇中常出现的语言、色彩、音乐、场景、运动画面等多模态话语予以分析,阐释了语言模态、运动画面、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在电视剧整体意义构建中的作用,从而更准确的解读话语的意义,进而推动动态模态语篇的研究与创作。  相似文献   

17.
多模态话语符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协同运作,有利于提升语言教学的效果。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为研究基础,就教学中的感官模态符号、情境模态符号予以分析,从多模态课件开发、课程资源开发、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情境教学、英语歌曲歌谣教学几个方面提出小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网页宣传册这一信息载体主要以多模态形式呈现,其不仅富含所要传递的信息,也包含丰富的人际意义。本文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理论、Kress和van Leeuwen视觉语法中的互动意义理论为基础,辅以人际符际互补理论,从多模态角度出发,探讨多模态世卫组织网页宣传册人际意义构建及其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文本模态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视觉模态则侧重读者体验;两种模态在构建人际意义时协调互补,相互加强。该个案分析不仅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多模态文本人际意义的可行性,拓宽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领域,也为世卫组织网页宣传册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现场即席话语出现于人类文字发明以前,存在于鲜活整人的亲历过程中,具有多模态性质,与人类当下认知密切相关。对它的研究应以多模态感官为基点、以人类当下认知为理论框架、以多模态充盈亲历及多模态充盈信息为切入点、以贴真建模为基本思路,尽量贴近人类在现场即席会话中进行多模态互动的充盈亲历过程。在这样的研究思路下,多模态语料库语言学方法成为现场即席话语研究的具体操作手段。多模态现场即席话语语料库带来的研究选题包括:站在普通行为理论高度开展的语言研究、传统语用课题的重新考察、特殊人群的语言研究、濒危语言或方言保护及多模态修辞现象研究等。现场即席话语研究及对应的多模态研究方法,连接着认知科学和人类语言能力发展的理论内涵,拓展了语言研究的视野,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价值,是未来语言研究的新兴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大数据与大知识双轮驱动的AI新时代,自然语言处理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多模态组合范畴语法是标准组合范畴语法的升级与优化。它继承了标准组合范畴语法的内部构造和运行方式,保留了原有的计算特性,同时增加了利用新策略的可能性。它最重要的创新在于,添加了模态算子并且融入了广义斯科仑项技术,使之更加符合普遍语法特征,具有跨语言通用性,具有更强的描写能力和解题功能,能够更好地实现自然语言处理,契合新一代AI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