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审美的主体是能动的身体.身体是主体意味着,身体与身体的关系是主体间际关系,个体在诞生之际就被抛入身体-主体的关系之网中,因此,身体主体的交互作用会为个体审美能力的生成造就机缘.作为实在者,身体-主体在每个时刻只能占据一个位置,此乃身体-主体的本体论规定性.由此特性,可以推论出两个看似悖反的结论:(1)身体与身体的位置不可重合,因此,每个个体-身体都不能不独自承担自己的生存;(2)只有与其他个体-身体联合起来,个体-身体才能克服自己在每个时刻只能占据单个位置的本体论局限.事实上,个体的审美感受、审美心象、审美鉴赏力都源于身体-主体积极的联合(包括对联合方式的形式运演).  相似文献   

2.
虚拟主体:间性、艺术与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媒体的应用既创造了以虚拟性为特征的赛伯世界,而且促进了主体的虚拟化。虚拟主体是隐身交往的承担者,也是新型艺术的创造者。与之相适应的虚拟主体艺术以围绕身体、身份和自我的在线嬉戏为特征。虚拟主体之间的关系随着网络地位的上升而变得日趋重要,对虚拟主体间性哲学的需要因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存在是我与世界的共在,具有主体间性,而本真的时间与空间是共在的结构,即永恒的当下。生存是存在的现实形式,而现实的时间与空间即历史,是生存的结构,它造成了我与世界的间隔,使主体间性破裂。要回归存在的本原(领悟存在的意义),必须以审美理解与同情打破现实时间和空间的间隔,恢复本真的时间和空间,进入永恒的当下,实现审美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4.
中西哲学与文化的主体间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是主体主义的一个附属问题,而主体是作为认识论转向之后,从世界中分离出来而作为世界呈现的接收者。中国哲学中的道德主体缺乏这种认识论的逻辑分化,因此其主体间性主要是以个体间的形式展开。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与辩证法存在着理论因承,在现象学中主体间性以内在时间的形式而展现。  相似文献   

5.
张力 《北方论丛》2013,(4):58-62
媒介话语的跨文化传播是当今世界全球化语境下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文化之间交往的重要方式与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局限于信息传递、新闻资讯的往来,更是情感交流、文化交往、文明交换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意义共享的过程。对媒介话语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凸显出来的"间性"问题加以理论思考,从文化间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的角度可审视媒介话语跨文化传播实现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他们各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但是在目前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师生关系的否定之否定模式就是在主体间性指导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既吸收了传统师生关系中的积极成分,又对其进行了批判,成为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7.
哲学和美学上"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以及数字、网络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便利,使越来越多的数字艺术家追求作品与受众的互动、对话。交互性数字艺术作品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壁垒,有利于创作出极具科技含量和陌生化体验的作品;同时以对话互动方式消解了传统作者的"独白"权威,极大地提升了受众的审美主动性。另一方面却也易于走向游戏化、感官化、娱乐化,消弭受众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减弱艺术的反思性;因人而异、游移不定的互动结果,也将使艺术作品的价值观、伦理立场难以明确,导致审美批评无法形成有效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8.
审美主义问题的提出与现代性问题紧密相关,它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审美批判.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在其发表<真理与方法>之后逐渐开始了一个审美主义的转向历程,其转向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对工具理性过度扩张的不满及其审美现代性批判,海德格尔审美主义转向的影响,其本身理论体系的困境及其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10.
抽空了社会学内涵的"本体论的主体间性"美学在思想上是贫血的。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换的论述"停留在纯粹思维的范围之中",在主体性发育不良的时代,这种转换论述难以承担美学重构的当代使命。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主体间性文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主体间性"的基本蕴涵是杨春时在对西方哲学发展的阐释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主体间性文论侧重于对文学的性质进行生存论意义上的界定,而缺乏诸如认识论意义上的明确的揭示,它无法阐释文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同时,这一思想形态也表现出明显的主体泛化倾向,没有认识到主体的历史规定性问题。对学界而言,在主体和主体性问题上,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在当前中国的一般历史状况和特定的社会情势下对主体的新质形态和主体性的新形式作出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矛盾不可避免,解决的途径并不是用城市文化取代农村文化.依据主体问性哲学所昭示的主体-主体的思维方式,城市原住民和城市新成员具有同样的主体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关系.他们各自承栽的文化也不存在核心和边缘的区别,更不是谁战胜谁、谁统治谁的问题.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融合是实现文化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这种融合是在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互动中实现的,归根结底依赖于不同文化承载主体间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  相似文献   

13.
14.
金惠敏 《社会科学战线》2022,(1):135-144+282
间性问题日益引起当代哲学和文化理论的关注,如在胡塞尔、巴赫金、哈贝马斯、T.S.艾略特、威廉斯、赫尔曼斯、朱利安等人那里所表现的,有的学者甚而创造出一个"间性学(interology)"新词,但是对于构成间性的主体的界定则基本上仍然沿用笛卡尔和康德以来的理性机能架构,未能将认识性的主体同时作为有血有肉的个体,以至于将人类的交往、对话仅仅看成是话语性的,而且由于结构主义尤其是后结构主义的影响,话语只是纯符号性的,与人的物质存在无关。而间在论则借鉴例如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将再现看作人的存在的延伸,因而话语之间的交往和对话被赋予存在的维度,"间性"被修正和增补为"间在"。在当代文化理论中,间在论一方面坚持文化的对话性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更属意于文化背后的物质性冲动,认为正是由于文化所代表的物质性利益才使得文化呈现出永远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并不是主体性的一个维度,相反,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杨春时提出的本体论的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一种模仿,而是在批判性地借鉴已有的主体间性思想基础上的原创性理论。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和非本体论主体间性(认识论、社会学)处于不同的逻辑层面,不能混淆。本体论主体间性不是对社会学的主体间性的抽空,而是其根据和可能性;它不仅解释了审美的本质问题,也隐含了巨大的现实效应,理应成为多元社会的哲学根基。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时代产生了主体性美学,包括中国思想解放的新时期产生的实践美学。主体性美学是对古代客体性美学的超越,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和理论的缺陷。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和征服,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主客对立的格局内,主体性不能解决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审美是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才能解决审美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建中  刘纯友 《江海学刊》2022,(1):233-240+256
文学理论的主体性问题备受关注。因传统认识论主体性易陷入一元主体、主客二分、本质论和独断论四大困境,故现代学者提出“主体间性”以补缺救弊,力图化“认识”为“存在”,转“主客”为“我你”,以“生成”易“本质”,兴“对话”避“独断”。这一努力虽有成效却不足以救主体性之弊。出路何在?用中国文化的兼性智慧化解文学理论的主体性危机。中华文明形成的乃是兼性主体,具有“兼蕴一体”“兼鸣百家”“兼怀万物”“兼忘天下”四大智慧。当代文学理论应实现从“主体间性”到“兼性主体”的转换,达至兼以易别、兼收并蓄和兼容并包的心胸与境界,重建全球化时代文学理论的兼性主体。  相似文献   

18.
文化间性问题论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今世界愈演愈烈的文化互渗越来越将文化间性问题推到了前沿。一种文化真正具有活性的特质已不再孤立地由其单纯的构成要素见出,而存在于这些要素引发的反响或作用中,这就是一种文化遭际另一种时呈现的间性特质。对中西文化问题的论说要真正触及其间活的现实就必须紧扣两者的间性关联,唯有居于这种关联的东西才标识了各自真正的实际。因而文化研究离不开间性思维,尤其是有关两种文化交互作用的论说更要基于对文化间性特质的切入,否则,所建构的论说就会脱离所述对象的真正实际,而成为单纯满足认知旨趣的知识游戏。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成人师生关系构筑于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由于主体性哲学自身存在着反主体的悖论,因而并没有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主体性,反而使主体性陷入困境。主体间性蕴涵了成人教学中本真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主体间性哲学意蕴在成人教育师生关系中的存在与体现。为了从根本上走出成人师生关系的主体性困境,成人师生关系应实现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相似文献   

20.
灌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但是传统的单纯强调主体性思维的灌输理念恰恰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不易被人接受的后果,因此,我们在灌输教育中引入主体间性的思想,强调通过师生之间的主体际交往,给学生一定的话语权,从而加强师生的视界融合,使灌输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