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意识形态话语权关系到人民利益的诉求表达,关系到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健康稳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理清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前提,认清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利益诉求多元、社会思潮交织、空间场域跃迁、国际交锋激烈等方面面临的挑战。直面现实,着力于巩固话语主体权威、关注话语主客体的现实需求、坚持话语主题的守正创新、推进话语载体的丰富多样,积极推进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加强全媒体建设是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全媒体的即时传播和指数传播,能够满足大众接受信息的周期性需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辐射范围,但其独白式、片段化、多元化叙事也侵蚀着话语的安全性、整体性与权威性。全媒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有其自身特质和内在逻辑,话语内容的准备与扩散生成解释传播力,话语意义的编码与解码生成权威公信力,话语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表达生成批判引领力。实践中应不断凝聚话语主体作用力,扩大话语内容传播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效果评估力。  相似文献   

5.
6.
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对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升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为我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国际社会发展的复杂局势又在告诫我们,只有利用好机遇,才能持续增强我国意识形态话语在国际上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我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研究部署推进到新的更高阶段,并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迫切要求.落实好这一要求,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体现中国特色、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加强对外宣传、聚焦国际问题、培养学贯中西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丁忠甫 《学术界》2023,(9):134-140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的获得有赖于意识形态的传播,这样才能发挥意识形态的巨大功效。意识形态在传播过程中,思想价值的引领作用是第一位的,只有正确的思想价值和对未来科学的预测才能极大地吸引群众,只有意识形态话语权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中,化为人民群众生活世界的细节,才能更好地掌握群众,发挥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引领作用,只有意识形态话语权融入人民群众的情感世界中,化为人民群众心中的信念时,意识形态话语才能转化为个体话语的言说,才能掌握群众并使每一个个体成为意识形态话语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9.
陈以定 《学术界》2012,(7):79-87,272,275
外交话语不仅是外交实践的工具也是外交中意识形态的载体,而国际话语权也是通过外交话语加以建构的,外交话语之所以能产生国际话语权,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所蕴涵的意识形态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同。从中国外交话语变迁来看,60多年来,中国外交中意识形态经由了从革命型意识形态到发展型意识形态的深刻转型。从中国外交话语特点来看,当代中国外交中和谐型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向是扬弃阶级性与体现人民性、包容多样性与富有批判性、保持民族性与赋有国际性。从中国外交话语传播来看,当代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推进理论研究、拓展话语平台和创新话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核心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媒体,围绕着这个核心,国际传播力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媒体自身的公信力、主流渠道、主流受众、主流信源、议程设置与框架能力,这五个方面同时也是媒体品牌的构成要素。加强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应从如下方面着手:争夺国际传播话语权,增强议程设置和框架能力;善用权威信源,提高我国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善用公共外交,促进我国主流媒体的对外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一切手段对我国展开意识形态攻势,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分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全球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加深,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多维场域环境的挑战。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面临话语主体呈现“一元主导”下的“多元参与”共生、话语载体呈现“再中心化”的多向互动、话语内容的大众化以及话语传播的自由开放等新变化。在当代语境中,要牢牢把握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为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提供有力支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引领群众、赢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的作用,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的思想、西方价值观念强势输入以及自媒体时代的挑战,使得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面对这样的情境,我们要敢于同各种思想进行对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做好意识形态隐性层面,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平等机制,从而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概念,“国际社会”具有两面性。从表面上看,“国际社会”是国际行为体之间开展合作的场域,应建构和维护国际秩序的公平正义,因而在国际交往中不应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和以意识形态划线;从本质上看,“国际社会”是国际行为体开展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博弈的重要场域,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性的关键是国际话语权,其实质是国家(或国际社会成员)的国际利益。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考察“国际社会”,有利于看清“国际社会”的本质,这对于深入理解国际热点问题和国际舆论的实质,特别是对于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建设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一  罗理章 《学术探索》2012,(12):157-159
近年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新媒体对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另一方面也使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诸多的挑战。高校可以从拓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渠道、提升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媒介素养、建立健全新媒体的工作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变转型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引起社会成员的思想活动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使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呈现空前复杂的状态.面对这一客观现实,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增强其影响力、凝聚力以及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竟争力,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17.
当前,由于受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种意识形态要想得到人们的认同,必须同时具备主体、客体、环境三个方面的条件。针对这三个条件,我们应该主要从提高民众的认知水平、增强理论的指导意义和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三方面来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空间的拓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实力的提升.为此,我国应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与创新,提升文化整合的能力,以开放的姿态参与网络对话.同时,面对不可避免的网络文化冲突,应保持理性自主,既要固守已有的网络阵地,又要不断扩大自身的网络影响,进而在网络文化的多元涌动中,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坚守人民性的价值取向,运用开放、自主、正当的策略,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散播于多元化的网络文化之中,使大众积极地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传播构成了研究话语权建构的重要视角。跨文化传播的本质是一种共享意义或是共享现实的建构,无论何种模式的跨文化传播,都是权力在话语实践过程中寻求正当化的过程。话语建构的动力来源于话语背后的权力,而话语则充当了这种权力结构正当化的手段。回顾国内外有关话语和社会建构主义话语理论的发展过程,厘清话语实践与话语权的建构关系,对中国对外传播实践中的国际话语权建构面临的问题、要素和建构手段进行阐述,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有其必要性。中国对外传播话语首先应尽量贴近社会现实,具有"大局"或是"宏观"意识。诚实、具体、平等、平和、全面的话语也许是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的最好模式与原则。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