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相关要求,其中对美育教育如何开展思政工作给予了指导性意见。即高校可以通过排演挖掘名家大师文化内涵的戏剧作品以此来提升师生的文化自信,为实现文化育人开辟新路径。从创排红色校史剧有助于打造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美育相结合的文化育人新工程,有助于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建立三全育人体系,引领高校文化育人这几方面来论述创排红色校史剧在高校美育课程思政教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艳 《南方论刊》2013,(2):73-74,72
思政教育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思政教育的形式较为简单,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地方文化,可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建设和谐校园。义乌地方文化中包含了"鸡毛换糖"的商业文化、义乌兵等多种优秀的思政教育资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择优选择教育资源、教学形式多样化、校园活动主体化,以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肩负培养国家合格建设者的重任,应充分结合高校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重视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这对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帮助大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目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通识课的课型发展具体要求,以文化自信与“课程思政”为理念完善课程建设,打造体系化课程,融入地方文化与学校特色,拓宽与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与途径,依据课程需要构建师资队伍,深入思考高校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8,(2):249-253
苏区文化是我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所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内在的文化属性,其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其内涵的文化属性对于现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苏区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进一步应用,必须加强对苏区文化内涵与作用的进一步深化研究,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先进性与正义感、激发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引导学生实践思维发展等方面加强苏区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校史文化属于高校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它是由历代高校师生在办学历史实践中传承和创造的、以校史资源为载体的一切有形和无形文化成果的总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引领资源、亲和化的实践经验、鲜活化的事实素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教科书”。在全面审视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然”与“实然”的基础上,遵循“应然目标——实然境遇——实践突围”的研究理路,对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学理探讨。坚守主渠道,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夯实主心骨,融入高校宣传矩阵;打通主动脉,融入高校学术研究;唱响主旋律,融入高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6.
大学的校吏校情蕴含着大学校园的文化精神,运用校史校情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河北省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本研究对省内部分高校弘扬校史文化的现状做了初步调查,从对校史文化的重视程度、认识情况、学生需求程度和弘扬校史文化的主要形式与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弘扬校史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发挥协同育人的功效价值不仅是一种理论建构,更是应对和解决诸多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研究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大学思政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融合是针对当前思政教育脱离生活的现实困境提出的,目的在于解决大学思政教学低效的问题.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必须坚持思政教育立足生活,构建层次丰富的思政教育目标;源于生活炼化现实性思政教育内容;结合生活完善多样性思政教育方法;贴近生活建时代性思政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的关系,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模式的选择.现代大学教育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它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大学教育都要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因此,大学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是对传统文化重新评价和批判继承的过程.所以说,借鉴传统文化思想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能够创新思政课堂教育,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素材;能够净化高校校园环境,为高校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柱;还能弘扬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分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现状,从三个层面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路径,即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合与渗透;创新传统文化传播载体,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教育感染力;强化思政课堂实践教育,重点强调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构建及道德培养。  相似文献   

11.
红色校史是生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文化资源。高校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校史,因地制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青年大学生深化对党史校史的认知,厚植爱国爱校情怀,进而投身建功报国实践。高校应持续探索将红色校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路径,加强理论研究,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实践渠道,协同多方合力,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相融性.它们具有共同的旨归:都是一种"三观"教育,都重视学生的德性涵养和人文素养提升.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活目前的高校思政课堂,因为课堂上讲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都有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背景.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辨析出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质量,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数字化发展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成为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实践手段。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将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在精神层面、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具有深远意义。有鉴于此,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化、师生互动等现实问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从价值意蕴的维度厘清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然性与应然性,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契合路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举措。高校钢琴课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理应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挖掘课程思政内容,推进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笔者结合高校钢琴课教学的特点,提出构建课程思政与高校钢琴教学一体化模式,从构建课程思政与高校钢琴教学一体化的意义、一体化的思路、一体化的举措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旨在培养有文化、有内涵、有修养、有格局的新型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锻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深厚的滋养。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及赓续民族红色血脉。学校、教师及学生也要发挥出协同配合的作用,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意义,畅通思政课堂、实践课堂及网络课堂育人的渠道,落实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是促进学生思想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有效保障。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其对教育的质量所发挥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可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成效。文章围绕系统思维角度下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在对评价体系的建构意义作出深入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当前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最后对评价体系的建构方法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林泽楷 《南方论刊》2022,(1):88-89,9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良好的生动性是其对新时代大学生产生理想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是发挥立德树人功效的重要前提.欲使高校思政课获得良好的生动效果有赖于生动法的施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论述给予高校思政课生动法的寻思与实践以方法论的启发:中国的历史文化是构筑高校思政课生动法的重要资源;讲好中国的奋斗故事是提振...  相似文献   

18.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技术为首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带来全新的技术与理念.高校应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理念,努力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中的精准思维运用到思政教育中来,从而实施精准思政.精准思政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精准教育、精准管理、精准服务.实施精准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一是要建立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二是要构建研判预测决策系统;三是要建构动态评估反馈系统;四是要建立管理协同保障系统.总之,要善于对思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精准分析,以思政教育资源精准供给等方面为抓手,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充分把握社会热点问题出现的契机,探寻其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开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结合的途径,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是非鉴别能力,提高其政治敏感性,也有助于改革思政教育形式,将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落到实处。这也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着力点。文章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既包括师生之间相向而行的"和"力,也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环境间的要素合力。高校思政课在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 "和"力与合力不足的问题,文章结合部分教师引领能力欠佳、部分大学生师生关系认知偏差,教育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方法的灵活性不够以及教育环境的和谐性不足等主要问题,就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需要提升主体素质,增强师生"和"力;优化要素配置,增强要素合力;整合"和"力与合力,共同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