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良别集版本源流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良别集一名《九灵山房集》,一名《九灵山房遗稿》。《九灵山房集》今存单行本有明正统十年刻本、清乾隆三十七年重刻本等,丛刊本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金华丛书》本等。《九灵山房遗稿》单行本有清同治十二年重刻本,丛刊本有《金华丛书》本等。戴良别集诸多版本其实一个来源,即明正统十年原刻本,其余各本皆由此出。  相似文献   

2.
石介(1005—1045年),字守道,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县)人,北宋初理学家、文学家,有《徂徕集》行于世。死后,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为其作墓志铭。《宋史》卷四百三十二有传。  相似文献   

3.
《明·李梦阳传》:“(梦阳)弘治六年举陕西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按,此误。李梦阳是弘治五年举人,弘治六年进士,其中进士年份明载于《明进士题名碑录·弘治六年癸丑科》。《空同集》(万历三十年邓云霄、潘之恒刻本)卷四十五《封宜人亡妻左氏墓志铭》:“逾年壬子(即弘治五年——引者),李子举陕西乡试第一,癸丑登进士第”,明言是弘治六年进士。又,《明史·选举二》:“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戍、丑、未年会试”,无特殊原因,皆照此办理。李梦阳即使未中弘治六年癸丑科,弘治七年(甲寅)无会试,故亦不可能在弘治七年中进士。《辞源》、  相似文献   

4.
徐熥年表     
徐熥(1560-1599),字惟和,号幔亭,闽县(今福州市)人。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十年三下第。与同郡邓原岳、谢肇淛及弟等重振风雅,著有《幔亭集》二十卷,编选《晋安风雅》十二卷。沈德潜《明诗别裁集》第九卷之后,选徐熥诗十五首,仅次于陈子龙和顾炎武;汪端《明三十家诗》,熥名亦在其中,足见徐熥在晚明诗坛的重要。本表简略勾勒谱主的生平事迹,不作考证,亦不详注出处。详细考证及出处可参即将由广陵书社出版的《徐熥年谱》。本表引用的《幔亭集》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二十卷本(缩微胶卷)。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九年,陕西省府谷县出土了宋人范圭写的《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以下简称《折可存墓志》)。原石现仍保存在府谷县。 府谷县在宋朝叫做府州,属于河东路。折家是匈奴族折兰氏的后代;汉化以后,世代统领蕃兵,“独据府州,控扼西北”(《宋史·折德扆传》),成为边疆上一个军阀  相似文献   

6.
清人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右丞年谱》(以下简称“赵谱”)、今人陈铁民先生《王维年谱》(以下简称“陈谱”)均将王维擢进士、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系于开元九年(721),这是正确的。王维于开元九年进士及第,除见《旧唐书·文苑传》外,唐姚合《极玄集》亦有是说;王维及第后释褐为太乐丞,可见《新唐书·文艺传》。以上均有史料为证。然王维于开元九年由太乐丞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二谱却未提出有力的证据。为此,作补证如下。《旧唐书·刘子玄传》曰:  相似文献   

7.
夏伯和三题     
夏庭芝,字伯和(一作百和),号雪蓑,又号雪蓑渔隐、雪蓑钓隐,元末明初曲家。《录鬼簿续编》有他的小传:“夏伯和,号雪蓑钓口(此字原缺)。松江人。乔木故家,一生黄金买笑,风流蕴藉。文章妍丽,乐府、隐语极多。有《青楼集》行于世。杨廉夫先生,其西宾也。世以孔北海、陈孟公拟之。”据此,他的散曲作品应是很多的,可惜现只存有两首小令(均在明钞本《青楼集》内。所幸有《青楼集》传世,夏伯和的名字才得以永不泯灭。  相似文献   

8.
孟浩然四题     
隐鹿门山孟浩然隐居鹿门的具体时间,向来没有成说。《新唐书》本传载:“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卷二○三《文艺传》) 又据《唐才子传》,张子容与孟浩然同隐.其张子容传云:“初,(张子容)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诗篇唱答颇多。”(卷一)检孟浩然集有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据明铜活字本)诗,证明张子容确实曾经隐居过(《唐才子传》既言其隐鹿门,白鹤岩  相似文献   

9.
陆萼庭先生在《迎天榜传奇作者考》一文(载《戏曲研究》第35辑)中,考定了《迎天榜》传奇的作者是清初太仓人黄祖颛(字琐传).陆文论证缜密、抉发精微,并据《黄琐传墓志铭》,考知其卒于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惟推测其生于崇桢元年(1628)前后,则未确.  相似文献   

10.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 一岁 本年叔伦生。 权德舆《朝散大夫容州刺史戴叔伦墓志铭并序》云:“维贞元五年夏四月,……以疾受代,回车瓯路。六月甲申,次于清运峡而薨,春秋五十八”(《文苑英华》九五二,下简称《权志》)。梁肃《唐故朝散大夫都督容州诸军事容州刺史本管经略招讨使兼御史中丞封谯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戴公神道  相似文献   

11.
汪全泰及其著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全泰,字竹海,号子纯,又号铁孟居士,人称大竹先生。生年不详。关于江全泰的籍贯,有四种说法:其一,(周氏遗书)卷九“子纯问政”章注日:“子纯出婺州汪氏。”“婺州”原为浙江金华县治。其二,王季樵《铁孟居上诗钞·序》云:汪全泰“派传越国,著籍真州。”“真州”即江苏仪征。其三,《友声集》丛书本《铁孟居士存稿》署“仪征汪全泰大竹著”,《(续纂)扬州府志》卷九《汪全泰传》亦称之为仪征人,刘大绅所编《龙川先生诗钞》附录二《汪大竹先生诗一首》亦题日:“先生真州人”。其四,《龙川夫子年谱》载“婺源汪大竹,故积学…  相似文献   

12.
杨黼的“白文”《山花碑》是早已闻名于中外了,但是产生在同一时期的另外一块足以和它媲美而且极有研究价值的“白文”《赵坚碑》却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一、《赵坚碑》简介及其他 杨安道作的《故善士赵公墓志铭》,简称《赵坚碑》,刻于明景泰六年(公元1456年),是作者写来追悼赵坚的十首“白文”哀词。词中那种既哀死者亦复自哀的情调,  相似文献   

13.
《诗集传》注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朝以后,朱熹(1130—1200)的《诗集传》(下简称《集传》)一直是国内外读者学习和研究《诗经》的一部重要参考书。《集传》之所以能广泛流传,原因是多方面的。单就编写体例和注疏方法上说就有许多独特的地方。本文打算就《集传》的注音问题作些探讨。本文所用《集传》的版本:一,1958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的,由该局上海编辑所根据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的宋刊本校改的新辑本;二,1977年10月中华书局香港分局根据1962年2月港版重印本。本文考察《集传》的注音,全部以国风160首诗为主,同时也参照了雅和颂。这不单是因为国风是我国古代民歌的优秀遗产,还因为它比雅、颂较为口语化,押韵的频率也比雅、颂都更高,更便于作语音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孟东野条称:“郊字东野……贞元十二年李程榜进士,时年五十矣。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蓊翳,下有积水。郊间往坐水旁,命酒挥琴,徘徊赋诗终日,而曹务多废。县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辞官家居。”解放前后的一些年谱、文学史,多用“辞官”之说。证诸史籍,这种说法是不确的。《唐才子传》中所说的“辞官家居”,不见于新、旧《唐书》的孟郊本传;亦不见于更早的《贞曜先生墓志铭》。韩愈写墓志铭,常因过分颂扬死者而遭后人批评。  相似文献   

15.
《广清碑传集》问世于丁苏州大学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钱仲联教授,在从教七十年、并九秩大庆之际,苏州大学出版社推出钱教授多年积储,广博收罗材料,精心经营主编之《广清碑传集》。清代碑传总集,凡四种:钱谦益《碑传集》、线条孙《续碑传集》、闲尔昌《碑传集补》、...  相似文献   

16.
《故马公墓志铭》的历史价值马兴东《故马公墓志铭》故公字哈只,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祖拜颜,祖妣马氏。父哈只,母温氏。公生而魁岸奇伟,风裁凛凛可畏,不肯枉己附人,人有过,辄面斥,言无隐。性尤好善,遇贫困及鳏寡无依者,惟保护给,未偿有倦。公已故,乡党...  相似文献   

17.
苏颋,字廷硕。京兆武功人。(今属陕两省武功县)《全文》卷222张说《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音菩萨像颂》(简称《张颂》):“武功苏君,名颋,字廷硕。”苏颋《赠礼部尚书褚公神道碑》:“武功苏颋”。十四代祖苏则,魏侍中。清苏廷玉《校刻苏许公文集序》(简称《苏序》):“绰公之九世祖为魏侍中,讳则。”  相似文献   

18.
(一)苏轼的美学思想——天机说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说,东坡先学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悟为文之道。这就是东坡常提到的天机论.无征不信,且随手举几条:“画日者常疑饼,非忘日也.醉中不以鼻饮,梦中不以趾捉,天机之所合,不强而自记也.居士(按指画家李伯时号龙眠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相似文献   

19.
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优秀的爱国诗人。“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刻《文山先生全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除集杜诗二百首大多算不得创作外,他的重要诗作都收在《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中,加上早期诗作,计七百首,是一笔值得珍视的文学遗产。他  相似文献   

20.
黄庶,是黄庭坚的父亲。历代评述黄庭坚的家学渊源,有云:“庶为山谷之父,江西诗派之所从出,读山谷诗者,不可不溯其先河也。”(李之鼎跋《伐檀集》)又有云:“公,山谷公父,今读其诗文,雄奇峭拔,令人意境一新”,“愈识渊源之有自”。(胡镌德《伐檀集》跋)但黄庶宋史无传,仅《艺文志·集类》书目中载,“黄庶集六卷。”而元、明以后,公私藏书都无此书目,可见早佚。今只有他的《伐檀集》二卷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