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解析莎士比亚《雅典人泰门》一剧故事框架、情节线索及人物形象,探究这些形式要素的意涵,并进而理解莎士比亚的写作意图,亦即政治与人性的复杂关系,以及何为政治的亘古难题.泰门违反人性,艾帕曼特超越人性,阿尔喀比亚德保护人性,也即分别是反政治者、超政治者和政治人.进而,政治是人世最重要最急迫的事物,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引导了对政治的不同理解.因此,莎士比亚虽然以泰门为主要人物,同时以此名字命题,其意图把对人性的极端理解引向适度的理解、政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孟姜女故事在不断的重写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丰富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悲剧文化。本文主要从文化符号学视角分析苏童小说《碧奴》的悲剧文化意象和悲剧内涵。首先从悲剧特色入手探析小说对孟姜女故事的传承,然后从文化符号学角度分析文本对碧奴悲剧的建构,并进一步探究"碧奴式"悲剧的文化内涵。最后总结孟姜女故事重写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二十世纪初俄国宗教哲学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中,舍斯托夫(1866—1938年)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位,他的怀疑的和反教条的哲学研究风格以及他对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悲剧性命运的全力关注都使他显得与众不同。如果说俄国哲学游离于世界哲学的主流之外, 相似文献
4.
5.
《红楼梦》以大观园为核心场景,以贾宝玉为主人公,以宝黛之恋为贯穿全书的红线。本文从大观园、贾宝玉和宝黛之恋三个意象层面探讨《红楼梦》的美学意蕴。《红楼梦》在虚实交融的叙事中,以极切实又极奇幻的笔法,展示了一出以贾宝玉为中心意象的凄美而炽烈的人生戏剧。在熔铸多元文化精神的前提下,对庄子哲学的生命精神的阐发,是《红楼梦》的美学意蕴之真谛。本文认为,阅读《红楼梦》,解析贾宝玉,都须从反面-即庄子哲学的"无用之用"-着眼。这无用之用,就是自我生命的真实和自由,扩大讲,就是世界的生机和无限。 相似文献
6.
《老残游记》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残游记》的文化意蕴魏泉《老残游记》这部小说向以“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而闻名,以往的论者也多从“政治小说”这一角度来研究和阐发这部书,此外兼及其白话文字的雅洁流畅和写景状物的生动传神等等。虽也有人称其为“文化小说”,但从总体上说,文化的视角仍是《...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详于言山、言水,略于言海,谓之“山海经”名似不正,故辨之。(一)由《山经》五方山系的走向状况及所述山名可考可知者,可以肯定《山经》所载之地域为今之南起江、浙,北至豫、晋,西起陕,东至鲁的多山丘陵地带。而《海经》并非言“海”,所谓“海外”、“海内”之“海”是被作为欲述主体的“位置”的“座标”,其本身并非“主体”。《山经》、《海经》所载“山北海南”的地貌特征符合中国“西北高而东南低”的地理特点,此实为远古先民对我国古代疆域原貌的真实记录,非“虚构的神话”。(二)古人关于“方位”有三类体系,即“四方体系(东南西北)”、“五方体系(东南西北中)”、“《河图》、《洛书》体系(北东中西南)”,其中,“四方体系”、“五方体系”乃东部初民“天象观感”的“自然主义”产物,“《河图》、《洛书》体系”是从哲学义理角度对人类文明所作的精辟概括。《山海经》采用“四方”“五方”体系,尤其是《大荒经》用“东南西北”体系,可征《大荒经》为《山海经》的最初文本。(三)《山海经》之“始态”只是“图”,是太古初民之岩画的摹本。“文”后图而作,是对“图”的直观的描述与解释。《山海经》成书的历程是:初“由图生文”(“图文异处”)、“图”亡“文存”;复“由文生图”(“图文异处”)、“图”再亡而“文犹存”;再“由文生图”(“图文合壁”)。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的《长恨歌》,就其诗的表层文化意蕴而言,指陈时事,表达作者在封建统治面临危机时希望以诗谏君,上达天听、下启愚顽,以鉴君主“惑色”废政;就诗的深层文化意蕴而言,作者以艺术真实对历史、人生、婚姻和爱情进行诗化剖折。《长恨歌》唱出了作者对唐朝盛世的咏调与哀挽,唱出了人生的无常、短暂,同时也有对爱情的赞叹以及对文士婚姻的反讽 相似文献
9.
论《边城》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边城》的美学意蕴深邃幽沉,其具体表现为:在近似原态的人物故事中追求新的、健全的、理想的生命存在形态;在现实与“梦”的结合中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在理想人生与理想社会的描绘中寄托了作者改造民族精神性格的愿望;其忧郁色彩还让读者在诗意般的美感享受中感悟到人生的某些真谛。 相似文献
10.
从《雷雨》中的悲剧意识我们看到了曹禺创作早期灵魂深处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探询。透过作品主人公悲剧的生存情形及其独特的奋争历程,我们体悟到了男权主导下的物质、阶级社会中人性的弱点和光辉,也感受到了曹禺对人类生命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1.
冯英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6):89-92
文学经典《庄子》一书具有丰富、多元的审美意蕴,其审美意蕴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自然界与社会中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具体肯定而抽象否定;他以丑为美,审丑是为了审美;他推崇自然之美;但重视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性美的结合。创作主体、接受客体、文本及世界是《庄子》审美意蕴形成的主要原因。《庄子》审美意蕴的价值应一分为三:一是庄子创造出来的审美意蕴价值;二是《庄子》文本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蕴价值;三是读者接受视野中审美意蕴价值。三者异质同构,分别从不同方面共同建构了内涵丰富、审美价值多维的《庄子》文本。《庄子》用文学的、艺术的形式探讨形而上的哲学和美学问题,阐释"人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国古代小说是“史”的分支,因此,封建正统文人评论小说,基本上以历史著作的真实性程度为标准,他们把优秀小说誉为“补正史之不足”或“某朝之实录”。直至清代,仍有这种以史评文的余风,《聊斋志异》是部谈狐说鬼的小说,却也有人评为“淋漓载笔, 相似文献
13.
论《浮生六记》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创作的一部自传体文言小说。沈复,字三白,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出生在苏州一个“衣冠之家”,自19岁起长期以幕僚为职业,中间曾易儒为贾,足迹遍涉大江南北,尝远渡琉球。其人擅丹青,工花卉。对盆景园艺也很在行,称得上一个富有才华、个性鲜明的艺术家,只是一生坎坷、落寞无名。46岁那年,他满怀着对亡妻的悼念和对半生多姿多彩生活的追恋,写下这部“凄艳秀灵、恰神荡魄”的小说佳作。 相似文献
14.
屈原改编的《九歌》塑造出了新的有个性的神灵形象,并以此作为象征手段,真实地反映了楚国的社会生活与民情风俗,同时诗人在对祭祀的神灵形象的描绘与赞颂之中,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愿望;在对神与神、神与人之间悲欢离合的情节和缠绵悱恻的恋情的描写之中,也隐约地寄寓了自己的身世遭际。 相似文献
15.
《伤逝》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涓生是故事积极的述说者,在他虔诚的忏悔之外,还存在另一个声音为自己辩解;子君则始终沉默在故事的背后,她丧失了对故事指示性的控制,处于消极、被动的尴尬境地;作者鲁迅的叙事态度无论是否与涓生的叙事态度保持一致,小说的叙事方式都客观地展现了人物灵魂的最深处。 相似文献
16.
17.
论《朝花夕拾》的文化意蕴龚钢,赵妙青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探索,始终是与国民灵魂、心态、性格的改造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思想课题。鲁迅写于1926年的回忆性的散文《朝花夕拾》,从某一角度看,也正是从“立人”的目标出发,以自身的生命体验向国人进行文化启蒙的作... 相似文献
18.
佛性就是被夸大了的人性.佛性论将人与人性提升到佛与佛性的高度,曲折地呈现出<坛经>的审美理想.<坛经>的自性自度的解脱观、顿悟见性的修行观以及无念为宗的思维观,实质是以禅的方式所表述的人的一种精神解放,这在中国佛教史、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