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杨 《现代妇女》2014,(12):279-279
纪录电影自诞生以来一直伴随着人类,纪录电影就像我们人类生活的一面镜子,能映照出我们生活的本质。中国学者和纪录电影创作者对于此种影片的追求一直在持续。纪录电影的真实性一直也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纪录电影的审美也很重。  相似文献   

2.
转型中的中国电影:制度与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制度建立在制度的构建者对电影是什么的判断基础上,特别是,当电影还没有作为应当经由市场来进行安排的时候更是如此,因而,中国电影制度,包括电影行业(制作、发行、放映以及相关服务)准入制度、电影产品(摄制、公映)准入制度的形成和改变,都源自于执政者对于电影的认知。实际上,直到现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年龄群、不同的社会阶层与角色,都会对电影有不同认识,从而影响甚至决定着电影制度。而中国电影制度的复杂性,恰恰源于人们对于电影认知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最为活跃也最有成就的时期之一。1933年,伴随着新兴电影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以黄嘉谟、刘呐鸥等人为代表创办了《现代电影》杂志,它以介绍中外电影知识、理论和最新动态为主要内容,曾刊登了不少理论性较强的文章。虽然曾引发了"软硬电影"的重要论争,但客观上讲它也是一本较为纯粹的电影理论刊物,其内容更加接近世界先进的文化观念。罗伯特·C·艾伦在《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曾说过:"评论话语为电影史学家建立起过去某个时期主流电影风格的规范程度。但是当评论家碰上一部‘与众不同’影片时,也就是说,当影片并不完全适用于标准评论话语所习惯的参照框架时,那些规范的限度也就暴露出来了。"显然,软性电影在当时的"特立独行"受到了左翼影评人强烈批判,但从侧面来讲,左翼电影着重强调"内容"的这个限度也掩盖了所谓的"软性电影"中所蕴藏的先进文化。因此,在双方评判的标准问题上就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将电影本身类型化是当下电影拍摄及电影市场首先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这不仅仅可以简化电影创作流程,还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为电影发行及电影宣传提供一个有效的参照标准。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依照某种类型片所提供的叙事元素,来进行整个故事行进模式的架构是电影类型化在创作领域的功能;在发行及宣传领域,依照不同类型的电影制定不同的方案,以便获取更大的市场,是类型电影在文化艺术商品化社会环境中所体现的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是中国承前启后的一段电影的特殊历史时期。它以题材的丰富性、中国电影人对于电影事业艺术的深刻探究和先锋体验式的尝试的独特性屹立在中国电影史册上。在这个期间中国各大电影公司相继成立,并且初具规模。期间中国以"明星"为首的民族电影公司也积极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红伶 《女性大世界》2005,(11):56-56
程亮的正式身份是电影导演,私底下是铁杆影迷,拍短片、开专栏、策划网站、三头六臂、精力旺盛。和这样的人侃电影,分享艺术,是无比幸福的事情,更何况是他最为欣赏的法国电影,自然滔滔不绝,尽显赤诚。啧啧雷诺阿的完美驾驭,神往戈达尔的天马行空,发现卡拉克斯才是王家卫的美学恩师,门户流派,娓娓道来,从浑然天成的《精疲力竭》又唱又跳的《瑟堡雨伞》,到一半悬疑,一半溃漫的《八美千娇》影迷痴恋,真情流露,而那些深奥的专业知识,如声光色影,推拉摇移,也能在他言语的洪流中激情喷薄,而不会让你的耳朵感觉无趣。  相似文献   

7.
这一届柏林电影节上,王小帅的《左右》再擒银熊,在宣读获奖感言时,他以“相信电影,相信爱”为开场白,说“我将会继续坚持拍最好看的电影。”我想,王小帅在出征柏林之前一定抱有足够的信心,毕竟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独立电影在欧洲电影节上备受青睐,有报道称“中国最优秀的电影都是在三大电影节上让世界知道的,它们真正代表了中国身后的文化底蕴,也使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蔡理 《老人天地》2010,(9):48-48
百岁老人汤晓丹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艺术家。他已在影坛驰骋了大半个世纪,从22岁独立执导电影《白金龙》起,已经拍摄了五十多部影片,是内地电影导演中拍片数量最多、影片样式最多(纪录片、戏曲片、战争片、歌舞片等)的一位。  相似文献   

9.
塔娜 《现代交际》2010,(11):47-47
电影片名的翻译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种综合艺术,本文通过近十年以来丰富的华语电影片名英译例子,探寻了最新华语片名英译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归纳了主要华语片名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电影学的学科版图谈起:正如罗伯特·艾伦的那句话"任何一种严肃的学科研究都必须界定并不断重新界定它的对象、目的、范围和方法。"那么,电影学必定有它的学科研究对象、目的、范围和方法。电影学的学科版图便可从电影制作与电影研究、电影理论、电影批评与电影历史、电影史划分开来。  相似文献   

11.
黑社会到底是啥样,我确实不知道,也就是在电视电影上看过,现在根据以往看电视电影留下的印象,仔细一对比,嘿嘿,做业务员还真和混黑社会一个样,不相信我就分析给你看看!  相似文献   

12.
周丽蕊 《职业时空》2008,4(9):117-117
近年来,世界电影事业迅猛发展,各国间电影交流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大量的英文电影。因此,对外国文学作品及电影的翻译以及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也愈来愈引起翻译工作者们的关注。尤金·奈达(Eugene A Nada)提出了翻译的常用标准,就是动态均等即目标语给观众带来的效果应该与源语言相似。以此来判断翻译的好坏,并且指出翻译的任务就是传递信息,再现源语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影像是所有艺术之母。我之所以被电影吸引,应该说是因为影像总是让我着迷。不管是摄影还是绘画,我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像的控制,以至于最终走上了从影之路。然而,我之所以当上电影导演,并不是因为电影是一种更完整的艺术,或者如人们常说的是一种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14.
颜俊 《现代交际》2010,(11):35-36
修辞是有效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英文电影歌曲中适当地使用修辞可以使歌曲曲调和谐、节奏优美、意义悠远,从而使电影作品的人物形象更逼真,故事情节更引人入胜,主题思想更发人共鸣。本文主要分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听众颇为熟悉的英文电影歌曲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家茶座》2010,(3):F0002-F0002
这是一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一部从头至尾几乎在一个场景里拍摄的电影。看完这部电影.不禁要问,当你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时,你会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6.
王艳萍 《现代交际》2010,(11):114-114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商业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利润的刺激。但是,艺术过于商业化必然会失去其本身所独有的魅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一定会在商业化和艺术化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相似文献   

17.
陈瑶 《女性大世界》2006,(8):146-147
“电影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电影艺术观的革命.因此.无论是观赏影式还是制作方式,未来的电影都将是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18.
张彦 《职业时空》2008,4(3):113-114
一、网络电影的涵义及其发展 电影曾一度受到电视的冲击,但庆幸的是,电影在电视的冲击中,却并没有被取代。现在,网络又给电影带来了新的生机,这对全世界电影人以及数以亿计的影迷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电影之所以未能被电视取代,是因为电影能不断汲取最新科技的营养,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艺术生命。网络电影正是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网络给电影注入生命的活力。真正的网络电影参与性极强,首先可以从网上下载标准化的电影软件,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剧情。  相似文献   

19.
爱在电影里     
有时生活的某个细节,就如电影里那个栩栩如生的画面。曾经有的和未曾有的都能在电影里找到,这是我们喜欢活在电影里的原因之一,在电影里我们可以任意选择各种在现实中无法体验到的生活和感受,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和灵感,就这样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生活着。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亲笔给老顾写信,对他的奉献精神表示敬佩和支持。 今年73岁的顾泉雄,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36年的职业生涯中共编导、拍摄了200多部新闻纪录电影,其中《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夜上海》等20多部片子曾获得过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等国内外多个奖项。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他拍摄的新闻纪录片,退休后,老顾从电影厂花2万多元买回电影拷贝,不畏艰苦,长途跋涉,在夫人的陪同下到全国各地免费放电影。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老顾的足迹遍及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十多个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