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在我国道德问题的研究中,主张道德具有继承性的观点,特别是主张剥削阶级的某些道德也可以批判继承的观点是处于被批判、被否定的地位的。在这种情况下,道德的人民性、民族性统统都被否定了,无产阶级道德便被说成是可以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独立存在和发展的东西,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在这里,我们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最近,广东哲学学会举行了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的座谈会。会上,除了对吴晗同志在《海瑞罢官》,《论海瑞》,以及他在谈道德的三篇文章中所宣扬的封建道德进行揭露和批判外,还就剥削阶级的道德能否批判继承的问题初步展开了讨论。现将在讨论中的几种不同的意见整理如下: 一、认为剥削阶级的道德只能打倒,不能继承。理由是:第一、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从一定阶级的利益中直接引伸出来,并为其服务的。封建道德作为地主阶级的行为规范,是直接地从封建地主阶级利益中引伸出来的,是为地主阶级的利益,为巩固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他们用以统治农民的精神武器。而无产阶级的道德则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中引伸出来的,是为反对一切剥削制度和私有制服务的。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道德,各有不同的好、坏,善、恶的标准。无产阶级革命不但要同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过去遗留下来的种种旧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因此,必须同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实行彻底的决裂,而绝不是要去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中,历史工作者能够做那些工作呢?我想,要宣传中外历史上的优秀的精神文明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能凭空建设,它要吸收和改造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件事涉及到如何对待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问题。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道德,无产阶级对待它们只能批判,不能继承。我想这个意见值得商榷。我个人认为有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道德继承性问题的讨论,主要分歧不是道德有无继承性的问题,而是无产阶级道德对历代统治阶级道德是否能够批判继承的问题。历史与现实中许多事实都能证明,无产阶级道德不仅与历代劳动人民的美德有继承关系,而且与历代统治阶级的道德也有一定的联系。固然,不同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有质的区别,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由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道德的发展和进步又说  相似文献   

5.
六十年代在我国学术界曾经就道德继承问题展开过一次大讨论,有哲学、历史、文艺界的许多同志参加,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这次讨论,是由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同志一九六二年五月、八月在《前线》杂志发表《说道德》、《再说道德》两篇短文开始的。当时,围绕着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的关系、继承什么和为什么可以继承、怎样继承等问题,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本来是一场正常的学术讨论。可是,到了一九六四年夏季,在林彪极“左”路线的影响下,凡是主张剥削阶级道德论中有某种东西可以批判继承的意见,都被当作修正主义观点,同“合二而一论”、“让步政策论”、“人性论”等等一起,被列为批判的重点。在当时,笔者也因为曾经在一九六三年十月六日、七  相似文献   

6.
试论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杨浩文重视和研究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几年,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纰漏和不足。本文结合分析“传统论”倾向的一些观点,就道德遗产批判继承问题...  相似文献   

7.
剥削阶级的道德与被剥削阶级的道德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无产阶级的道德与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之间是否也具有历史继承关系?这是一个老问题.六十年代我国学术界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的争论,从实质上说也就是这个问题.我认为,道德的阶级性,并不排除对立阶级道德的联系性;无产阶级的道德虽然主要是与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道德存在着历史继承关系,但是对于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也并不是全盘否定和一概排斥,也有着一定的、不可忽视的历史继承关系.本文试图对这种关系谈一点浅见,以就教于各位  相似文献   

8.
我只上过四年小学,不会写文章。不过,我读了吴晗同志关于道德问题的一些文章后,感到非常气愤,他竟然要我们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去“吸取”和“继承”封建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说什么封建阶级道德的“忠”、“孝”、“诚实”、“勇敌”、“雄心壮志”等都可以继承,而且可以移用到今天,还说什么“勤劳”、“刻苦耐劳”也是封建阶级的道德;什么资  相似文献   

9.
传统道德资源与现代日常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道德在现代中国长期被否定 ,社会主义道德要“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提法 ,表达了我们社会对这一问题的最高肯定认识 ,但承接什么 ?本文认为传统道德中的个体修身道德、家族道德、社会及行业道德中的合理因素可以直接为变化了的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所继承 ,而封建的国家政治伦理是应该抛弃的。如何承接 ?第一 ,要坚持深入持久地开展传统美德的宣传教育。第二 ,要用各种实践方式广泛深入进行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第三 ,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 ,批判继承 ,创造转化 ,实现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的对接。第四 ,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美德 ,我们还要注意吸取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道德,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彻底否定历史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道德的前提下,在续承历史上的优良道德遗产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人类迄今最先进的道德。《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类文明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必然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并要同各种腐朽思想作斗争”。批判地继承历史上的道德遗产,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对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是思想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除“新儒家”和“全盘西化”论者外,大多学者都主张批判地继承,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批判继承”本身只是一种方法而不是标准。因此,对传统道德究竟应批判继承些什么、怎样去批判继承、以什么为标准?似乎至今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对于这个问题,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12.
作为无产阶级的道德体系,中国革命道德以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为指导,并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而产生、发展和完善。同时,它又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对中国传统道德进行了批判继承和创造性的超越,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崭新的道德体系。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塑造当代中国国民人格的基本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3.
在《史记》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认为司马迁的道德观是进步的,他站在被压迫阶级方面,揭露与批判了封建道德的虛伪性。如有人说:“司马迁指出当时有两种道德,一种是有财富有权势的人的道德,一种是被压迫者被统治者的道德。”又说:司马迁之反对封建主义的道德律,居然敢于给道德范畴打上阶级对抗的烙印,这的确是前无古人的创见。”有人则说:司马迁“不仅区別了不同阶级的道德,而且是站在被压迫阶级方面猛烈的攻击压迫阶级道德,这是他的道德观点的非常进步的一点。”有人更说:司马迁“怀疑封建统治阶级所谓圣贤和所谓仁义道德。而从实际出发,‘已饗其利者为有德’,肯定了另一类人  相似文献   

14.
在批判“民族虚无主义”的过程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研究,这是建设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为此,本文拟从原则和方法的角度,就传统道德文化的批判继承及其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作一初步分析,以求正于同仁。  相似文献   

15.
一何怀宏博士有一个发问 :如果没有上帝 ,道德何以可能 ?① 虽然是借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某主人公之口提出的 ②,但通过把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概括为一个相反的命题“如果没有道德 ,上帝何以可能 ?”以及对这一命题隐晦的怀疑 ③,我们似乎有理由相信 ,那发问也是何怀宏自己的道德思考。在另一部小说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这个发问进一步演绎成 :假如没有上帝 ,是否一切事情都可以做 ,一切行为都可以允许 ?并回答说 ,“既然没有灵魂不死 ,就没有道德 ,一切都可以做”④ ,以此对 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黑暗堕落的现实进行了理性的鞭挞。于是 ,这让…  相似文献   

16.
(一) 无产阶级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继承和借鉴在无产阶级文化的建立、发展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在文艺领域内,无产阶级的继承和借鉴涉及形式的各种因素和内容的各个方面。这些问题,我们都已有专文论述。本文所要着重探讨的是:继承和借鉴涉及到多大范围是一回事,在这个范围内究竟继承和借鉴些什么东西、怎样进行继承和借鉴,又是另一回事。无产阶级的继承和借鉴,是批判的继承和借鉴。当然,和“四人帮”的“大批判”有着  相似文献   

17.
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的讨论,是围绕着统治阶级的一些具体道德规范(如封建道德的忠等等)能不能继承而展开的,讨论开始,大家对阶级社会里道德有阶级性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是,如何理解道德的阶级性,却有分歧。有人以为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便得出“所谓阶级道德,在一般情况下,也就是统治阶级的道德”的结论,多数同志对此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无产阶级文化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全部知识的合乎规律的发展。继承和借鉴是建立、发展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必要条件。这一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和借鉴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已有专文论述。太文所要集中探讨的问题是:无产阶级应当从哪些方面去批判继承和借鉴,或者说,无产阶级批判继承和借鉴所涉及的范围有多大?  相似文献   

19.
<正> 1963年和1964年我国学术界曾开展一次道德问题的讨论。64年春,山东大学就岳飞爱国主义能否继承问题也进行过争论。后来,林彪、“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推行一条极“左”路线,把道德问题划为“禁区”,把坚持正确意见的同志,打成“修正主义”分子,致使大家不敢或不愿接触这一问题。一场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社会道德风尚遭到严重破坏,由无产阶级革命家树立、培植的共产主义道德传统被抛弃,打、砸、抢成风,造成社会极度不安,人们在巨变中深刻地认识到道德的社会价值。在当前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又涌现出许多新的伦理问题,因此继续把道德继承问题搞清楚,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六二年,吴晗同志连续发表了《说道德》、《再说道德》两文以后,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场道德批判继承问题的讨论,从一九六三年八月起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这次学术讨论,名为讨论,实际上是对坚持道德批判继承论的同志进行学术批判,所以对一些问题并没有展开认真的讨论,因而也谈不上解决。学术上的问题,只有开展认真的讨论,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解决。真理越辩越明。因此,把以往讨论过的问题重新提出来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问题很多,而篇幅有限,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错误和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