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堉华 《九江学院学报》2010,29(1):100-102,109
拟声词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构词法,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的拟声词。本文从它的分类和句法功能入手,阐述了英汉语拟声词的分类及用法,并根据拟声词的特征提出了英语拟声词的认知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英语拟声词出发反思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绪尔表示:拟声词为数甚少,而且也不是语言系统的有机成分,只是部分约定俗成的模仿.本文以英语拟声词为例,经论证得出:拟声词并不少,而且它们是语言系统的有机成分;部分约定俗成的性质并不妨碍它们证明拟声词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由此得出结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3.
拟声词又叫象声词(Onomatopoetic words),是某种特定语言中用来模拟自然或认为声音的词项。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拟声词,并且呈现出诸多共性和个性。本文从语音、句法功能、修辞功能等方面对英汉拟声词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了解和掌握英汉拟声词各方面的差异,不仅能够丰富我们修辞学方面的知识,拓宽我们的知识面,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4.
汉语和英语中的拟声词都很发达,且有诸多方面可供比较:语音结构形式及重叠形式方面,英语拟声词单音节占优势,汉语拟声词则双音节和多音节占优势;汉语拟声词重叠形式比英语更为丰富。音节结构方面,英语拟声词为了达到更逼真的模拟效果,往往可以突破音节结构规则的制约;汉语拟声词则严格遵守汉语音节结构规则,不会随意突破。语义转移路径方面,英语拟声词名词性转义和动词性转义发达;汉语拟声词则主要表现为形容词性转义发达。这些比较不仅可以凸显英汉拟声词各自的特点,而且兼具语言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中拟声词都是对自然声音的模拟,但是由于两种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汉语和英语的拟声词各有各的特点;汉语拟声词和英语拟声词的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英语拟声词在文章中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拟声状物表情达意的特殊修辞效果.因此,在学习英语和从事翻译时就不能不注意拟声词在这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有何不同,并进行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6.
拟声不仅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修辞手段.英语拟声词的拟声方式有基本拟声和次要拟声.本文主要分析英语拟声词语音与词义结合的自然客观性和丰富复杂性,希望能增强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言、思维的认识,提高词汇习得与阅读赏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语音结构和修辞功能看英汉拟声词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声词在英汉语中既是重要的构词方法,也是常用的修辞手段,但在不同的语境下仍存在差异。从语言结构上看,汉语比英语中的双音节和多音节拟声词更多,而且构建起了集声、韵、调于一体的音韵系统;从修辞功能上看,两者都可渲染气氛,增强韵味及节奏;此外,汉语拟声词还具有双关和增强形象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拟声词有相似之外,又各具特色,而且这种异同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英语拟声词非常丰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动词拟声词。汉语拟声词比较接近所模拟的生物与非生物的声音,表达方式也比较直接、灵活。  相似文献   

9.
汉语、英语拟声词异同探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拟声词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现象。拟声词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汉语和英语词汇,增强了它们的表述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文字音响的渲染起到了理想的修辞作用。拟声词用声音反映知觉与意识,形成声音与知觉之间的呼应与共鸣,使很平凡的句子变得生动、鲜明、逼真,从而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因此,人们研究探讨英、汉语拟声词,分析比较它们的共性与个性,通过对比加深对它们的了解,将对英语和汉语的教学与翻译工作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谈拟声词     
英语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它不仅数量多,而且最为活跃,研究英语词汇是研究英语语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英语好多词是通过模拟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而构成的,语言学家们把这种构词法形式统称为拟声法,把用拟声法构成的词统称拟声词,本文旨从拟声词的类别、构成特点和修辞作用三方面谈一些关于拟声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广告英语中词汇歧义的语用价值及其翻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汇层面上的歧义是广告英语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从同音异义词、一词多义词(同形异义词)、词类转化和英、芙英语用法不同引起的歧艾等方面对词汇层面上歧义构成以及其语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词汇歧义的多重含义及广告英语翻译的目的基础上,从契舍译法、拆译法、套译法、变通译法和补偿译法等方面对广告英语词汇歧义的翻译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两个假设:1)腓尼基文字可能起源于古埃及文字,2)后出现的文字是在批判性继承先前出现的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推论希腊/拉丁/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西方历史上,文字的创造工作被认为是神圣的﹑是被极少数人垄断的﹑是严格保密的,并且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这两个因素造成了英语字母仅仅表示声音.破解英语字母的表意,可以从单词入手反向追溯,因为单词是文字创造者的最终思想产品.为了说明先后出现的字母音素文字之间的批判性继承关系,文末给出了一些单词实例.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中英文基本颜色词的区别,重点总结了英文颜色词在政治经济术语中的应用,指出在翻译颜色词时,不能仅从语言表层意思入手推测含义,而是应该从语言背后所表达的独特文化内涵中去准确理解源语信息,并根据等效翻译的原则提出具体的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14.
英汉仿词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英语和汉语都有仿词,二者有同有异,都存在近似仿词、反义仿词、空间仿词、色彩仿词和数字仿词,但英语中有词缀仿词,汉语没有;汉语中有音仿,分同音仿词和近音仿词,英语中没有。通过比较,来加深这一修辞现象,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彝族预科生对词汇的掌握和运用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对词汇的记忆不牢,容易遗忘。针对这个症结,笔者建议在大学预科英语词汇教学中采取三种行之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词缀法和拆分法)去帮助彝族预科生防止遗忘,从而达到持久地有效地扩展英语词汇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各有自己语言的特点,词语存在不同的对应关系。从语言学角度入手,对英汉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英汉词汇互译的情况,以期为句子、语篇翻译奠定坚实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英汉词语之间存在完全对应、不完全对应、多重对应、相反对应、不能对应等五种情形。  相似文献   

17.
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探讨了英语词汇的一些属性 :功能词与实义词 ;词典单词和语境单词 ;词汇的语音意义和词汇的语法意义 ;词汇的语义关系和词汇的文化涵义 ,旨在寻求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为汉语和日语提供了大量外来语。在分别考察汉语和日语中的英源外来语的基础上,通过汉日对比分析,从发音、词义、词性以及复合方式等角度描述了汉日两语中英源外来语在对源词忠实度方面的差异,认为此差异植根于中日民族性格差异和语言借用经验差异,并且为汉语和日语今后的英语词汇借用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按照“拼读、词性、意义”的框架来对学生进行词汇教学的方法,使学生以为每个单词都应该有与之意义完全对等的汉语词汇。事实上,除一些专门用语外,汉语和英语几乎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词语。本文就此对英汉词汇进行探讨,以期对词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存在很大的差异.有很多词在两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有些词虽然可以在两种语言中找到相对应的词,但在语义与文化层面上有很大的不同.从语义学角度出发,就英汉词汇的概念意义和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的差异所造成的英汉词义的非对应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