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一、族称 [三苗]古族名,该族活动于长江中游的鄂、湘、赣等省。据《吕氏春秋·召类》、《山海经注》、《墨子》、《史记·五帝本纪》等典籍载,在我国父系氏族公社的末期,三苗曾与以尧、舜、禹为首的部落联盟发生长期战争,终因力量悬殊而  相似文献   

2.
二、地名 [千家洞] 传说中的瑶族远古居地之一。据瑶族的《盘古歌》载:“……”千般言语且莫唱,且唱桃源出世边;桃源不离千家洞,千家洞口出桃源。……” (见《湖南省民族志》修订稿)可见千家洞这个地方可能在湖南省的桃源县或该县的附近。 [梅山洞] 瑶族古代分布地区之一,位于今湖南资江流域的新化、安化等县。宋  相似文献   

3.
唐代端午节庆探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端午节庆的礼俗,宫廷与民间有共同之处,又不无差异:宫廷活动以互赠礼物为主,民间活动以南方竞渡为特色。这种差异,源自唐代宫廷较多地承继了北朝宫廷的习俗,而北朝宫廷则沿袭了传统的汉廷礼仪,其节俗意义重在避邪;民间的南方竞渡具有悠远的民俗传统,其意义已由祈禳而转化为人物纪念,被赋予了情感意义,充分发挥了节俗的娱乐功能。唐代宫廷与民间在端午礼仪上的同异,反映了在地理因素中南北历史文化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唐代西域诗句释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盛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达到了顶峰。诗歌创作也进入了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随着对西域的大力开发和苦心经营,诗人写西域诗者风靡一时。然而,唐代诗人真正到过天山一带的,只有骆宾王和岑参二人而已。其他诗人写作西域诗,不是凭经据典,就是捕风捉影再加以主观想象罢了。因而,在唐代西域诗中出现的山水地名,除骆、岑二人为实指,其他人多为虚指。有的出于对仗的需  相似文献   

5.
作家的笔名,不仅存留着时代的折光,时代的侧影,而且也往往成为作家思想的窗户。人们常常可以或多或少地从作家的笔名里感受作家的喜怒哀乐,揣测作家的愿望、企求,窥见作家的品格理想。因此,对作家特别是对伟大作家笔名的研究,也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了。就鲁迅笔名的研究情况看来,虽然还未开拓更广阔的领域,但也有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文章。本文准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溶进自己一得之见,对鲁迅较重要的笔名作一些考释,以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创作和思想。  相似文献   

6.
新蔡竹简选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河南省新蔡县葛陵楚墓所出 1 50 0枚竹简 ,2 0 0 3年 1 0月正式发表 ,这是近年楚简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本文选择其中若干问题予以讨论。例如 :楚人最初居于丹淅流域的均州 ,而后向西向南开拓疆土 ;通过若干地名的系联 ,反映楚、赵联盟与齐、魏、卫联盟的一次战争 ;以及若干卜筮和遣册的专用术语等等。凡此种种 ,或印证典籍记载 ,或补典籍之阙 ,对楚文化乃至先秦史的研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唐宋词选释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太原人,徒下邦。贞元中进士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初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后对殿中论执强鲠,罢拜左赞善大夫,贬为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入为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转中书舍人,出刺杭州,复刺苏州。文宗立,拜河南尹,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赠尚书右仆射。自号醉吟先生,又号香山居士。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相似文献   

8.
宋代笔记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是研究宋代语言的重要资料。文章选取《汉语大词典》未收的词条豢安烨奕冢穴友狎荡游叙谢劾牍嘿自荡柝曲避讥薄悖骂兢惕色缴等进行考释,以有助于宋代笔记的词汇研究和相关辞书的编纂修订。  相似文献   

9.
夏首之南有人焉,日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 (《荀子·解蔽》) 注释:①夏首,夏水口。夏,夏水,在湖北②宵,晚上。③比,等到。 译文: 夏水口南边有一个叫涓蜀梁的人,这个人既愚蠢,而且胆子又小,一天,他在有月光的夜晚行走,一低头,看见自己的影子,以为是鬼伏在地上;再一抬头,又看见自己的头发,以为是有个站着的妖怪在跟着他,他吓得转过身来就跑,到了家中,上气不接下气被吓死了。  相似文献   

10.
宋代笔记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是研究宋代语言的重要资料。文章选取《汉语大词典》未收的词条“豢安”“烨奕”“冢穴”“友狎”“荡游”“叙谢”“劾牍”“嘿自”“荡柝”“曲避”“讥薄”“悖骂”“兢惕”“色缴”等进行考释,以有助于宋代笔记的词汇研究和相关辞书的编纂修订。  相似文献   

11.
文物与谣谚     
文物与谣谚刘铭恕(郑州450052)语言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如有关佛教的谣谚,即表现了佛教的发展,又体现出佛教的至理,故为学者所兼收并蓄,若《通俗编》、《古谣谚》、《恒言录》等是也。联系到文物考古,近见首都文物界,有《文物三字经》之编,揆其用心,似亦在...  相似文献   

12.
四、政治 [石牌制]广西大瑶山的一种特殊的政治组织形式。这种制度产生于明代前期,最后结束于一九四○年,长达数百年之久。“石牌”一辞有着政权的含意,但却不是国家政权。石牌组织有大有小,最大的是《三十六瑶七十二村大石牌》,它包括整个大瑶山的茶山瑶、坳瑶和花蓝瑶三个族系的所有村庄在内,最小的是一个村的石牌。每一个石牌  相似文献   

13.
唐代景教写经中存在很多俗字,前人很少从文字学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导致景教文献整理中出现很多悬而未决的难点。利用敦煌俗字研究的成果,对唐代景教写经中的一些疑难俗字进行了考释,有助于对景教写经的正确释读。  相似文献   

14.
谣谚是普通百姓的心声,抒发他们的思想情感,因而通俗易懂。唐代以前的谣谚除了讥刺时政外,有很多是通俗诙谐的,和政治关系不大,带有很浓厚的生活情趣。这些谣谚往往没有过于辛辣的讽刺,更多的是在嘲弄和玩笑中表达爱憎,在矛盾和荒谬中产生谐趣。就其内容而言,这段时期的诙谐谣谚可分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祖堂集》二十卷,南唐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师所编语录汇集,长期失传,八十年代初才由日本传网国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禅宗史资料之一。《祖堂集》比较接近五代时期口语,是研究唐五代语言的宝贵资料。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的《中国语历史文法》和志村良治的《中国中世语法研究》都引用了《祖堂集》中的大量例证。①国内学者也作了一些研究,蒋绍愚先生就诠释过其中的一部分词语。②本文也对《祖堂集》中的“了”、“造”、“若子”、“取”、“好”等几个词语试加解释。了王力先生认为,“了”字最初是动词,是终了、了结的意思,这种“了”字东汉时代出现。到了南唐以后,逐步发展为形尾“了”。发展为形尾的标志是,“了”紧贴着动词而且放在宾语的前面,五代大概是形尾“了”开始出现的时期。③  相似文献   

16.
17.
前言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总结性质。这个特点也表现在清代的文史工具书上。清代的重要工具书,篇幅宏大,内容丰富,体例比较完备。这一方面是由于清代的重要工具书,多是由政府组织人力编纂的,参加编写的人员多,而且有许多学向渊博的专家学者。另一方面是由于总结和使用了前人的成果,有的简直就是对以前工具书的补充加工而成,例如《渊鉴类函》是在《唐类函》的基础上补充而成的;《康熙字典》是在《字汇》、《字通》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为清代的工具书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又有所发展,就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荣县有悠久的历史,又有较为封闭的环境,较好地保存了方言原貌.文章选取了当地方言中的部分古词语进行解释,所选词语均为《四川方言词典》《重庆方言词典》未收或虽收而未尽完备者,以帮助我们分析语言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官衔、官署名目繁杂多变,是读古书、治文史之学的一大障碍.而繁杂多变的官名、官司,又孳生出难以尽计的简称、别名,颇为费解.无论是欣赏古典文学、浏览古史,抑或是专攻古汉语、中国古代史,只要一打开书册,一接触铭文、竹简、碑刻、印篆,就会碰到职官简称、别名.想要绕过它、回避它.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一个历史现象,它是由官私之书及人们口语习于省便,士大夫在诗词文章及简牍中追求用语典雅,以及科举考试作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明本潮州戏文五种》中部分词语,排比用例,归纳语义,并引用有关资料互相印证,对正确释读戏文,对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