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伴随新媒介的发展,借助互联网等工具,媒体的触角几乎无所不能及,受众也越来越占有主动优势,已不再是受操纵的无知者。本文从美剧在中国的流行现状入手,运用传播学的有关知识,探讨受众地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刘华南 《理论界》2011,(10):28-31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崛起,西方向中国单方法律输出的时代结束了。但中国法理学的发展还处在落后状态,并未做好迎接新时代的准备。中国法理学对现代化的追求,主要表现为对国外、特别是西方法理学知识、理论、方法的大量引进上。而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需要根据时代内容重新加以诠释。法理学者们在对法制现代化的反思中,已经开始了以中国为中心,强调中国问题的解决即中国意识的法学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总体而言,中国法理学还是没有反映出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变化,尚未建构起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理学。  相似文献   

3.
刘雪莲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9(5):285-288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以来,国际社会确立了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运作体系,二战后的现实主义学派在理论上进一步强化了国家中心的思想。但是,全球化发展之后,国际政治开始向世界政治转变,许多超国家的行为主体及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加强,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在许多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方面,国家已经从过去全能的机构变为在许多方面作用有所缺失,而必须依靠其他组织来补充。为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的变化,国家的作用发生转移,上移至国际组织,下移至次国家层次,外移至非政府组织。但应该看到的是,国家中心地位虽然发生了变迁,但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主体,它需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转变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中 ,美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 ,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的优势地位 ,将全球化进程推向了高潮。通过推进全球化 ,美国把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式推向了全球 ,并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小布什政府上台后 ,美国开始专注国内问题 ,没有着力推动全球化进程。在这种情况下 ,全球化的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神话基于现实生活,并非出自于人类头脑中的空想。它是从劳动中产生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某种现状的真实反映。透过神话了解古代文化,也透析一种实在。古代中国和希腊神话中女性的形象存在较多差异,通过比较研究对于揭示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同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浪潮表面上似乎正在弱化、侵蚀传统的民族国家,但事实并非如此.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出现,这一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最突出的两种现象,都离不开国家的干预.民族国家始终是经济全球化非常积极、非常重要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7.
朝核危机 ,由来已久 ,是影响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为创造一个更加和平与稳定的周边环境 ,中国提出了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的三项原则 ,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外交斡旋 ,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这充分显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西哲学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当今中国哲学必须面对的现实 ,也是今后发展必须依赖的基础。伴随强势文明的向外输出 ,2 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在中国所形成的超级话语霸权对中国哲学来说几近于一次清洗 ,但这本身就是全球化的必然组成部分 ,未必是一件坏事 ,甚至还构成中国哲学再生的必须条件。西方哲学的理性分析气质、批判创新精神、宗教坚执态度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都应该成为重构未来中国哲学的可用资源。后现代主义的诞生为中西哲学之间的有效互动与对话创造了理论契机。全球化时代的哲学对话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当哲学比较与互动走出认识论而进入存在论的时候 ,中西哲学之间的对话才是现实的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法国成为与中国建交最早的西方大国,从此中法关系成为国际社会以及相关学者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已经从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多角度多层次对中法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与启示。但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影响中法关系的一些因素正在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因此,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的中法关系有必要从意识形态、经济效益、地缘、文化等相关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平功 《学术探索》2001,(5):154-155
当今,我们正处在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时代.随着科技进步和资讯的发达,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整合和融通是大势所趋.在中国,原来封闭的文化生存状态已不复存在,代之而来的是越来越浓厚的全球化文化氛围,中国文化已昂首走向世界.然而,面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要继续保留民族文化的特有价值,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展开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李百鸣 《理论界》2008,(8):202-203
本文试图探讨通过跨国资本的渗透和国际霸权话语的殖民化入侵,致使中国电视话语的格局所产生的变化,论证电视话语中本土化与全球化由冲突到合谋的日渐复杂的演进,表白中国电视话语表达空间全面消费化的不可抗拒的走势。  相似文献   

12.
受众视角下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的时期.文章试从小众、人际和组织等方面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不同中国受众中的不同传播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从标  贾廷秀 《学术论坛》2002,1(4):145-147
时至今日 ,全球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既想参与全球化又害怕受到全球化负面影响的两难境地。这种悖论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 ,也将体现在文化领域 ,而事实上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刻。这样一种相反相成的世界潮流 ,既是对 2 1世纪的中国文化的巨大挑战 ,同时也蕴涵着中国文化自我更新和再铸辉煌的巨大生机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是我国青年宗教研究的新视角。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青年接触宗教的途径发生了变化,对宗教的态度更为宽容和理性,并受多重因素影响塑成现有的宗教观;针对我国青年宗教观的复杂状况,应该做好青年工作,开展宗教知识教育,以进行适当而有益的引导。  相似文献   

15.
从全球化动因看全纳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晔 《南方论刊》2009,(6):63-63,55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纳教育受到国际教育界的热切关注,许多国家响应其教育理念,形成一股探究全纳教育的热潮,使其成为近期国际社会非常流行的教育词汇。本文采用吉登斯的全球化理论,以其形成的动因机制来探究全纳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的原因,并对全纳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使人们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这一话题时,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对其当代发展的积极回答。面对新时代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唯物史观唯有紧紧抓住人类社会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及时而准确地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给唯物史观带来的新课题,并对这些新课题进行科学解答,才能实现其在当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创意产业在国际上逐渐兴起,成为了现代产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面对这样一种不可逆转的全球发展趋向,只有看到差距,并且在理论上进一步加深对创意产业的认识和研究,把发展创意产业同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主战略紧密联系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动和扶持创意产业的发展,才能提高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即某种不依具体的环境、地域、社会体制、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为转移的走向。全球化意味着跨越地域、社会、政治与文化的疆界,将全球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过程。现在,它已经成了当今人类社会的一种状况与基本特征,是人类在世纪交替之时的发展状况。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按其本身固有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个自然历史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因而,人类社会发展到我们称之为全球化的时代,也是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褚国飞(以下简称“褚”):在当前全球化大趋势下,您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这对矛盾,从文学角度怎样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信息技术引发的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不仅给我国的法官职业化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法官职业化既要参鉴全球法律文明的发展趋向,又要立足本民族法律进步的客观规律,通过在进化基础上的积极建构路径,努力推进中国法官的职业制度和职业意识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