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白丽 《家庭科技》2021,(12):36-38
在2018年9月10日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概括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成为教育强调的重要内容.然而,家校共育面临着意识薄弱、认知不深刻、沟通不畅通及共育模式单一等问题,阻碍了家校协同育人效果的发挥,不能很好地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升.因此,需要探究更有益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是二十大报告对于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理作用做出的明确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家庭与学校间的信任、合作与沟通还面临诸多困境,协调家校关系化解亲子矛盾,赢得家长信任做好家校共育,需要双方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将“问题学生”转化成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作为家校教育互动的重要手段,家访是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教育信息沟通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家访”的教育作用,这就需要对其本质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从学校、家庭角度出发,家访是家校教育协作的重要方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家校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家长工作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所有教师的基本功和必修课。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家校沟通也步入了"微"时代。众说纷纭的微话题,发人深省的微语录,恰如其分的微评价,启迪智慧的微反思,使家校之间形成良性的有效沟通,和谐发展。众说纷纭的微话题微话题,是家长与学校或教师之间,基于当前孩子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一种沟通和交流。它  相似文献   

5.
孙琪 《家庭科技》2013,(7):20-21
家校沟通是一种双向沟通。家长与老师沟通得好,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对孩子成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由于不懂得沟通技巧,结果造成了一些误会,甚至耽误了孩子。那么,该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呢?肯定老师的工作家长和老师沟通时,首先要  相似文献   

6.
家校协同教育与以往的家校合作相比,更加强调家长作为一个教育力量参与教育的全过程。文章分析了现代中小学实施家校协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家校协同教育实效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储胜国 《家庭科技》2021,(12):34-35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体系改革工作逐渐推进,很多有效的教育模式被应用在职业院校中.其中,家校共育模式取得的成果十分明显,该种教育模式符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远程教育、家校共育模式逐渐形成.职业院校要重视家校共育模式创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组织化教育的原型,家庭教育在较长时间内是人类社会主要的教育形式,肩负着培养儿童成为社会人的职能。但随着社会发展,家庭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现代性浪潮的冲击,在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两种动力机制作用下逐步向学校教育作出让渡,出现了“脱域”,其“在场”的教育意义被虚化。对现代性的反思中,家庭教育重新返场,在“结构—制度—文化”动力框架作用下“嵌入”到教育场域中,为教育之现代性“隐忧”祛魅。构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在场”的育人共同体,是家庭教育的发展愿景:以共建逻辑型构家校育人制度共同体、以共享逻辑培育家校育人理念共同体、以共治逻辑形塑家校育人行动共同体、以共鸣逻辑筑牢家校育人情感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栾婷 《家庭科技》2021,(9):34-35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教育主要分为3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目标的培养方面来看,一个学生的教育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学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良好的品性、态度、生活、学习方法、习惯等. 家校合作深度有待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但是,我国传统的家校合作未能实现二者之间真正的协作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章珺 《南方论刊》2010,(12):73-74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力度加大,大学生面临的社会与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化,如何通过不断改进道德教育方式,尤其是借助家校合作模式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网络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将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家庭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初级群体,对儿童的人格自尊、社会适应性、教育成就、职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的本质在于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离异家庭在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过程中与完整家庭存在一定差异。当前黑龙江省离异家庭的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中,存在观念困惑与方式困难并存、关注过度与关注不足并存、父职缺失与母职密集并存的特点。为此亟需完善家庭教育地方立法及其配套制度,强化家庭教育的公共属性,促进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提供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以及倡导男女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让更多的父亲享受亲职权利、履行亲职责任,在家庭教育领域发挥积极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樊晓燕  蒋明 《中州学刊》2023,(6):106-113
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教育的使命和职责。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是构建乡村教育高质量体系的必然选择。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在乡村社会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程,其质量提升不仅事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且关系乡村教育振兴以及教育振兴乡村战略的落地落实。然而,当前乡村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协同育人主体责任边界模糊、协同育人系统性建设不足、协同育人碎片化突出等现实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乡村教育基础薄弱且发展不平衡、教育责任主体认识偏差和能力缺失、乡村教育发展内生性不足。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家长主体和社会支持的协同育人职能,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和新格局,就需要从强化政策支持、明确主体责任、激发内在潜力的角度,构建协同育人的政策引领机制、功能认知机制、内生动力机制、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更好发挥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校已经不满足于进行常规理论教学,而是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提升其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掌握数学思维,了解数学方法,能够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充分认识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理念,结合实际开展数学教学工作,与学生家庭展开良好的家校合作,在交流合作中深化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李倩 《中文信息》2022,(3):191-193
一直以来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是大家广泛关注的重点,除学校教育外,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也是家长们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此文针对家庭教育中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方法,家长对待孩子日常成绩的态度以及在培养孩子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等方面所需采取的措施,就如何开展美好教育理念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此结合期末家长会开展家校活动进行简单总...  相似文献   

15.
许慧妍 《北方论丛》2021,(5):106-115
家庭教育在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未成年人道德水平下降、家长养育理念与技能落后反推家庭教育需通过立法的方式规范家庭与政府、社会、学校等外部关系.从家规到国法,家庭教育的公共性日益明显,中华民族家国文化的传承给予家庭教育立法可行性文化土壤.从政策到法律,家庭教育立法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九省家庭教育立法案的出台,为全国性立法奠定基础.基于家庭教育立法已证成其正当性,从法理基础、立法目的 、立法内容层面,制定家庭教育立法框架,以提高家长亲职教育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国家与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6.
家校合作模式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新生入学后,由于大学生活、学习环境与高中生活、学习环境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因此上学之初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易暴露.除非学生主动提出要求,否则学校辅导员很难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此时,通过向学生父母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并称三大教育支柱。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子女自觉或非自觉、经验的或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教育行为。家庭的参与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具有重大影响,对孩子一生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月 《中文信息》2022,(2):182-184
新形势下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重点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联系与协作.本文以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前提,以形成一体化、全方位、广渠道的高校育人体系为目标,从辅导员正确认识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媒介作用、桥梁纽带作用以...  相似文献   

19.
周芸芸 《阴山学刊》2012,(1):102-107
春游、体育和其他大规模集体教学活动在我国现行的学校侵权法律责任承担模式下容易因为安全问题取消或者减少。虽然学生安全保险制度能解决学校的赔偿责任,却不能预防风险发生。怎么整合符合现实国情的学校侵权法律责任系统?重构监护人权利与责任,建立家校联合会制度,保障学校应有的教育功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合理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华中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从2007年底开始酝酿在新形势下开拓继续教育的新的增长点,在继续做好函授教育和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把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和家庭,希望在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把家长培训作为一个突破口,促进家庭亲子和谐成长。为此,华中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门成立了“家长培训项目组”,开展了对家庭或家长教育有关问题的研究。2008年6月30日,北京一武汉两地多位家庭教育专家举行研讨会,就家庭教育和家长培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