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责任政府建设的现实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艳丽 《理论界》2007,(6):37-39
本文主要探讨了各级政府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如何解决传统体制下的政府责任缺位的困境,满足纳税人不断增加的服务要求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为顺应社会对高效政府的呼声,建设现代意义的责任政府所应采取的现实路径。本文从分析政府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建设责任制政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社会管理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家政治事务的热门词汇.随着我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社会管理创新日益提上日程,尤其是突发性事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逐渐增多,因此,不断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相当长时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政府必须突破陈规,不断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以更好地解决突发性事件.  相似文献   

3.
迈向回应型政府——全球化下政府治理范式转换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使得公共事务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对传统的政府治理范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得回应型政府应运而生,回应型政府的一种典型功能就是调整而非压制,其所预想的社会是一种政治行动者面对问题、确立重点和做出必要承诺的社会,它的目标是实现公共目的并将一种自我矫正的精神铸入政府管理过程。迈向回应型政府为深化我国行政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实施后地方政府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的内容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实施后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在信息管理中面临着资源、系统建设、系统运作等共性问题,因此地方各级政府信息管理制度建设的内容取向显得尤其重要,通过理性分析,可以进一步为地方政府信息管理制度安排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环保议题看政府公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环保议题越来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公共关系面临的焦点.面对频发的环境事故,如何处理好公共关系问题,是当前各级政府必须着力研究的课题.处理好环保议题下的政府公共关系,既有利于政府处理好环境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又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促进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孙东河 《理论界》2009,(12):26-28
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当前各级政府管理的重中之重。新世纪以来,苏南各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成就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并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一个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地区,苏南各市应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本文将对苏南各市提升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利益的多元化和多元格局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各级政府决策所面临的新情况。政府政策就是在解决利益予盾和冲突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并发挥其应有功能。而公共政策必须采取公共利益取向才能对社会稳定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一、政府利益及利益团体对公共利益的影响 所谓利益,是指人们对于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处于稀缺状态的客观对象的占有程度。一般可分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  相似文献   

8.
扩大社会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和根本动力,其中,地方各级政府在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方面意义重大,采取切实有效的途径扩展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巩固自身政治行为的合理性基础,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政治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9.
论法治在责任政府构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作为行使国家公共权力的代表 ,能够对社会公共资源作出权威性分配 ,能够对社会公共事务作出权威性决定 ,因而必然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与安全 ,维护社会平等、公平、公正等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在我国加入WTO ,面临竞争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 ,各级政府如何承担应有的责任 ,发挥应有的作用 ,构建责任政府 ,促进政府责任落实成为极其紧迫的课题。一责任政府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是民主政治的基本概念。责任政府因政府体制不同 ,称呼亦不一样。在美国称有限政府 ,在英国直接称“责任政府”。其责任表达机制亦不同 …  相似文献   

10.
农民政治认同不仅是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基本状况是: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执政党及政府有较强认同;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认同是分层次的;农村社会中一些不和谐现象影响农民的政治认同。农民政治认同主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因素影响。提升农民政治认同,需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规范基层政权的政治权力运作;保证农民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推动农民政治心理的现代性变迁。  相似文献   

11.
杨丹 《云梦学刊》2011,32(5):148-152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和网络传播的发展,各级政府越来越多地与网民直接对话,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引导网络舆论,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相似文献   

12.
黄东东 《河北学刊》2004,24(1):204-206
任何制度都是特定精神和文化的载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未能走上法治之路,不仅仅是政治认同问题,关键在于法治文化基础的缺失。面对中国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通过政府推动的方式加强道德建设,转而致力于社会文化底蕴的塑造,以及更深层的社会心理、观念的变革,是一条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论政策问题的搜寻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总要不时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政策问题。全面地把握和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中心的政策问题搜寻系统,是把握问题与问题苗头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现实中,政府各系统、政党、社会团体、新闻媒介、企事业单位、专业研究机构以及民众个人等,都在政策问题搜寻和提交政府决策机构进行解决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并由此形成一个问题搜寻系统。转变观念,敢于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明确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具体职能,以政府为中心建立政策问题搜寻的计算机网络,定期召开政策问题征询会议等,是政策问题搜寻系统进一步完善和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政府失灵是世界各国在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在简要概述政府失灵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导致政府失灵的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及其与政府失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在有效解决政府失灵问题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着力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法律规章制度、正确定位政府的角色、改革和完善政府的体制,并以第三方力量的独立性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影响日益扩展的态势下,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则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基于这种视角,首先分析我国各级政府在掌控网络舆情实践中凸显的理念、行动、组织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而从信息汇集机制、研判机制、报送机制、反馈机制、危机处理机制以及网络舆情工作保障机制等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掌控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6.
社会危机的层出不穷给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成为现代政府行政环境的常态。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资源,政府形象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信力和号召力,关系到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如何实现政府形象的重塑与创新,成为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所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协调发展,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社会协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制度安排,政府提高其制度供给的能力是实现社会均衡发展的途径。在这方面,拉美五国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一转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城市社会问题,而有些问题具有合法化危机的社会特征,关键是面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频发的局面,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城市社会问题的管理与管治上,还没有一个完整而有效的管理模式、理论认知方式和主张。本文针对中国特有的国情和城市化与社会问题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现代性视角下的城市管治与客户服务型政府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试图在这一领域提出一种阶段性政府管理创新的模式与思路,建构市民社会的政治形态,以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息社会的发展 ,暴露了政府原有披露机制的弱点 ,进而对政治稳定及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冲击。面对严峻危机 ,政府信息披露机制的重构成为当前我国政府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20.
张飞  童伟  李双宏 《理论界》2013,(2):32-34
互联网为聚集民意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平台支撑。互动型的网络表达对政府治理、公共政策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政治关联性的网络表达,政府如何作出回应是新形势下塑造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政治关联性的网络表达对回应型政府意义的基础上,讨论了现实中我国政府对政治关联性的网络表达回应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政府如何加强回应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