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英美文学教学与鉴赏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谢琰 《学术界》2007,(4):253-258
本文以《谈艺录》和《宋诗选注》为主要分析文本,认为钱锺书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将传统集部典故出处之学推广、完善,专精于具体文学现象的鉴赏和评判,寻求人类各种智慧形态之下隐藏的体验性内容.他是当之无愧的专精文学鉴赏的集部大家.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论证审美体验在文学鉴赏活动中的地位。尽可能用中国现代文论、古代文论、诗论和西方文论中有影响的论点作为立论依据 ,以文学名篇的实例作为佐据 ,从美学的角度给予阐释  相似文献   

4.
苏奎 《兰州学刊》2014,(6):69-73
20世纪70年代末,以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为代表的改革文学,引发了强烈的轰动效应,受到读者、批评家的欢迎与认可。这一方面是因为它发出了改革先声,促动了社会变革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则源于作品中的改革者形象为民族提供了可以参照、乃至膜拜的偶像,契合了大众对英雄的期待心理。对于乔光朴、李向南等改革者,作家在赋予他们传统英雄内涵的同时,还展现了他们适应改革需要的现代特质,因此令这些形象超出文本而成为改革年代的典范人物。  相似文献   

5.
文学鉴赏论研究文学的欣赏活动,强调文本读者参与实现文本的价值,并且发挥着主体作用.译者进行文学翻译时,首先鉴赏原作,理解体会原作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翻译文本.分析《飘》在不同时期的两个汉译本可以看到,译者在选择鉴赏对象,再现与再创造作品艺术形象以及对同一文本进行独特的理解与阐释时,即早在翻译的鉴赏阶段译者就已经发挥着自己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读法论、想象论、主体论、时空接受的未来意识等四个方面对金圣叹的文学鉴赏观进行了考察。金氏的文学鉴赏思想尤其是他关于鉴赏主体性和时空接受的未来意识等论述,无论是在中国文学思想史还是在鉴赏理论史上,都具有独创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阶段设立美术鉴赏课,对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先分析当前初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再着重分析核心素养引导下初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策略.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艺术素养、设置美术教育背景、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开展美术课专项活动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日本文学鉴赏"作为一门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以往有着多种教学方式,但是都有明显的弱点。在此总结了笔者在担任该课程的过程中探索的新教学方式的主要内容,将该课程由教师单方面教学改进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课堂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检验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周进珍 《理论界》2007,3(9):149-150
文学鉴赏是人们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审美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由于鉴赏的客体、鉴赏的过程和鉴赏的终极目标都具有模糊性特征,所以文学鉴赏具有模糊性。文学鉴赏的模糊性启示人们:在文学鉴赏活动中要以大胆而自由的气魄去欣赏文学作品,不能一味强求某种明晰确定的概念,不能一叶障目,否则会把充满生命活力的鉴赏活动引入死胡同。  相似文献   

10.
论述文学鉴赏过程中主体介入的缘起、介入形式、介入适度等问题,为文学鉴赏的再创造活动,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新时期文学·改革题材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概念最早见于中共中央"十一大"文件。"新时期文学"话语最先出自刘白羽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80年代末,新时期并未终结,新时期文学继续发展。"后新时期"、"后新时期文学"仅是一种说法,与实际相去甚远。新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题材文学是新时期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与"文革"前"跟形势"、"写中心"的文学大相径庭。在文学创作日趋私人化、边缘化、商品化的情况下,改革题材文学呈现卓然不群的美学品格:强烈的时代感、使命感、真实感、悲壮感,具有揭示矛盾。匡扶正气、寄托理想、提升灵魂的警策功能和鼓舞力量,其思想穿透力、艺术感染力、情感震撼力深获读者称赏与共鸣。为一切时代而写作的最好方式是真诚地描写现在;为走向世界而写作的最佳途径是忠于自己的祖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大量问题。因此,在教育改革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以完善的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老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院校领导的管理等多个环节管理。从而形成完善、健全的教学资源整合机制,实现对选课机制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最终实现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3.
古代文学鉴赏理论中的自得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文学鉴赏史上,对鉴赏者功能和地位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齐梁论家否定鉴赏差异性,宋代提出“自得”说,标志着对鉴赏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肯定。以咏诵、评点、选书、引诗、注释、集句等为形式的鉴赏自得都显示了一个成熟的鉴赏者强烈的审美再创造的精神。在审美关系上,“言外之旨,善读者当自得之”,表明了鉴赏者的自得与审美对象之间相辅相承、互为表现的特殊的审美关系。“自得”说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学中具有民族特征的重要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14.
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课程课堂教学采用"以教为中心"模式,学生几乎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可能造成"教"与"学"严重脱节的问题。针对省属高校生源的特点,探索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与"学"相结合、"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讨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一些重要细节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覃伟合 《学术论坛》2002,(4):151-154
作者针对当前课堂教学的弊端 ,在深刻反思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明确出课堂教学要以研究“学生如何学好”为改革突破口 ,主张课堂教学要从观念更新、模式构建、实践创新三个层面进行协同式改革 ,方能标本兼治课堂教学弊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走出文学伤痕的抚摸和痛苦的记忆,改革文学以向前看的姿态集中书写了新时期人们的改革想象。西方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参照,激起人们强烈的改革激情与欲望,而其思维模式、文化观念却还停留在前现代的状态;文学在完成改革者形象的塑造时,往往注重英雄观念的惯性表达,而忽略对人性内在的挖掘。在叙事结构方面,改革文学努力诉诸一定的现代意识,却大多求助于传统的叙述模式。这些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的文学因素,构成了众多改革文本生产时内在充满张力的焦虑状态,直接表征了特定历史时段的文学情绪与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改革文学似乎在逐渐地被人们淡忘,改革文学似乎成为了一个历史性概念。在文化多元的时代,改革文学因为具有较强的政治话语性而被人们规避或轻视。然而,在今天,改革仍然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主题。文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要反映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并对社会发展产生相应的作用,这是文学应具有的社会功能,而改革文学作为对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做出直接、正面回应的文学创作,在当今的文学研究中,更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8.
公共选修课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阵地之一。目前高校公共选修课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应从提高思想认识、优化课程设置、加强选课指导、严格考核要求、强化质量监控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感知、联想、想像、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机能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赏玩的审美活动.在这个审美活动中,感知、联想、想象、理解等心理机能,彼此渗透,相互促进,使读者通过作品中所创造的意象、意境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获得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科学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益.在文中,笔者从文学鉴赏的审美感受、审美判断、玩味评价三个阶段着力探究文学鉴赏心理机制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市场调研与预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无助学生调研能力的培养。市场调研与预测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要实现教学活动由知识讲授型向能力训练型转变,以实际调研项目为依托,推动课程向实践型课程转变。通过在课堂上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以真实调研项目引导课堂教学环节,整合课程内容,调整课程教学时间,改革考核模式,增加实践能力考核等课堂教学改革措施,提高学生的调研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