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扶贫政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呈弱化之势,其关键原因就是没有根据不同的致贫因子采取合适的减贫政策。事实上,所有的致贫因子大体上都可以归类于贫困代际传递和贫困陷阱两种致贫模式,深刻比较和分析二者的异同,厘清这两种模式的致贫机理,对于制定合理的反贫困战略以破解欠发达地区农村的长期贫困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程玲 《江汉论坛》2012,(6):140-144
艾滋病人群的贫困是艾滋病人群各类脆弱性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它基于艾滋病人群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由艾滋病人群的认知和行为所诱导,为艾滋病人群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和社会权利所加剧。贫困具有传递的性质,艾滋病人群贫困的传递包括贫困范围不断扩展的横向传递和贫困在代际之间延续的纵向传递。要遏制艾滋病人群贫困的生产和传递,必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唤醒艾滋病人群的自我发展意识,降低艾滋病人群的脆弱性是针对艾滋病人群的反贫困工作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间贫困视角的扶贫模式再选择——以甘肃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全球性难题,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村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的甘肃,则是中国农村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入,甘肃农村贫困的原因和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并且贫困在全省范围内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即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甘肃的南部和中部地区,尤其是“两州两市”地区.因此,基于空间贫困的视角,构建新型扶贫模式,对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甘肃农村贫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精神贫困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贫困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的一个概念,它反映了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落后状态。精神贫困构成了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必须深入开展反精神贫困运动,促进人的解放和“两个文明”的全面协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文章考察了4个省份4个县400个农户因病致贫和健康扶贫情况,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和评价健康扶贫效果的脆弱性,认为贫困地区的健康扶贫效果较好,脱贫成果面临因病致贫返贫的挑战。以救助为中心的健康扶贫政策是近年来贫困地区摆脱因病致贫的主要措施,但从长期看,健康扶贫应从以“救助为中心”转向以“预防为中心”,着力于培养贫困地区农民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降低低收入群体的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相似文献   

6.
7.
苏涛  李望月 《理论界》2014,(2):182-187
由互联网所引发的诸多变化中,"人群分化"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项定量调查更加细致地探索了人群分化现象在网络空间中不同的分化状态和程度。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网络人群分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即搜索引擎的使用者虽然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一定的"左右"分化,不过,这种分化并没有表现得像网络论坛那样泾渭分明。研究认为,深入探究互联网中的人群分化现象,需要在突出价值维度的基础上,综合考量技术、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用空间统计分析区域贫困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减贫效应,并采用计量模型探究其驱动因素,得到如下结论:2007—2016年片区的贫困人口和发生率呈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脱贫进程加快,其中2011—2016年片区各县(市、区)减贫幅度和速度绝大多数明显高于全省水平,但贫困程度仍明显高于全省水平;实证结果显示,农村人均纯收入、农作物有效灌溉率、卫生人员比例、医疗床位比例、人均GDP、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对片区减贫具有正向作用,教师负担学生数、中学在校生比例对片区减贫具有负向影响,其中农村人均纯收入、农作物有效灌溉率、卫生人员比例、中学在校生比例、人均GDP、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均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片区脱贫需加大精准脱贫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区域脱贫攻坚的合作、因地制宜制定脱贫策略、拓宽农户的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的贫困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及文化于一体的复杂问题,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基于生计分析和"贫困代际"视角,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以实证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民族地区慢性贫困的现状和成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资本要素对民族地区慢性贫困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贫困的"代际传递性"也是其长期陷入贫困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族地区慢性贫困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老年人正式社会支持不足,非正式社会支持弱化,需要借助外力帮助农村贫困老年人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摆脱贫困的困扰。一是建立和完善农业大专院校以及专家学者对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的专业性正式社会支持的长效机制,发挥社会工作者及青年志愿者在农村老年社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使农村老年人始终能够获得来自家族成员的精神慰藉及情感支持等表达性社会支持;三是强化邻里及老年朋辈群体的物质援助及友情关怀。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在国家转型过程中多种经济类型共存,贫困类型具有多样与不均质特征。由于大多数贫困者不具有专业职业技术能力,不适应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的新经济结构,从事低薪职业或者处于失业状态,他们逐渐沦为社会底层。国家没有从贫困的结构前提着手对贫困者实施救助,导致他们摆脱贫困的机会仍然很少,长此以往必然使绝对贫困和长期贫困者数量增加。近三十年经济改革完成,确保各阶层代际再生产的分层因素不断增加,社会岗位在俄罗斯阶层的代际流动中起到关键作用。贫困者职业类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他们实际正流向社会底层,当前的阶层流动模式会逐渐把国家拽出机会平等的理想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12.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是一个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体.自然环境、制度性因素、当地的贫困文化和整体较低的农民素质等都对西北民族地区的贫困有深远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制度性因素是造成当前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15.
位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贵州省六盘水市,积极探索股份合作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开辟了以股份合作为核心的农村"三变"改革,并将"三变"改革与农村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总结提炼出一系列先进的经验与做法。同时,在"三变"改革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中,面临精准扶贫成本高、难度大,贫困群体主动意识不足,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体利益矛盾,贫困群体缺乏必要的风险保护机制,对承接"三变"改革的经营主体缺乏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困境与挑战。为深化"三变"改革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提出建立"三变"改革与精准扶贫的联合工作机制、贫困群体股份联结的受益机制、贫困群体权益保障机制、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完善金融扶贫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贫困社区的社会资本是指少数民族贫困社区或个人在摆脱自身贫困、提升发展能力的过程中所能够获得和能够运用的社会资源,如信任、规范、网络等的能力。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定额抽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昆明市一个少数民族贫困社区的社会资本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归纳,为今后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一点可供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贫困社区的社会资本是指少数民族贫困社区或个人在摆脱自身贫困、提升发展能力的过程中所能够获得和能够运用的社会资源,如信任、规范、网络等的能力.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定额抽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对昆明市一个少数民族贫困社区的社会资本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归纳,为今后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一点可供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经济贫困有许多特点.从宏观的制度设置、中观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以及微观的人力资本层面入手,可以探讨失地农民贫困问题形成的制度原因及其解决的障碍.文化、教育、年龄、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等对失地农民有明显影响.社区建设是解决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以对整个民族的想象性建构和实现个体的自主性为诉求,苦难叙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试以“文革”后小说的“苦难”叙事为考察对象,在“现代性”视野和社会转型的话语中,追溯苦难的本质与根源,探索苦难叙事的表达策略和价值取向。文学以何种方式讲述苦难?这样的讲述方式敞开了什么?背后又遮蔽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贫困治理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验"。通过对国家层面的关于贫困治理方面的文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认为,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是基于相应的政策制定的价值诉求,在政府主导下阶段性地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注重多方社会资源的整合、在开发式扶贫的同时瞄准对象不断区域化等方式得以获取的。同时,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亦面临着贫困主体参与性低导致内生性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治理弱化使扶贫资源得不到有效承接,"短平快"的项目制使贫困治理呈现策略主义运作逻辑以及区域发展失衡等实践困境,当下急需进一步破除瓶颈,才能提升政策发力的精准性,把中国扶贫攻坚引向纵深发展,推进贫困治理的精准化瞄准走向持续化的稳态结构,稳步走向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