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重要的转型期,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也深刻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群体。在这期间,普遍出现了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本文归纳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主要表现,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对策做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本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分析了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现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主阵地。必须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当今高校大学生在正确处理两性情感及婚恋问题上,特别是女大学生在婚恋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功利性的趋势。本文着重分析功利型婚恋观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营建健康向上的婚恋心态。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教师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必须确立教师的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准确把握、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内容的更新方面。强化教师主导作用,改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对策主要包括,严格选拔教师,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利用公共平台课或素质选修课,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强化榜样的力量;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搭建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禁婚令”的解除,在校大学生结婚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大学生婚恋问题是一个涉及教育、法律的社会问题。高校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设有专章进行引导,但该课程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教育效果怎样等问题,目前在国内外尚未发现有深入研究。本文对大学生婚恋观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婚恋观影响进行问卷调查,并加以分析,抛砖引玉,以期找到对大学生婚恋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样本数1071名,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考察了满意度、任务参与、组织承诺三个内部影响因素,以及家庭因素、朋友影响、社会实践和学校教育四个外部影响因素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影响,上述七方面因素皆对大学生责任意识有显著正向影响。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力度,寻求合适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态度变量两大方面综合考虑,重点在于针对内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也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结合当代大学生性格特征和责任意识形成特点,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策略及具体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徐继素 《天府新论》2009,(6):160-160,F000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婚姻法取消大学的禁婚令,大学生的婚恋观念随之发生变化。在校期间谈恋爱呈普遍现象,甚至还有个别结婚现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非常必要。大学生婚恋教育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普及性指导,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恋爱观;二是问题性的指导,针对特殊情况,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0.
陈大伙  高永蓉 《天府新论》2010,(3):159-160,F0003
责任意识是大学生的重要素质,而对民航类大学生尤为重要。高校所实施的责任意识教育应该紧扣专业特点,体现专业精神及其要求,体现个性化、人性化的要求。民航院校尤其应紧扣行业高技术高风险特点,以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为切入点,在民航安全责任不断加重的新形势下,大力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造就大批具备牢固责任意识的民航专门人才,以满足民航事业安全持续稳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刘政军  朴勇慧 《理论界》2009,(9):182-183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首先要明确时代要求与社会价值取向,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才具有生命力和执行力.本文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内涵为突破口,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责任内容,并结合大学不同阶段的特点,明晰社会责任培养的重点,从而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明确培养重点,增强主体意识、增强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工程技术活动的社会性,要求工程师必须履行伦理责任。工程师作为具有意志自由的道德主体。面对各种价值冲突,其道德行为选择和履行伦理责任不可避免。重视工程伦理责任教育,把工程伦理责任教育纳入高等工程院校德育的目标体系中;通过开设工程伦理课程,培养工科大学生的责任认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培养工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强化其责任行为;通过制度规范的约束力来强化工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13.
现今的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归属感差,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这种现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来自家庭的,有来自社会的,有来自学校的,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等等。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缺乏、责任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入手,找出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要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归属感等素质的培养,大力引入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课程。二要努力构建良好的社会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三要挖掘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抵制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陈欢  王海霞 《理论界》2012,(6):206-207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骨干和核心,树立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是对大学生党员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以往学生党员教育活动经验,分析存在的不足,从培训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建立新党员承诺制、开展学生党员述责测评活动、开展学生党员"动"起来系列活动、开展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方面探讨培养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性价值取向迥异致使性行为存在偏差,社会伦理规约意识弱 爱与性明显剥离 21世纪以来,随着东西方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及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各种社会思潮、思想文化交融交锋,西方社会的性自由、性解放观念极大地冲击我国大学生婚恋和性价值取向.性行为的随意性使传统社会伦理规约中的思想观念和态度受到严重挑战.2015年,中国计划...  相似文献   

16.
周家华 《云梦学刊》2012,33(3):123-126
新时期我国高校道德责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与道德责任能力。根据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实践,积极探索高校道德责任教育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是我国高校道德责任教育面临重要的时代课题。根据时代需要与我国社会发展实践,高校道德责任教育要围绕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分析与判断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与道德责任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儒家入世思想自形成以来,对中国的社会影响深远,对当今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也有着深刻的启示。本文主要从儒家入世思想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其现代意义以及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启发,倡导大学生要具有实践精神和责任意识,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把个人、家庭和社会利益有机统一作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盗窃犯罪被害具有明显特征,大学生所具有的诱发性与易感性被害因素为盗窃发生提供了重要条件。强调大学生个体盗窃被害预防对增强大学生预防犯罪被害的主体意识,有效控制盗窃犯罪及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促使大学生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有重要意义。学校、社区、社会应努力强化大学生的防盗意识,而大学生个体则应采取改变不良习惯、调整生活方式等具体措施预防盗窃被害。  相似文献   

19.
朱冠楠 《新疆社会科学》2012,(3):130-134,142
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正经历着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其婚恋观和婚恋行为现代化特征增强,主要表现为追求婚恋自由、婚恋自主,婚恋理性化和时尚化程度提高;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也面临着一些婚恋困境,困境的消除需要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政府、社会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城市白领大龄青年未婚的社会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富群 《兰州学刊》2007,(5):108-110
个人的婚恋心理和行为具有很强的社会规定性.当前,数量众多的城市白领青年大龄未婚的现象具有深刻的社会结构性原因: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他们较长时间地求学、频繁的社会流动以及繁忙地工作,推迟和挤占了他们的婚恋时间;个人内化的社会择偶标准缩小了他们的择偶范围;社会婚恋道德环境的日渐滑坡让他们在婚恋选择中过于谨慎甚至心存畏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