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与结构,对中国对外贸易收支有重要影响。中国对东亚主要投资来源地贸易逆差以及对美、欧贸易顺差,是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与对华贸易比重系数(ITR系数)的差异所导致。  相似文献   

2.
陶明  邓竞魁 《理论界》2009,(11):37-38
与以往的贸易策略不同,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调查中频频提起反补贴调查,如何应对其反补贴调查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外贸易领域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对华贸易中的反补贴政策的变迁,从法理和现实操作两个层面对现阶段"非市场经济规则"美国对华适用反补贴的政策选择作出分析,并最终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为其对华贸易政策设置的优先目标在不断调整.冷战时期经贸关系服务于战略与安全目标,使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冷战后的过渡期中国战略地位的下降和人权问题的凸显使中美经贸关系遭遇最大危机;1994年之后经济利益逐渐占据上风,并使获取贸易和投资利益成为美国在中国"入世"谈判中的主要出发点;中国"入世"以来,中国制造的冲击使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从进攻性的出口政治转变为防御性的进口限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家庭变动状况作了初步考察,认为从有关史籍记载看,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家庭规模、家庭关系、家庭功能等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辛亥革命前后自然经济的解体及新的生产方式的初步发展是此时期家庭变动的社会经济基础;资产阶级及小资产阶级知识群体的出现与民主革命思潮的勃兴是家庭变动的思想根源;辛亥革命前后家庭变动最大的局限性乃是其严重的不平衡性。家庭变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对外贸易与居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进程迅猛发展,世界贸易总额逐年大幅上升.巨额的国际贸易对居民的收入分配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对外贸易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理主要体现在对要素价格的变动,进而影响到居民收入.另外,对外贸易还通过就业效应、技术进步影响居民收入分配.通过实证检验,我们发现以基尼系数表示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与以贸易依存度表示的对外贸易发展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因此,从贸易角度采取可行的政策措施来改善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是尤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决定的外部制度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由其内部一系列政治经济因素内生地决定,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决定同时也存在着三个层次的外部制度约束,分别是:多边国际贸易体制约束、区域贸易协定约束和双边贸易协定约束。外部制度约束的存在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决定有两个基本意义:第一,降低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不稳定性;第二,外生地决定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外贸法修订案从经营者、经营权的取得方式、国营贸易、自动进出口许可、限制和禁止进出口、与外贸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易调查和对外贸易救济、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逐个介评.在此基础上,指出修订案存在着法律定位准确、原则性和操作性并存、个别法律制度缺失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物出口竞争力实现了结构性提升,但美国基于其自身利益最大化需要,枉顾其从对华贸易中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不断强化对华贸易进口管制,由此对中国货物出口竞争力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尽管中国政府和企业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减弱美国对华进口管制带来的损害,但作用有限,真正能发挥关键作用的是科技创新。面对美国持续和不断加强的对华进口管制,中国必须加快构建双循环格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9.
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对该机制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指出我国加入WTO也意味着我国要接受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管辖,因此要深刻把握其运作规律及中国运用该机制的有关问题。随后文章全面分析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及其运作程序,并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实践,分析了有关反倾销和反补贴的特别程序,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利用用尽当地救济规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时期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并不突出,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是太大,但它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经济生活,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尤其施与了决定性的影响。消费结构首先是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在封闭的市场条件下,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着消费结构的方向,消费结构的变动又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国近代时期,市场条件的封闭性已经开始被打破,对外经济关系这个变量已经内生化,这就不能不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产生影响。已故经济史教授刘佛丁先生指出:"一般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消费水平自然相应提高,以致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过程中,也会同时引进西方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引进的过程会同时出现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这样,对外贸易同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之间就形成了三角形的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方日益关注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但部分美国人在这一问题上存在诸多片面认识,如认为"中国贸易只惠己"、"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剥夺了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就业机会"、"中国对外国企业关闭市场"、"人民币汇率导致美中贸易逆差"等。实际上,美对华贸易逆差是由于美国自身的财政政策和消费储蓄习惯、中美两国宏观经济结构的阶段性差异、美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限制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过去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和外贸依存度的变动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已达到相对较高的程度,同时也要辩证看待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此外,本文对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进行了探讨。最后,作者提出要适当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实现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及地区历史的缩影,外贸在粤澳经济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两地发展的起伏,社会各方面的变动,无不或多或少地反映在对外贸易之中。粤澳贸易主流属平等和互惠型,推动了双方的现代化进程,对此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宋忠胜 《河北学刊》2006,26(6):181-185
债上第三人在债法上的权利包括直接请求权、抗辩权及第三人权利变动时的权利。同时,第三人亦应承担特定的义务。中国的债权立法应给予第三人独立的法律地位,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在救济程序上应改变以往单纯启动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的方式而采用责任竞合方式。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的财产法性质和物权的支配性特征决定了应将物权变动的便捷与安全原则确立为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在物权变动中具有独特的功能, 而不能为物权法的其他原则所代替。物权变动的便捷原则要求立法应为没有按照法定形式转让物权的交易者赋予取得该权利及有权得到救济的可能; 物权变动安全原则要求立法在物权变动中应周全地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维护第三人取得物权的安全。我国物权立法应坚持和贯彻物权变动的便捷与安全原则。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1978-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1978~2007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长期看,GDP与出口、进口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出口总额增加能带动GDP的增长,而进口与经济增长是反方向变动关系;从短期来看,进口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1978~2007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长期看,GDP与出口、进口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出口总额增加能带动GDP的增长,而进口与经济增长是反方向变动关系;从短期来看,进口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文化大争鸣,从五四运动开始蕴酿至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发生的是第四次文化大争鸣.历史上的每一次文化争鸣都发生在社会经济、政治变动前后,对整个社会的变动产生巨大影  相似文献   

19.
WTO与中国行政救济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众所周知 ,WTO是一个世界性的贸易组织 ,其协议内容构成了所有入世成员国都必须遵循的国际性法律规则体系。中国作为WTO的成员国 ,必将通过国内法的转换而执行这些规则。中国的行政救济制度 ,包括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国的入世 ,对现行行政救济制度无疑是一种冲击 ,特别表现在行政救济的范围、行政救济主体的地位、行政救济中的审查标准、行政救济的程序等诸方面。本文在分析与行政救济有关的WTO协议内容的基础上 ,提示其与中国现行行政救济制度的差异及冲突 ,最终提出行政救济制度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对外贸易“非常”及“信用”保险法制包括对外贸易一般保险法律制度、汇兑变动保险法律制度、出口票据保险法律制度、出口保证保险法制度、预付进口保险法律制度、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和海外事业资金贷款保险法律制度等七种。了解和掌握这些法律机制的运转情况 ,借鉴其成功经验 ,对充实和完善我国对外经贸活动中的保险法律制度 ,确保我国的国家主权和对外贸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