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潘汪球 《南方论刊》2011,(2):26-27,31
对茂港区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存在问题与不足,充分发挥当地渔业资源优势和挖掘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立足实际,理清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思路,实施促进水产品加工业科学发展的得力措施,积极做大做强水产品加工业,对推动茂港区"工业立区"的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新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化城市的场效应,提升城市的势能,促进城市产 业升级。高新区依托城市,与城市功能联动发展。应充分发挥二者的相互作用,加快我国城 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将茂名打造成粤西组团式中心城市,既是适应茂名城市发展与转型的需要,也是推动茂名形成"城乡互动、区域一体"的城市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局部建设与整体发展、城市规划设计方面的刚性与弹性等各种关系,通过打造便捷的交通体系、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形成产业支撑等手段来推动"港业城一体"的美丽的现代化海滨茂名建设。  相似文献   

4.
卫星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一方面要考虑城市本身与其所在区域的整体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城市旅游生产能力,也就是在供需条件下的价值实现.影响卫星城市旅游模式确立的双重约束机制,一是目标约束;二是能力约束.从旅游者角度,按照时间距离和对中心城市的依赖程度,可以将卫星城市细分为紧密型卫星城市(白天)、松散型卫星城市(周末)、独立型卫星城市(整夜、周末、长假).紧密型卫星城市的旅游发展目标立足于"融入战略",接受中心城市的直接辐射,建成与之唇齿相依的"蔓生区域".松散型卫星城市的旅游发展目标立足于"结合战略",与中心城市进行旅游功能匹配,建成与之错位发展的"联动区域".独立型卫星城市的旅游发展目标立足于"特色战略",脱离中心城市的功能约束,建成别具一格的"飞地区域".  相似文献   

5.
李建新 《南方论刊》2006,(10):19-22
以首创全国第一座“万吨单点系泊原油接卸码头”为标志,茂名港“八五”期间港口建设曾经辉煌,但“九五”、“十五”期间,先行官不先行,港口发展速度与茂名城市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其增长速度好比是:茂名港口行一步、全国港口走三步、广东港口跑六步,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全国个沿海港口中的排名,从年的名退到年的名,目前茂名港仍然处在第二代港口水平。作为非中心城市,港口是茂名加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全球布局与分工的核心战略资源,只有理清港口与城市发展的思路,跨越式发展港口才能促进茂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以大港口吸引大项目,通过大项目带动大工业,以大工业形成大流通,大流通壮大大城市,大城市促进大港口发展”的思路促进城市与港口互动发展,需要着眼于城港一体化,落实好《茂名港总体规划》;需要大力发展临港经济;需要积极营造政策洼地;需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引导市场力量解决资金问题;需要社会各方达成共识和政府全方位的大力支持。25150200020200533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构想,对我国沿海地区港口和港口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大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案例,对区域港-城规模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珠三角港口体系已进入分散化发展阶段,香港、深圳、广州“三门户”区域港口体系空间格局初步形成。香港、广州、深圳的港-城耦合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余港口城市的港-城耦合类型基本没有发生改变,但港口功能与城市功能的相对强弱变化则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海峡西岸:临港工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加快发展临港工业,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区域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需要。福建省具有发展临港工业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十一五”期间要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目标,实施以港兴市、科技兴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港口、临港工业,促进现代化港口、制造业基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沿海还是内河,港口发展对一个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港口总体产能现已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但区域性港口产能不足,特别是专业性港口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茂名港要实现差异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立足当前实际并着眼未来发展,可供选择的最主要路径,就是要坚持"五个差异化"。  相似文献   

9.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长江为地域纽带和集聚轴线,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形成区域联动、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然而,囿于"自扫门前雪"的传统城市本位思想,当前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呈现出"各自为战""竞争大于合作"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节点城市间的网络连通性仍存在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强化区域合作所形成的潜在增长空间尚未被有效挖掘。2021年正值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建设五周年,建议应当进一步强化区域板块合作,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更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强化成都与重庆的双中心协作引领,唱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双城记";二是从成渝"双城合作"走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双圈合作",推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板块协同;三是要主动谋划成都与上海联动"沪成河",打造新型城市合作典范。  相似文献   

10.
大庆实施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发展战略,将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应作为大庆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首位战略。本文阐述了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及发展途径,提出了大庆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协调、融合联动、重点突破、市企共建”四大战略,确定了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信息、文化教育、旅游会展”四大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11.
中心城市和交通商贸重镇是"龙江丝路带"战略的重要节点.打造黄金节点城市,这是构建"龙江丝路带"战略的本质要求和切入点.以大庆市为例,在研判其发展机遇和解析其作为"龙江丝路带"战略节点城市功能的基础上,从坚持文化先行、发展大数据信息技术、内外兼修、科技引领、人才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等层面给出了如何将大庆市打造成"龙江丝路带"战略中的黄金节点城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进程中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詹 《兰州学刊》2013,(9):113-118
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高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赋予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城镇化内涵和路径.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从互信互惠的发展理念、产业集群、合理有序的城市体系、信息化的智慧城市、城镇化的人口素质五个方面诠释了两业联动的内涵.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联动现状的分析,提出从营造平等发展氛围、产业集群与城市网络体系互动、信息管理水平、城镇化质量等方面进行两业联动发展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滨海平原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滨海平原是"环京津、环渤海、大北京"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强省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曹妃甸港、黄骅港及两个新兴港城的建设,为该地区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提出新要求.本文以2006-2008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该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提出了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即突出滨海区域农业特色,推进城郊型农业发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水产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国际化城市与港口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南京港在南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南京港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南京港的“国际港”发展战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可能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庆社会科学》2014,(2):35-35
正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陶希东撰文指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站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一半以上人口开始居住在城市当中,新型城镇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挚、新红利。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须要处理好如下一些基本关系。城乡再统筹:处理好"城"和"乡"的关系。在充分遵循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协同发展、公平发展的新模式。在此过程中,避免出现城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自此,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作为生态文明战略实施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建设管理情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我国典型生态城市贵阳、厦门、深圳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模式总结.  相似文献   

17.
[摘要]现代服务业是城市的基础产业、创造价值的产业和强市富民的产业,是大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基础。要打牢大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应对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就要站在战略的高度,选择符合大庆客观实际的科学对策:一是通过强化政策、资金、人才、体制机制“四大支撑”,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二是通过规划启动、产业联动、载体推动、重点带动,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新城建设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的区域城市的转型,是中国特大城市实现空间拓展的战略选择。北京新城发展在人口聚集和素质、产业选择与功能对接、土地开发与利用、区域统筹协调、公共服务发展等诸多方面面临挑战。新城建设应从区域经济社会联系的角度,研究促进中心城与新城、与外部区域的功能对接,实现区域功能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构建沿边开发开放的"双轴"驱动模式,以开放带动开发,以开发支撑开放对于发挥沿边地区对外合作的地域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中国和俄罗斯沿边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绥满经济主轴建设应主要依托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等,通过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建设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食品、高新技术等产业基地,并推动其向集群化方向发展;沿边开放轴应主要依托沿边贸易合作、投资合作、技术合作、产业合作等,通过构建四大开放区域、做大做强四大产业带,增强沿边地区对外产业合作能力,提升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实现区域内部统筹城乡均衡发展.从长远来看,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契合点.青岛市近年来创造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前,青岛市推进农村城镇化,就要在制度创新上做文章,创新协调发展机制,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体现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协调性、融合性、互补性;制定城乡一体化规划,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城镇网络,引导城镇集约化发展;推进"二元经济结构"改革有实质性突破,扫除农村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铸造城市之魂,探讨符合建设国内著名中心城市、国际知名城市要求的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心(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多元化、多层次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